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胞(tuft cell)是一类高度分化的具有特殊表达谱及生物学功能的上皮细胞。近期研究发现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结膜、尿道以及牙周组织等组织器官中,介导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Ⅱ型免疫应答等,在调控微生态及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在形态、分化调控、转录物组特征上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在不同组织间甚至同一组织内存在异质性,不同的表面受体表达类型及下游效应分子决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多样性。几乎所有的细胞均可表达多种味觉受体及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通过识别组织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包括微生物代谢产物,发挥下游功能作用。本文就细胞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和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簇细胞 Ⅱ型免疫应答 味觉受体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器官联合切取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完成的50例胸腹腔器官联合切取的临床资料。供者均为公民逝世后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34.8±12.3)岁(范围:5~55岁),住院时间[M(IQR)]4(4)d(范围:2~43 d),气管插管时间4(2)d(范围:1~43 d)。取经胸骨正中及腹部大“十”字切口,分别建立各靶器官的灌注管路后同期进行冷灌注,以膈肌为界,以器官为单位进行联合灌注及切取。现场完成心、肺分离后分别送往移植医院,腹部器官则直接保存送回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进一步分离和修整。结果共获取心脏21个,肺脏47对,肝脏49个,肾脏47对,胰腺11个,切取时间(32.6±6.5)min(范围:19~50 min),无热缺血时间,未出现影响器官质量和功能的手术副损伤。顺利完成心脏移植17例,心肾联合移植2例,双肺移植43例,单肺移植6例,肝移植41例,肝胰十二指肠器官联合移植1例,肝肾联合移植3例,胰肾联合移植9例,肾移植74例。结论对DBD供者进行胸腹腔器官同期灌注、联合切取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器官移植 组织和器官获得 器官保存 胸腹腔器官
  • 简介:摘要A族链球菌(GAS)是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原之一。细菌型是研究病原微生物流行特征最常用的手段,emm型是研究GAS常用的型方法。近些年新提出的emm分组系统是基于M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与宿主血清蛋白结合能力进行型,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菌株选择及疫苗开发等,但在国内目前尚未被应用。emm型是基于emm基因的一个小的可变区域,而emm分组系统根据emm基因的几乎完整序列定义GAS类型,且emm分组系统可直接由emm型比对获得,简单易行。因此,emm分组系统可提供有关GAS不同emm型中M蛋白的功能和结构特性的更多信息,现就emm分组系统的方法、原理及目前在GAS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以便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 标签: A族链球菌 emm簇分型 emm分组 M蛋白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传统观念中,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连续表达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肾上腺皮质存在不连续的CYP11B2阳性细胞团,并提出"醛固酮合成细胞(aldosterone-producing cell clusters,APCC)"这一概念。后续诸多研究提示,APCC与PA的发病之间可能具有潜在的因果联系。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APCC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以期揭示APCC在PA发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醛固酮合成细胞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合成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管胃结合部癌由于肿瘤部位的特殊性,外科手术需同时满足肿瘤切缘阴性、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安全性,因此日益受到食管胃外科医师的关注和重视。目前Siewert及Nishi型以肿瘤中心为型依据,难以在术前、术中对肿瘤中心进行直观、精准地评估与定位。因此,上述型对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方式、径路选择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实际指导作用受限。笔者系统分析Siewert及Nishi型的局限性,探讨食管浸润长度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在手术径路选择中的作用,并据此提出以食管浸润长度为核心改良型的设想:(1)肿瘤上缘或下缘累及食管胃结合部(EGJ)区的恶性肿瘤均认为是食管胃结合部癌。(2)肿瘤上缘位于EGJ上>3.0 cm为Ⅰ型。(3)肿瘤上缘位于EGJ上0~3.0 cm为Ⅱ型。(4)肿瘤上缘位于EGJ下0~2.0 cm为Ⅲ型。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癌 Siewert分型 Nishi分型 食管浸润长度 改良分型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以卵巢的多囊样改变、雄激素过多和排卵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已有大量研究证实,miRNAs在PCOS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17~92基因是一个包含多顺反子簇的miRNA家族,最初被认为是癌基因,后来被证实可触发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新近研究显示,miRNA-17~92基因可通过调控卵巢颗粒细胞的功能而在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17~92基因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途径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miRNA-17~92基因簇 颗粒细胞
  • 简介:摘要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需要精细诊断型,以实现精准治疗。如何建立糖尿病的规范化病因型诊断流程,有序地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从而正确型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共识基于我国临床实践,结合专家意见及国内外最新指南,旨在规范糖尿病型诊断流程,早期识别病因明确的糖尿病患者,指导临床诊疗实践。本共识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型建议、糖尿病的型诊断依据及要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糖尿病型诊断流程等。

