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的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xPEC)进行多位点序列型(MLST)和系统发育分群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离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敏感性降低(MIC ≥ 2 μg/ml)的ExPEC菌株。改良Hodge试验(MHT)对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确证。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blaNDM。Sanger测序法检测各碳青霉烯酶基因亚型。采用MLST型和系统发育分群对PCR检测出的产NDM ExPEC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ExPEC菌株20株,其中产NDM ExPEC菌株15株。MHT检测产NDM ExPEC菌株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14/15)和80.0%(12/15)。15株产NDM ExPEC菌株中11株(73.3%)产NDM-5型,4株(26.7%)产NDM-1型。系统发育分群结果显示,15株产NDM ExPEC菌株中,13株属于A群,2株属于D群。MLST型结果显示,ST410是产NDM ExPEC菌株中检出率最高的ST型(5株,33.3%)。结论本院绝大多数产NDM ExPEC菌株属于毒力较小的系统发育群,应加强院感监测,防止高危克隆ST型的暴发流行。

  • 标签: 碳青霉烯耐药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系统发育分群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临床型的CT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的103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CT平扫图像和临床资料,根据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所有患者分为普通型(58例)、重型(36例)和危重型(9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CT表现。CT特征参数包括病灶分布、位置、大小、形态、边缘、数目、密度、肺炎病灶占整肺百比和肺外表现。不同临床型的CT特征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年龄、从发病到CT检查时间及肺炎病灶占整肺体积百比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正态分布)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结果临床表现方面,危重型COVID-19患者更常见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5岁。58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有49例(84%)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重型(25/36, 69%)及危重型(6/9, 67%)COVID-19患者的咳嗽发生率高于普通型(20/58, 34%)。所有危重型患者存在呼吸困难。CT表现中,普通型COVID-19表现为双肺(41/58, 71%)、多发(40/58, 69%)、磨玻璃(31/58, 52%)或混合型(25/58, 43%)、斑片(56/58, 97%)灶;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均表现为双肺病灶,重型COVID-19以多发(34/36, 96%)、斑片(33/36, 92%)、混合密度灶(26/36, 72%)为主;9例危重型COVID-19病灶均为大于3 cm的多发混合密度病灶。肺炎病灶占整肺体积的百比:普通型(12.5%±6.1%)明显低于重型(25.9%±10.7%)及危重型(47.2%±19.2%) COVID-1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重型COVID-19也显著低于危重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COVID-19不同临床型的CT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胸部CT表现具有特征性,不仅能早期诊断,还能对其临床病程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Warburg效应通路的分子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 PDK1)、磷酸化的丙酮酸脱氢酶(phosphorylated Pyruvate dehydrogenase, p-PDH)和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 PKM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上述分子对宫颈癌预后和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原发灶组织中PDK1、p-PDH和PKM2的表达水平,其中63例接受术后放疗,分别单独和联合分析三子的表达对宫颈癌预后和术后放疗疗效的影响。利用GEO数据集300例数据进行mRNA水平验证。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用于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PDK1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指标同时高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正相关(χ2=10.890、7.407,P<0.05)。PDK1high/p-PDHhigh/PKM2high、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放疗是影响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K1high/PDHhigh/PKM2high、FIGO分期和术后放疗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EO数据集验证结果显示,PDK1high/PDHhigh/PKM2high是DFS的危险因素(P<0.05)。病理型、盆腔淋巴结转移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是术后放疗D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型和PDK1high/p-PDHhigh/PKM2high(P<0.05)是影响术后放疗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K1high/p-PDHhigh/PKM2high亚型宫颈癌患者预后和术后放疗无复发生存差,此亚型患者可能为Ⅰ~ⅡB期宫颈癌预后不良和术后放疗易复发的高危人群,为宫颈癌的分层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宫颈癌 分子分型 预后 术后放疗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疾病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援鄂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收治的72例新冠肺炎患者,按疾病型分为普通型(纳入非重症组)和重型/危重型(纳入重症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第2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白细胞介素-6(IL-6)和D-二聚体水平,并计算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WBC、NEU、LYM、IL-6、D-二聚体和NLR对新冠肺炎疾病型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新冠肺炎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普通型52例,重型17例,危重型3例。