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对ICU机械通气病患给予丙泊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镇痛与镇静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5月~2022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ICU机械通气病患,随机分为各28例的两组。对照组病患给予丙泊,观察组病患给予丙泊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观察两组病患不良症状出现情况与镇静情况。结果:经观察,两组病患镇静时长相差不大(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镇静总体效果更佳(P

  • 标签: 丙泊酚 芬太尼 机械通气 ICU 镇静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择妊娠1月~2月自愿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单纯丙泊静脉麻醉,治疗组先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后行丙泊静脉麻醉。[结果]丙泊用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后缩宫痛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能提高丙泊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

  • 标签: 氯诺昔康 丙泊酚 人工流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静脉麻醉用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45~60d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麻醉方式:观察组曲马多2mg/kg静注,10min后静注丙泊1.5mg/kg;对照组单纯用丙泊2.5mg/kg静注,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患者自动离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及术后自动离院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的宫颈松弛度、并发症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加曲马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 标签: 曲马多 人工流产 无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肿瘤晚期手术患者中,实施咪达唑仑治疗,分析预防谵妄的效果。方法:病例是肿瘤晚期手术患者,共70例,时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丙泊组(35例):实施丙泊治疗。咪达唑仑+丙泊组(35例):做好咪达唑仑联合丙泊治疗。探讨效果。结果:咪达唑仑联合丙泊组治疗后Ramsay镇静评分更高[(4.11±0.17)分,同丙泊组的(2.24±1.39)分比较](p<0.05)。咪达唑仑联合丙泊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更低[(15.78±0.14)分,同丙泊组的(18.26±1.03)分对比](p<0.05)。咪达唑仑联合丙泊组APACHEⅡ评分均更高(p<0.05)。咪达唑仑+丙泊组谵妄发生率更高(p<0.05)。咪达唑仑联合丙泊组谵妄发生率更低[5.71%,同丙泊组的25.71%对比](p<0.05)。咪达唑仑联合丙泊组谵妄持续时间更短[(30.25±1.44)min,同丙泊组的(41.25±2.12)min对比](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在肿瘤晚期患者预防谵妄的应用效果更好。

  • 标签: 咪达唑仑 丙泊酚 晚期肿瘤 谵妄
  • 简介: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组织和血液中胃蛋白酶原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空腹血以及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和组织中胃蛋白酶原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胃癌患者中2例(6.7%)肿瘤组织胃蛋白酶原C(PGC)表达阳性,PGC在癌组织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和不同淋巴转移情况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GC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实验测得的胃蛋白酶原在血中的含量与这些特征无关联(P>0.05)。结论:胃癌肿瘤组织中PG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但患者血中胃蛋白酶原的量不能反应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间苯三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中的临床疗效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18年8月1日-2019年8月1日共有接收保胎治疗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100例患者作为对象实施研究,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保胎治疗,研究组给予间苯三保胎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情况。结果:研究组保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腹坠痛、阴道流血、宫缩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给予患者间苯三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保胎效果,尽早消除患者阴道流血等症状。

  • 标签: 间苯三酚 先兆流产 保胎治疗 临床疗效 阴道流血 消失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接诊危重症病人(n=5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6人,前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关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CD3+与CD4+/CD8+: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免疫功能改善更加明显,蛋白含量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危重症 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护理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