  • 标签: 糖尿病 病因 分型 精准医学 自身免疫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组肾盏的型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CT尿路造影(CTU)检查的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0例,女320例;年龄(52.4±11.9)岁。患者两侧均有肾,501例集合系统正常,139例有轻度积水。对患者的CTU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以脊柱为标记在立体空间旋转集合系统图像,模拟俯卧体位。采取两人阅片方式,观察俯卧位肾盏的影像学形态,统计左、右侧各640个肾后组肾盏的型。依据肾盏形态及其对手术通道建立的影响,将后组肾盏分为3个类型。壶腹型:肾盂形如壶腹,肾盂直接与杯口状肾小盏相连,没有明显的肾大盏。经典分支型:≥2个肾大盏呈分支状汇集形成肾盂。细长分支型:肾大盏呈分支状,至少有1个肾大盏轴线长度≥0.9 cm且盏颈宽度≤0.3 cm。依据后组肾小盏从属肾大盏的关系,又将经典分支型分为a、b、c 3种类型,包括7个亚型。仅来源1组肾大盏为a型,同时来源于2组肾大盏为b型,同时来源于上、中、下3组肾大盏为c型。a型包含3种亚型,仅来源于上组肾大盏为a1型,仅来源于中组肾大盏为a2型,仅来源于下组肾大盏为a3型。b型也分为3种亚型,同时来源于上、中组肾大盏为b1型,同时来源于中、下组肾大盏为b2型,同时来源于上、下组肾大盏为b3型。c型无相应亚类。结果本组640例(共1 280个肾)均有后组肾盏。后组肾盏的形态学分型中壶腹型占8.83%(113/1 280),其中2个肾小盏占比最高(5.63%,72/1 280);经典分支型占71.25%(912/1 280),其中3个肾小盏占比最高(31.17%,399/1 280);细长分支型占19.92%(255/1 280),其中3个肾小盏占比最高(9.92%,127/1 280)。经典分支型的解剖学分型中a型占20.50%(187/912),b型占66.45%(606/912),c型占13.05%(119/912)。a1、a2、a3型的比例分别为4.06%(37/912)、6.14%(56/912)、10.31%(94/912)。b1、b2、b3型的比例分别为2.03%(21/912)、7.46%(68/912)、56.69%(517/912)。结论后组肾盏结构复杂,变异极大。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存在后组肾盏,后组肾盏形态学分3种类型,以经典分支型占比最高,且以3个后组肾小盏占比最高。经典分支型解剖学分型以b3型占比最高。后组肾盏型可为PCNL从后组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

