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轵关陉起点在河南济源县东的轵城镇,终点在侯马市南峨嵋岭和紫金山相交处的铁刹关,是山西绛州先到河南济源,后达洛阳的必经之路。始设于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的绛州,辖河津、新绛、襄汾汾城、曲沃、翼城、稷山、绛县、垣曲八县,直到1912年撤销,多数时间辖以上七八县,这些县除绛县外变化都不大。轵关陉从绛州到曲沃、翼城后,经绛县的大交镇、南樊镇、古绛镇、横水镇到垣曲、济源,绛县范围内的这段路,本文称为轵关陉绛县,也是临汾、运城和济源三大盆地的“三岔口”。在考古学文化上,通过绛县周家庄和陶寺上层文化的分布,佣国、霸国、晋国的疆域,战国“降亭”的出土地点,宋金时期砖雕墓葬中戏俑及舞台,北宋以来流行的汤王庙地方信仰等内容,来阐述“三岔口”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历史中,特别是在晋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轵关陉 绛县段 绛州 三岔口
  • 简介:“两个凡是”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一桩公案。除了在政治层面,官方以决议的形式做出结论,认为华国锋推行和迟迟不改正这个“错误方针”,严重阻碍了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纠正;驯在事实层面,大量著述也都做了大同小异的历史叙述。关于“两个凡是”的流行说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两个凡是”始于华国锋1976年10月26日的讲话;第二,“两个凡是”有四个“版本”,经典的“版本”是1977年的两报一刊“二七社论”,还有1977年3月的华国锋讲话;

  • 标签: “两个凡是” 公案 中国当代史 文化大革命 华国锋 政治层面
  • 简介:"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遵照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番号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延安的苏维埃办事处也相应地改称为陕甘宁特区即边区政府。边区政府主席原为德高望重的中共五老之一的林伯渠,由于林老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去西安主持党在西北地区的统战工作,长期住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他的边区政府主席之职就未能到任主事。原在四方面军的张国焘于1936年秋长征来到陕北后,也随中央住进延安,由于他原来是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副主席,这时他原有的党和军事实权都已被撤销,显然是为了照顾他的面子,就在林老未到任时,被任命为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原有的苏维埃办事处机构也宣布撤销,原任办事处外交部秘书长的伍修权,改任边区政府的秘书长兼交际处长。他的工作内容虽然基本不变,这次

  • 标签: 边区政府 毛泽东 西北地区 张国焘 延安 中华苏维埃
  • 简介:郭沫若与陶行知同是中国文化界、教育界的名人,是在争取民族解放、民主斗争中,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的战士,更是相互关心、志同道合的挚友。他们的相识、相知和相交,是从30年代下半叶开始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参加抗战。不久,在国外从事国...

  • 标签: 陶行知 郭沫若 育才学校 国民党 李公朴 民主运动
  • 简介:本文通过对《亡辽录》与《辽史·地理志》镇(度)州不同记载的比较研究,指出造成记载差异的原因有二:一是两书史源不同;二是两书记录的是辽代不同时期镇(度)州的设置状况。《亡辽录》由原辽朝进士史愿所作,反映了乾统中至天庆五年(1115)前镇州的设置状况。《辽史·地理志》源于耶律俨《实录》和陈大任《辽史》,前者著录的是重熙中的镇州,后者记载的是清宁七年(1061)以后的镇州。

  • 标签: 地理志 辽志 《辽史》 耶律俨 乾统 辽代
  • 简介: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洛阳。隋唐时期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

  • 标签: 丝绸之路 历史文化 概略 罗马帝国 西汉时期 西汉末年
  • 简介:太行分社的一夜1945年我在新华社太行分社做编辑。当时分社只有两个编辑,和太行《新华日报》编辑部在一起。

  • 标签: 新华社 《新华日报》 编辑部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举办的张大千敦煌壁画临摹展,点燃了他胸中追求敦煌艺术的圣火。到敦煌的前数十年里,他被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折服,他秉烛面壁,寒暑孤灯,临摹敦煌壁画达到380幅,被称作'敦煌痴人'。80年代,在他的领跑下,中国敦煌学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保护新时代,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外国.'外国学者主宰敦煌学讲坛的局

  • 标签: 中国敦煌 学莫高 敦煌学
  • 简介:我国的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不仅表现类型形式多样,而且成就较高。其中山东筝曲作为我国古筝流派中比较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筝曲《四锦》的演奏艺术进行深入讨论,积极探索《四锦》在自身的独特艺术魅力和现实意义,并且进一步研究传统筝曲与当代艺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 标签: 《四段锦》 演奏艺术 艺术风格
  • 简介:汪达之一生,最主要的职务是江苏省淮安县“新安小学”(简称“新小”)校长,但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却拥有一席之位,因他在80年前忠实地、创造性地实践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公民教育思想。

  • 标签: 中国教育史 汪达之 实践 生活即教育 人民教育家 社会即学校
  • 简介:彭德,ff同志率真、耿直,能打硬仗、敢说真话,办事一丝不苟,对自己和部下要求严格,从不含糊,在党内外是出了名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彭老总似乎是一位“铁骨铮铮、不近人情”的钢铁硬汉。其实他也有绵绵似水的柔肠、丰富的情感世界,尤其是身处逆境时,对老战友、老部下的思念之情,虽不经常挂在嘴上,却能在不经意间感人至深地表露出来。

  • 标签: 战友情 彭德怀 情感世界 思念 钢铁
  • 简介: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婚之前,曾和陈粹芬女士有过一长达14年之久的恋情。美国圣若望大学教授李又宁博士为此写了一篇题为《一个被遗忘的革命女性──陈粹芬》的文章,记叙此事。陈粹芬,祖籍福建,1873年生于香港,原名香菱,又名瑞芬。据庄政在台北《传记文学》第61卷第3期上撰文说:“相传她于1892年8月12日在香港认识孙中山先生的,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堕入了爱河后,不久即相偕奔走革命。”当时孙中山刚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年仅26岁,正在寻找合适的工作。陈粹芬虽不是出生于一个显贵或书香门第,但身材适中,长得眉清目秀,且谈吐温文,颇为贤惠,又能体贴他人,吃苦耐劳。他们的邂逅,可说一见钟情。这年下半年,孙中山

  • 标签: 孙中山 革命女性 传记文学 革命活动 宋庆龄 中西药
  • 简介:徐悲鸿是现代绘画艺术的一代宗师。他少年时代即从父刻苦学画,后留学于法国,毕业于法国艺术学院。他对国画的泼墨淋漓,天然神韵极为赞赏,对西方美术重视素描,重视解剖学、透视学的运用也刻意学习。所以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

  • 标签: 徐悲鸿 孙多慈 绘画艺术 感情经历
  • 简介:贵刊1990年第10期《记言与写心》一文中,有一文字说:斯时,韩信已被刘邦罢去齐王王位,封为淮阴侯,刘邦对韩信是有猜疑的,故借戏言以汉六年巡守云梦而擒韩信相警告。汪文所言,好家韩信被罢齐王后,就被改封为淮阴侯了,他是在为淮阴侯时被刘邦逮捕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四年,韩信被立为齐王。垓下之战后,'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

  • 标签: 淮阴侯 记言 袭夺 云梦 垓下之战 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