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Г分布函数对中国1951—2004年地面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进行雨日降水量概率分布拟合并定义极端降水事件,在此基础上对极端降水日数与ENSO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NSO对同期极端降水发生频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影响作用。总体而言,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更易发生在厄尔尼诺年冬春季和拉尼娜年夏秋季。极端降水在对ENSO强信号滞后响应上,其发生频率在时空上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多数地方更易在ENSO暖位相出现后半年左右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表明,ENSO冷暖信号对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多寡影响具有不对称性。

  • 标签: 极端强降水 Γ分布函数 ENSO Nino3.4区 海表温度(SST)
  • 简介:基于k阶最近邻距离丛集点提取算法及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群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研究中,定义年代际群发性指数以及群发高值区,对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群发性规律和年代际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在2060年代与70年代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极端低温事件群发性指数70年代在南方地区加强很可能为该年代际偏冷气候背景贡献了主要作用;大暴雨事件群发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这和大暴雨事件定义可能存在联系;强降水事件高群发带与中国近50年多雨带分布格局具有很好一致性。

  • 标签: 极端温度事件 极端降水事件 群发性 年代际群发性指数
  • 简介:利用中国613个站点1961~2010年逐月降水数据,基于游程理论从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序列中分离出干旱事件,并通过K-S检验方法对其干旱强度和干旱历时2个特征量分布函数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建立2个特征量二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对比分析干旱历时分布函数修订前后对不同类型干旱联合概率及重现期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强度特征量符合Gamma分布,而干旱历时特征量并非完全符合指数分布,因此需对干旱历时分布函数进行必要修订。在干旱历时分布函数修订情况下,大部分干旱类型联合概率减小,少部分干旱类型联合概率增大;且不同类型干旱联合重现期增大。在干旱历时尺度相同时,随着干旱强度增加,最大和最小联合重现期差异无明显变化;但在干旱强度相同时,最大和最小联合重现期差异随着干旱历时增加而明显增大。

  • 标签: 干旱 游程理论 COPULA函数 修订
  • 简介:全面综述了高温热浪气象灾害在危害特点、标准与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等8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高温热浪是一种较短时间尺度天气灾害,基本天气特征是高温低湿,除高寒地带外,每年6~8月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大气环流异常是高温热浪形成直接原因,气候变暖变干是导致高温热浪频繁发生重要原因。深刻了解高温热浪危害特征,对应对高温热浪发生发展、监测预测、安全生产、趋利弊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中国 高温热浪 危害特征 研究综述
  • 简介:同志们:今天,中国气象局在这里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来自曾为中国气象事业建设、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代表,工作在气象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岗位中青年代表,以及先进工作者、民主党派代表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先进工作者 气象事业 气象业务
  • 简介: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2017年12月11日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气候变化将对全球风能资源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下一北半球许多地区风能资源可能会减少,南半球一些地区风能资源会急剧增加。而风能利用是减少碳排放关键。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风能资源 资源分布 风电 科罗拉多大学 地球科学
  • 简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于2001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了梅雨锋强暴雨外场试验。参加此次外场试验观测系统分别是: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8个GPS站、2个侧向接收天线系统、2个风廓线仪、2个边界层观测站、114个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3个闪电定位系统。试验结束后,共收集各类原始气象资料约300GB,14个种类。

  • 标签: 中国 暴雨 数据库 形成机理 梅雨锋
  • 简介:简要介绍了极端气候事件预估基本方法,概述了东亚和中国地区关于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研究进展。针对极端事件变化预估研究中重要问题,如高分辨率、长时间尺度区域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高时空分辨率网格化观测资料,除温室效应外土地利用和气溶胶作用,使用合理方法进行多模式结果集合,以及统计降尺度方法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模式 极端事件 预估 中国地区
  • 简介:制定牧区雪灾标准。气象条件是最重要、最根本因子,此外,雪灾还与牧草丰歉、牲畜状况、草场类型、草场载畜状况以及承受灾害能力有关。要对幅员辽阔广大牧区发生雪灾迅速作出评估,除气象因子外,其它致灾因子就目前条件还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以本评价标准仅限于考虑气象因子与雪灾关系。本文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等三项指标,来制定中国牧区雪灾发生等级指标,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 标签: 牧区 雪灾 等级指标
  • 简介:结合2001-2010年Aqua与Terra卫星MODIS积雪影像,分析了新援、青藏高原和东北-内蒙地区积雪空间稳定性,井探讨了这三犬积雪区积雪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