  • 标签: 集合系统 三维重建 俯卧位 后组肾盏 解剖分型
  • 简介:摘要选择对机体损伤最小的皮瓣供区,使得受区获得最佳的外形和最大的功能恢复,是整形修复重建手术需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穿支皮瓣因符合该理念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修复和重建领域。叶穿支皮瓣是穿支皮瓣的一种特殊形式,可通过巧妙的设计,化宽度为长度,可使皮瓣供区直接闭合;且只需要损伤一个供区,吻合一组血管,减少了机体的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该种皮瓣成为临床修复宽大不规则创面的应用热点。叶穿支皮瓣进一步丰富了穿支皮瓣的内涵,扩大了穿支皮瓣的适应证。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叶穿支皮瓣的历史发展演变,总结了叶穿支皮瓣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进展,旨在进一步促进叶穿支皮瓣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分叶穿支皮瓣 皮瓣外科 显微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干又称腹腔动脉,是腹主动脉的一重要分支。腹腔干由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及脾动脉构成。但实际中腹腔干分支存在多种变异,并基于此产生不同分型。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提出腹腔干诸多分型。但因各分型提出的时代背景、目的不同,导致型结果难以统一。本综述总结国内外腹腔干型和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腹腔动脉 解剖学 分型 分支变异
  • 作者: 刘芳 饶小春 马渝燕 孟辰芳 潘跃娜 刘涵 申阿东 焦安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介入肺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的临床特点、支气管镜下型及治疗效果,为儿童TBTB的早期诊断、准确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入院并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的TBTB患儿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下特点、介入治疗效果。对研究结果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252例TBTB患儿的中位年龄为1.7(0.8,5.2)岁。在TBTB的型中,淋巴结瘘型TBTB患儿占96.4%(243/252)、溃疡坏死型1.2%(3/252)、肉芽增殖型0.4%(1/252)、瘢痕狭窄型0.8%(2/252),此外,1.2%(3/252)的TBTB患儿支气管镜下表现与淋巴结瘘型相同,但影像学上无法明确管腔内干酪样物质是淋巴结破溃所致,不除外干酪性肺炎相关的肺-支气管瘘可能,故提出“支气管瘘型”。结论淋巴结瘘型是儿童最常见的TBTB类型,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但此型若要明确瘘口来自纵隔或肺门淋巴结,需要依赖影像学证据,临床中可能存在型不明确的情况。

  • 标签: 结核 支气管镜检查 分型 儿童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下骨折较为严重,并发症多,目前其发生率逐年升高,对该类型骨折的诊断和复位固定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文献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发病特点、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汇总分析,意在为转子下骨折的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骨折 分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为建立规范化的糖尿病型诊断流程,早期识别病因明确的糖尿病患者,指导临床精准诊疗实践,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和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特组织专家,制定了《糖尿病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笔者就共识出台背景与要点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为同行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病因 分型 精准医学 自身免疫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痉挛性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是一种由局灶性喉肌张力障碍引起的发声困难,以不规则和非控制性的发声中断为特征性表现,伴有发声费力。有报道其患病率约为1/100 000,中年女性多见,我国男女性发病性别比为1∶10.3,高发年龄段为30~49岁。根据受累肌群和临床特点,SD可分为3个类型,其中内收型(ad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dSD)最常见,约占SD患者的80%,外展型(ab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bSD)和混合型(mixed spasmodic dysphonia,MSD)较少见。目前,对S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上,而对病理生理学的探索相对有限,临床诊断也因缺乏标准而具有挑战性,通常需要喉科医师、言语病理师及神经科医师的多学科合作。

  • 标签:
  • 作者: 熊光萍 李丹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兰州 730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是5岁以下婴幼儿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RVA感染所导致的腹泻给全球婴幼儿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目前针对RVA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接种疫苗来达到预防目的。疫苗的有效性与RVA基因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国内外RVA分子型特点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提供基因型多样性的重要信息,为当前和未来疫苗研制中毒株基因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A组轮状病毒 基因型 疫苗
  • 简介:摘要肿瘤的治疗模式日趋个体化,选用精准的治疗方案,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三阴性乳腺癌异质性较高,即使是同样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完全一样。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对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分子表型不尽相同,提示其分子表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化疗反应及预后不同的原因。本文介绍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型研究进展,有助于选择有效的靶向药物,以期在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 标签:
  • 简介:摘要风、湿、热邪贯穿于小儿湿疹疾病始终,湿热体质亦是本病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可运用消走泄法治疗小儿湿疹,以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以代表方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消湿热邪气,纠正湿热偏颇体质,并辨证治以祛风解表、补脾益气,风湿袭表证用消风温胆汤,湿热浸淫证用薏竹温胆汤,脾虚湿蕴证用四君温胆汤,如此标本兼顾,常获佳效。湿疹患儿平时应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锻炼以改善体质,若湿热体质较为明显,症状缓解后可继服温胆汤加减巩固治疗及调理湿热偏颇体质,以达治病防病目的。

  • 标签: 小儿湿疹 分消走泄法 湿热 温胆汤 合方 中医儿科疾病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由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确定了4种分子亚型。基于各亚型不同免疫特点,选择适合的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在多个国家展开并取得重要进展。临床主要应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抗体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依据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针对的靶点特性优化药物选择和药物配伍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机遇,为提高生存率带来新的曙光。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分子分型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