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70.8%)、咳嗽(36.1%)、胸闷气喘(37.5%)、腹泻(15.3%)、乏力(15.3%)及恶心呕吐(11.1%)等,偶尔伴有急性呼吸困难(2.8%),仅1例(1.4%)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重症组患者WBC、NEU、IL-6、D-二聚体水平和NLR均明显高于非重症组〔WBC(×109/L):7.81±3.65比5.34±1.69,NEU(×109/L):5.83±3.13比3.24±1.53,IL-6(ng/L):133.63(71.09,249.61)比28.05(6.41,101.24),D-二聚体(mg/L):0.86(0.31,2.56)比0.33(0.20,0.71),NLR:6.14±4.75比2.66±1.93,均P<0.05〕,LYM水平明显低于非重症组(×109/L:1.09±0.56比1.49±0.7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BC、NEU、LYM、IL-6、D-二聚体和NLR诊断新冠肺炎疾病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WBC 0.790 〔95%可信区间(95%CI)为0.684~0.897〕,NEU 0.869(95%CI为0.789~0.949),LYM 0.719(95%CI为0.592~0.847),IL-6 0.790(95%CI为0.682~0.898),D-二聚体0.676(95%CI为0.526~0.827),NLR 0.888(95%CI为0.814~0.963),以NLR的AUC最大,说明NLR的诊断价值最大;当NLR的最佳截断值为3.00时,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3.1%。结论NLR可作为一种独立预测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能够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疾病型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分型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脑电图(EEG)型、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在重型颅脑外伤性昏迷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性昏迷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EEG监测、EEG型以及FOUR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判断,分析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aEEG、EEG型、FOUR评分对预后判断结果与随访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628、0.468、0.569。aEEG、EEG型、FOUR评分以及三者联合的灵敏度分别为78.79%、75.76%、66.67%、87.88%,特异度分别为84.31%、72.55%、78.43%、90.2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47%、64.10%、66.67%、85.2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0%、82.22%、78.43%、92.00%,准确度分别为82.14%、73.81%、73.81%、89.29%。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明显高于EEG型(均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明显高于FOUR评分(均P<0.05)。结论aEEG、EEG型、FOUR评分对重型颅脑外伤性昏迷患者预后判断均有一定价值,其中aEEG的有效性略高于EEG型、FOUR评分,并且三者联合预测的有效性高于单一指标预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aEEG 脑电图分型 FOUR评分 重型颅脑外伤 昏迷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不同症状型之间突触素及波形蛋白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精神病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例健康被试(对照组)。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分为阳性症状为主的病例组(阳性组,n=59)、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例组(阴性组,n=4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所有被试的血清突触素及波形蛋白水平。采用SPSS 17.0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血清突触素和波形蛋白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与血清突触素、波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阳性组:治疗后突触素[(80.34±9.94)μg/L]低于治疗前[(102.89±12.03)μg/L],治疗后波形蛋白[(10.81±1.98)μg/L]低于治疗前[(13.96±2.10)μg/L],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阴性组:治疗后突触素[(80.42±10.61)μg/L]低于治疗前[(102.98±11.04)μg/L];治疗后波形蛋白[(11.18±1.74)μg/L]低于治疗前[(14.14±1.82)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及阴性组治疗前后突触素均高于对照组[(64.29±11.26)μg/L];阳性组及阴性组治疗前后波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8.33±1.62)μg/L];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阳性组血清突触素水平与阳性量表呈正相关(r=0.650,P<0.01);阴性组血清波形蛋白水平与阴性量表正相关(r=0.629,P<0.01)。结论阳性症状为主与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学机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突触素 波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俯卧腿位与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俯卧腿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共62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行俯卧腿位PCNL,对照组32例行传统俯卧位PCNL,观察组取俯卧位于患侧逆行置入输尿管导管,经超声定位,建立18~24F的经皮肾工作通道,从工作通道置入11.2Fr经皮肾镜,行碎石取石术。对照组则先采用截石位行患侧逆行输尿管导管置入术,再转变为俯卧位完成后续手术过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置管和体位准备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率等资料。结果两组经皮肾镜术均顺利进行,俯卧腿位手术时间为(123.03±36.07)min,俯卧位手术时间为(147.69±44.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腿位体位准备和置管时间为(33.44±15.83)min,俯卧位体位准备和置管时间为(57.60±9.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使用俯卧腿位PCNL有效可行,减少了手术时间、通道建立及体位准备时间,并且该体位能联合输尿管硬/软镜碎石,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俯卧分腿位
