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中立位和前抽屉应力位下距腓前韧带(ATFL)的长度变化,探讨应力位超声检查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受检者(共134个踝关节)分为两组:无踝扭伤病史的健康对照组(共80个踝关节)和CAI患者组(共54个踝关节)。通过声像图测量ATFL在中立位和前抽屉应力位下的长度变化。受检者通过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定问卷自我定量评估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中的踝关节功能,用前抽屉试验评定踝关节的松弛程度,统计两组间应力位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其与前抽屉试验的相关。结果:健康对照组双侧ATFL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CAI患者组ATFL长度变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应力位超声检查结果与前抽屉试验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力位超声检查与前抽屉试验具有良好的相关,可定性和定量评估踝关节的松弛程度,并可作为踝关节陈旧扭伤所致慢性机械不稳定的客观有效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声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踝扭伤 距腓前韧带 前抽屉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的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目的:直肠癌的局部复发是接受根治手术切除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冷冻消融治疗的可行安全及有效。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8月共入组3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36次冷冻消融术,术后随访16~50个月。治疗后影像学随访采用盆腔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分析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1年内局部病灶控制率及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水平。结果: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10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6.7%。1年内局部病灶控制率为61.3%,局部病灶无进展期为(15.1±1.8)个月,OS为(17.9±2.3)个月。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12个月NRS疼痛

  • 标签: 中心临床研究 冷冻消融 单臂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5例老年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老年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患者的声像图以弥漫型较局灶型多见,双侧腺体受累多见,两型均以病灶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结节多见.CDFI检查见腺体增大者血供丰富,腺体缩小者血供明显减少.病理以Ⅲ、Ⅳ期多见.无论弥漫型或局灶型腺体内均未见血管移位和受压征象.结论:老年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患者术前可通过超声声像图明确诊断,避免外科手术.

  • 标签: 颌下腺疾病 老年人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MRI表现。12例均行MRI平扫,2例加行增强扫描。结果:10例脊髓后索及侧索受累,双侧对称;后索单独受累1例;MRI未见异常1例。病变表现为带状或斑片状等T1长T2信号,STIR为高信号。2例行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

  • 标签: 脊髓小脑变性 维生素B12缺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对比和分析聚桂醇注射液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72例肾囊肿患者行超声介入硬化治疗临床效果,聚桂醇组(n=39)和无水乙醇组(n=33)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分别注入聚桂醇注射液和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聚桂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和97.0%(32/33)。治疗过程中,聚桂醇组5例诉轻微胀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5/39),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10例短暂刺激腹痛和5例持续腹痛、醉酒样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5.5%,15/33)(P〈0.05)。术后6个月随访,聚桂醇组治愈率82.1%(32/39),与无水乙醇组治愈率81.8%(27/33)相仿;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径〉8cm肾囊肿的治愈率为56.0%(14/25),显著低于≤8cm肾囊肿的治愈率100%(47/47)(P〈0.05)。结论:聚桂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与无水乙醇相仿,其优势是硬化剂可保留在体内,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好。囊肿大小是影响硬化治疗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超声引导 肾囊肿 聚桂醇 无水乙醇 硬化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均行颈部高频超声检查。计算高频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比较转移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血流形态分型及颈部分布情况,记录转移淋巴结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56例患者中转移淋巴结共1496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共949枚。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1329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116枚,准确率为91.21%(2230/2445)。转移淋巴结中,门部高回声消失者占比86.90%,显著高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14.01%(P<0.05);转移淋巴结中,14.71%可见囊变,35.90%出现点状高回声,42.78%为周边型血流,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未见以上征象。转移淋巴结的血流形态分型以Ⅲ型、Ⅳ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以Ⅰ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分布无明显规律,转移淋巴结以Ⅱ、Ⅲ及Ⅳ区较常见。1496枚转移淋巴结中,26.87%为高阻力型,17.45%为中等阻力型,55.68%为低阻力型。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好发部位有一定的规律,转移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囊变、点状高回声、周边型血流及门部高回声消失等征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淋巴结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形态分型等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淋巴结性质的鉴别,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甲状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转移性淋巴结 反应增生性淋巴结
  • 简介:目的:提高对吉非替尼所致间质肺病变(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因吉非替尼所致ILD并引起死亡病例的临床和CT表现;回顾复习2003-2007年公开发表的中、英文关于吉非替尼不良反应报告的文献。结果:2例有多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男性,有长期吸烟史。分别于口服吉非替尼第7、18天后发现ILD,第11、25天后死亡。在胸部CT上2例均表现为两侧广泛的磨玻璃样肺实变,前部肺组织病变较轻、实变分布较少。在国内大约有574例使用吉非替尼的中文文献报道,发生ILD6例,无死亡病例。全球使用吉非替尼引起ILD的大约1%(在日本大约为2%,全球其他地区为0.3%),吉非替尼所致ILD的死亡率大约为1/3。结论:吉非替尼所致ILD是严重的、临床上不能忽略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于高危人群和使用时定期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