  • 标签: 中国积雪 变化分析 时空变化
  • 简介:《瞭望》新闻周刊文章,评析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与未来。文章认为一个国家,智库繁荣和强大也离不开国家决策部门建立在对其充分重视和信任基础上支持和需求。然而作为政府决策思路和战略分析提供者,近年来,中国智库在关键领域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 标签: 中国 政府决策 《瞭望》 提供者
  • 简介:介绍深生态学思想来源及基本观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生态战略与深生态学“作为整体大自然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共同体”观点是一致。从气象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国家重大工程生态影响评估及气象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是深生态学在中国气象事业生态建设战略具体体现,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生态战略 深生态学 中国 环境影响评估 学习
  • 简介:在符淙斌院士倡导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协办,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一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MAIRS)承办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人类活动影响下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研讨会于2007年6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

  • 标签: 青年科学家论坛 中国科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半干旱地区
  • 简介: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影响领域。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洪涝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永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4个方面分别阐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可能影响。

  • 标签: 气候变化 水安全 影响
  • 简介:过去20a,中国大部分地区增暖趋势非常显著,各地粮食产量波动较。为了区分气候变暖对我国不同地区粮食产量影响,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4-2003年数据和同期年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温度变化、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以及播种面积变化与粮食总产关系。结果表明,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粮食产量影响不明显。农业投入增加对各地区粮食增产在早期作用较显著,后期作用不明显。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播种面积持续下降对粮食总产量有较大负面作用。

  • 标签: 气候变化 粮食产量 农业投入
  • 简介:利用1949—2009年影响中国热带气旋风雨资料以及登陆信息,研究影响热带气旋极端事件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登陆极端偏早或偏晚事件在1970和2000年代发生较少。热带气旋登陆强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和最低气压)极端事件在2000年代发生频数最高。热带气旋降水影响时间极端事件在1970年代频数最多,大风影响时间极端事件在1980年代频数最多。日降水量和过程降水量极值站数在1960年代最多,日最大风速极值站数在1980年代最多。

  • 标签: 热带气旋 极端事件 年代际变化 最大风速 登陆日期 最大降水
  • 简介: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风场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中国160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选用质量流函数计算方法描述平均经圈环流,以环流中心值大小表征其强度,分析1951—2010年Hadley环流强度趋势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气温关系。结果表明:质量流函数能较好地表征平均经圈环流特征,且环流中心值大小能实际反映环流强度。近60a来,冬季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呈线性增强趋势;夏季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在2080年代初发生了由减弱趋势转变为显著增强趋势年代际转折。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年代际变化能较好地被Hadley环流强度变化解释,二者呈正相关,但显著相关区域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

  • 标签: 质量流函数 平均经圈环流 气温
  • 简介:比较中国不同观测站网1971-2010年平均风速及其变化趋势监测差异发现:不同站网监测中国平均年、季、月风速均存在一定差异,但相对差异在±10%之间;对平均风速空间分布监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基本基准站和基本站网对东北和华南监测结果较好,特别是基本基准站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监测均接近标准站网;各级监测站网得到中国平均风速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从风速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上来看,几个站网监测效果均不理想.

  • 标签: 站网密度 风速 气候监测 差异
  • 简介: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带来影响法律研究自提出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和制度研究上起步比较晚,没有形成完备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也没有一部综合性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实施。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现状分析,结合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制定和出台法律性文件,分析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法律缺陷,解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建设问题,制定和完善与应对气候变化有关法律体系,探讨制定一部《应对气候变化法》,以适应和缓解中国面临因气候变化而带来负面影响,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气候变化 法律对策 中国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法律体系 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