  • 简介:摘要综合医院门诊严格落实所有进入门诊的患者进行发热预检诊,对传染源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至关重要,是传染病有效防控的基础。对门诊发热预检诊工作从流程制度、人力资源、环境设施、知识培训、消毒防护、质控督查等实施全面管理,促进发热预检诊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有利于疫情期间门诊整体医疗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门诊 发热预检分诊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型系统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根据肿瘤侵袭范围制定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型系统。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9年7月来自四所医疗机构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136例,男79例,女57例;年龄(44.40±17.55)岁(范围8~83岁)。恶性肿瘤99例,良性侵袭性肿瘤37例。长征外科型:Ⅰ型13例,Ⅱ型15例,Ⅲa型3例,Ⅲb型20例,Ⅳa型43例,Ⅳb型12例,Ⅴa型21例,Ⅴb型3例,Ⅵ型2例,Ⅶa型3例,Ⅶb型1例。针对肿瘤型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通过Kendall's W检验评估分型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术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总生存期及局部无复发生存期。结果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973,观察者内为0.996。对Ⅱ型肿瘤采用单纯后路,其余类型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改良颌下入路手术113例,为前路手术的主要入路。前方内固定包括"T"型钛网112例、3D打印假体7例;后方内固定包括枕颈融合系统92例、椎弓根螺钉系统44例。手术时间(348.40±136.14)min(范围60~760 min),术中出血量(1 225.69±859.40)ml(范围80~4 000 ml)。不同分型肿瘤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Ⅴ、Ⅶ型肿瘤手术时间较长,Ⅴ型肿瘤较Ⅰ~Ⅳ型术中出血量多。VAS评分由术前(4.15±2.25)降至术后1个月(0.62±0.71)、3个月(0.38±0.59);术后1个月、3个月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22例(16.2%,22/136),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脑脊液漏(12.5%)、吞咽困难和(或)发音困难(7.4%)、呼吸困难(5.1%)、伤口感染(3.7%)、伤口出血(2.2%)及咽后壁瘘(1.5%);Ⅳ~Ⅶ型肿瘤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Ⅰ~Ⅲ型肿瘤为11.8%。结论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型系统有较高的判断一致性。可辅助选择手术入路、切除方式及重建方式,保证手术的安全及降低复发率;Ⅳ、Ⅴ、Ⅶ型肿瘤手术难度较大,Ⅳ~Ⅶ型肿瘤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枢椎 脊椎肿瘤 外科手术 分类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泰安市感染性腹泻病门诊病例粪便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耐药特征及分子型特性。方法对采自泰安市6个县(市、区)2013-2017年腹泻病症候群监测病例的866份粪便标本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应用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的总检出率为7.97%(69/866);各县(市、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7,P=0.000)。耐药菌株68株的15种常用抗生素的总耐药率为98.55%(68/69),对氨苄西林(AMP)和磺胺异恶唑(SOX)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4.06%(58/69)和72.46%(50/69),共有40个耐药谱,主要耐药谱特征为AMP-SOX(n=10);多重耐药率为33.33%(23/69)。69株分离株中共有65种PFGE型别,未发现优势带型或聚集现象。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于泰安市各地区腹泻病症候群门诊病例的粪便中,能够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药谱广,多重耐药率高;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无耐药谱对应性。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该来源菌株的监测,防止更多的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保护易感人群。

  • 标签: 腹泻 肺炎克雷伯菌 检出率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在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分期与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至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颅脑MRI检查的35例成人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和型中乙型脑炎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丘脑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不同分期乙型脑炎患者的差异。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5例成人乙型脑炎患者中,6例普通型患者病灶均累及丘脑,颅内病灶数目均<2个;11例重型患者病灶分别累及丘脑8例、海马5例,颅内病灶数目<2个3例、2~4个3例、>4个5例;18例极重型患者病灶分别累及丘脑14例、海马14例、大脑皮层14例、大脑脚9例、基底节区6例、脑干2例,颅内病灶数目<2个2例、2~4个6例、>4个10例。11例初期患者病灶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9例,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稍高信号2例;19例极期患者病灶DWI高信号16例,FLAIR稍高信号11例,T1加权成像(T1WI)高信号3例及T2加权成像(T2WI)高信号6例;5例恢复期患者病灶DWI稍高信号1例,FLAIR高信号5例,T2WI高信号1例。恢复期和极期患者的丘脑病灶ADC值均高于初期(q=3.931和4.012,P<0.05)。恢复期患者的丘脑病灶ADC值高于极期(q=3.372,P<0.05)。结论成人乙型脑炎病灶数目越多,累及范围越广。DWI序列易于早期发现病灶,FLAIR序列显示病变时间跨度长。DWI和FLAIR序列对成人乙型脑炎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分期和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ADC值随着病程进展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可作为成人乙型脑炎患者临床分期的有效补充。

  • 标签: 脑炎,虫媒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 磁共振成像 临床分期 临床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下的诊与接诊方式对危重症急诊室患儿接诊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传统分诊、接诊的危重症急诊室患儿26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基于JCI标准下诊、接诊的危重症急诊室患儿26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转运情况、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就诊时间、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下的诊与接诊方式应用于危重症急诊室患儿可有效提高接诊质量,优化治疗结局,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JCI标准 分诊 接诊 急诊室 接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利用中、高分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型方法计算供受者功能性表位(Eplet)错配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肾移植1 487例供、受者HLA中、高分辨型资料,利用HLA Matchmaker软件计算Eplet错配数,比较供、受者中、高分辨HLA配型Eplet错配数的一致性。测定HLA型方法之间存在Eplet错配差异的供、受者比例。结果供受者HLA中分辨Ⅰ类和Ⅱ类位点Eplet错配的中位数分别为14(0~38)和8(0~24);HLA高分辨Ⅰ类和Ⅱ类位点Eplet错配的中位数分别为14(0~38)和7(0~23)。使用中分辨和高分辨型方法计算的HLA Ⅰ类[95%置信区间(CI):0.989(0.988~0.991)]和Ⅱ类[95% CI :0.990(0.989~0.992)]位点的Eplet错配数的相对一致性和绝对一致性都非常相似。两种方法计算的HLA Ⅰ和Ⅱ类分子Eplet错配数差别在0~2个之间的供、受者的比例分别为92.5%和97.5%,Eplet错配数差别≥3的供、受者比例分别为7.5%和2.5%。结论利用供、受者HLA中分辨型及高分辨型计算Eplet错配数的一致性较好;HLA中分辨型转换为HLA高分辨型所计算的Eplet错配数与实际Eplet错配数基本一致。