  • 标签: 吉非替尼 间质性肺病变 文献复习
  • 简介:目的研究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肝内结节进行监测、筛选并鉴别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7年1月—2012年2月对122例肝硬化伴硬化结节患者进行定期常规超声检查和追踪定位的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根据肝内结节在超声造影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鉴别其良恶性。结果122例肝硬化结节中,超声造影诊断肝细胞癌9例,并由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例最大径1.5~2cm,5例最大径1~1.4cm,2例最大径<1cm。结论超声造影可对肝硬化结节进行监控、筛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体积较小的肝细胞癌。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小肝癌
  • 简介:【摘要】探究超声波在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对提升诊断准确的价值。方法以 2019 年 1 月 1 日-2019 年 12 月 31 日

  • 标签: 超声波 输卵管异位妊娠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帕司他片对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患者,给予患者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在给予患者3个月治疗干预之后,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与治疗前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神经并发症患者依帕司他片药物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对病情起到延缓和治疗作用,并且药物治疗安全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依帕司他片 糖尿病 神经并发症
  • 简介:基于肿瘤体积变化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具有一定的滞后,难以满足对临床各种治疗手段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分子影像能反映细胞葡萄糖代谢,实现生物学水平早期评价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从EORTC、PERCIST到PREDIST,根据临床需求不断完善;更有针对骨转移瘤的MDA标准。该文详细概述以上4种分子影像学标准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标签: 实体瘤 骨转移瘤 疗效评价 EORTC标准 PERCIST标准 PREDIST标准
  • 简介: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ficiency,CVI)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研究以75例具有临床症状的原发性CVI患者的104条患肢为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肢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静脉功能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在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60例胆管梗阻患者,对其MRCP图像结合常规MRI图像进行综合诊断。结果:60例中,根据胆管扩张形态(枯枝状、软藤状)和胆管梗阻部位的形态(倒杯口状、截断状和鼠尾状)单纯MRCP确诊36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0.0%;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确诊50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2种方法对良恶性胆系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可明显提高胆管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358例高千伏摄影的记录进行分析,男女均有,年龄15~73岁,其中2002年前127例,2002年购置CR后231例。机器用GE500mA—B型X线机富士FCR5000处理系统,DRYPIX激光像机。

  • 标签: 高千伏摄影 甲级片率 CR系统
  • 简介:摘要:“双元联合体”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是以缔约章程为基础,以趋同目标、共建组织、不断改进、齐心管理、合作发展为特征,紧密合作、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利益—责任”平衡型团体。通过增加校企合作动力、减小校企合作阻力,使产生动力的各因素相互趋近利责平衡线附近等措施,增加“双元联合体”合作凝聚力,将学校和合作单位双方定位为人才培养的共同承担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 标签: 校企合作 双元联合体 利责平衡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采用细节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收治 64 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 的 NIHSS 评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同时,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临床上将细节化优质护理运用在脑 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梗死 细节化优质护理 静脉溶栓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本社区的糖尿病前期患者282例,按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41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慢性病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指标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糖代谢指标即餐后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对,P

  • 标签: 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前期 糖代谢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如今最主要的要求就是使现代临床检测技术达到准确、有效且快速地进行疾病检测,这样才能对诊断以及治疗慢性疾病的需要充分满足。在现代医学治疗中为了实现临床医学检验的需要,我国在培养先进技术人才方面建立了临床医学检验学科,这样可培养出更多临床检验的医师。如今,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复合技术的应用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检测技术即将迎来巨大的挑战,但在这之中也有很大的机遇。本文就根据对临床医学检查项目中所需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了临床检验技术的现状与临床医学检查技术发展的方向。

  • 标签: 检验准确性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检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