  • 标签: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原表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候诊管理中实施流程分散策略二次诊模式的影响与效果。方法以抽样方式为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1~3月于该院急诊科候诊前预检为普通的诊疗患者5 488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4~6月于该院诊疗实施二次诊为普通的诊疗患者5 852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对诊疗前候诊的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就诊时,实施二次诊模式可有效提高其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诊室,医院 二次分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型与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估。采用数字荧光杂交测定CYP2C19的基因型;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对CYP2C19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遗传平衡检测;中医体质型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采用二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阳虚质18例(18%)、阴虚质30例(30%)、气虚质18例(18%)、痰湿质51例(51%)、湿热质14例(14%)、特禀质2例(2%)、血瘀质27例(27%)、气郁质4例(4%)、平和质11例(11%);CYP2C19*2基因多态性分布为CYP2C19*2(A/A,突变纯合子)21例(21%)、CYP2C19*2(A/G,杂合子)33例(33%)、CYP2C19*2(G/G,正常纯合子)46例(46%),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375;CYP2C19*3基因多态性分布为CYP2C19*3(A/A)1例(1%)、CYP2C19*3(G/A)14例(14%)、CYP2C19*3(G/G)85例(85%),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0.08;与A/A基因型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2位点G/G基因型与痰湿质(OR=5.105,95% CI:1.308~19.928,P<0.05)、血瘀质(OR=12.557,95% CI:1.741~90.558,P<0.05)存在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痰湿质患者最多;氯吡格雷CYP2C19*2位点突变率明显高于CYP2C19*3位点突变率;急性脑梗死患者痰湿质、血瘀质与氯吡格雷CYP2C19*2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脑梗塞 中医体质类型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叶皮瓣修复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15例,均为男性,年龄20~ 45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0 cm~ 8.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1.0~ 4.6 cm,伴或不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缺损。2例存在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并用游离股前外侧叶皮瓣加前臂皮下静脉行血管移植;13例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后,VSD敷料覆盖创面,择期用游离股前外侧叶皮瓣覆盖创面,在皮瓣修复同时选择掌长肌腱、股前外侧皮神经移植修复肌腱、神经缺损。术后8~ 10周创面无感染,行Masquelet技术植骨重建掌骨缺损,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15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 24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植骨后3.2个月,后续观察无骨吸收。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3例,良2例。结论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叶皮瓣对其修复重建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手掌贯通伤 Masquelet技术 股前外侧分叶皮瓣 骨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给全国疫情防控带来重大挑战,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对于皮疹伴发热的患者如何合理开展预检诊,是各级皮肤病专科医院以及皮肤科门诊量占比较大的综合性医院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2019-nCoV感染疫情防控阶段皮肤科门诊预检诊的原则及流程,指导当前抗击2019-nCoV感染疫情工作。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发热 皮肤疾病 预检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津市1例输入基孔肯雅热病例开展病毒基因型,确定基孔肯雅病毒(CHIKV)与全球主要流行株的关系。方法提取临床症状疑似为CHIKV感染患者血清中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HIKV核酸。两步RT-PCR法扩增编码CHIKV包膜糖蛋白E1的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开展测序分析。将测序结果与全球其他地区流行毒株一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天津市输入型CHIKV基因型属于能够感染白纹伊蚊并在其体内繁殖的东/中/南非基因型印度洋亚型(ECSA-IOL)。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此次输入的CHIKV与2016-2017年在巴基斯坦、意大利、孟加拉国等国家流行的CHIKV毒株高度同源,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4%,并与这些国家流行的CHIKV毒株共同组成1个基因。结论此次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感染的毒株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提示应加强对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的防控工作,以防止该蚊媒传染病在我国发生本地聚集性传播。

  • 标签: 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热 输入病例 蚊媒传染病 系统发生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