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进行结肠镜常规体检的最佳年龄及结肠镜体检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经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5 213例体检者的内镜诊断报告,回顾性分析不同人群结肠息肉的检出及其检出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性。结果5 213例受检者中高危人群772例,普通人群4 441例,其中,男3 469例、女1 744例,发现结肠息肉2 735例(占52.46%)。高危人群中59.33%受检者内镜下诊断为结肠息肉。普通人群中51.27%受检者内镜下诊断为结肠息肉。40岁及以上的普通人群与高危人群的检出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论普通人群还是高危人群,男性的结肠息肉检出高于女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结肠息肉检出呈上升趋势。结论40岁及以上要定期做结肠镜常规体检检查,而不是仅限于高危人群才进行常规结肠镜体检,特别是男性。

  • 标签: 检出率 高危人群 普通人群 常规体检
  • 简介:我们对男性泌尿生殖道不同样本涂片进行了革兰氏染色检查阴道毛滴虫,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200例,年龄20-63岁,平均30岁.临床表现一般无全身症状,病人有尿道刺激症状、排尿痛或微痛及尿不尽,尿道口有分泌物.

  • 标签: 男性 泌尿生殖道 阴道毛滴虫 检出率 染色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的相关健康行为和相关因素,旨在防止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40岁以上2628例纳入研究.制定调查问卷,并对年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经济收入、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生活行为因素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构成、年龄、吸烟、空腹血糖、血压、IMT、TC、TG、HDL-C、LDL-C对斑块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TG、LDL-C、HDL-C和健康行为因素的个数.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个数与斑块形成呈负相关,能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关键词颈动脉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1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足跗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2例足跗骨隐匿性骨折患者(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诊治),均行多排螺旋CT与MRI检查,分析MRI、多排螺旋CT对足跗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结果52例足跗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中,MRI均显示具有不同程度骨挫伤征象,骨损伤区松质骨呈地图样、不规则网片或片状等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挫伤内信号不均匀,且损伤位置与隐匿性骨折位置相同;多排螺旋CT扫描发现部分患者骨皮质或骨小梁断裂,并需冠状面、矢状面及多斜面图像联合诊断;MRI检出90.38%较多排螺旋CT50.00%高(P<0.05);MRI漏诊9.62%较多排螺旋CT50.00%低(P<0.05)。结论MRI可清晰、准确反映骨骼解剖情况,提高足跗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检出率 足跗骨 隐匿性骨折
  • 简介:近年来,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优序预检法(optimalorderadvancecheckmethod,OOACM)[1]是由我院经过近3年在健康检查工作中通过不断研究总结,形成的健康科学的管理方法,该法结合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能够实现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 标签: 优序预检法 甲状腺结节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中检出的影响。方法:在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的检查者中选取 56例,将之随机分 2组:一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 28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 28例);对两组检查者的肠道清洁度、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肠道清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病变检出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中对检查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检查成功及提高检出,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 检出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精灵在结肠镜检查中对结肠息肉检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共18 667例,按时间段分为5组:A组3 131例(2016年11月—2017年4月),B组3 703例(2017年5—9月),C组3 134例(2017年10月—2018年2月),D组4 347例(2018年3—7月),E组4 352例(2018年8—12月),进行回顾性分析。A、B、C组单纯行电子结肠镜检查,D、E组应用内镜精灵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各组息肉检出,大、小息肉检出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 667例患者中5 770例患者检出息肉,共检出息肉18 797个。A、B、C 3组息肉检出分别为21.88%(685/3 131)、26.55%(983/3 703)、22.94%(719/3 134),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87.31%(2 161/2 475)、87.70%(2 751/3 137)、84.57%(2 356/2 786),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86,P=0.151; χ2=2.177,P=0.377)。D、E组息肉检出分别为36.16%(1 572/4 347)、41.61%(1 811/4 352),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90.67%(4 390/4 842)、88.68%(4 928/5 557),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934,P=0.087; χ2=2.416,P=0.120)。内镜精灵结肠镜检查组(D+E组)与单纯结肠镜检查组(A+B+C组)比较,息肉检出[38.89%(3 383/8 699)比23.95%(2 387/9 968), χ2=485.668,P<0.001]、小息肉检出个数占比[89.60%(9 318/10 399)比86.54%(7 268/8 398), χ2=29.2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应用内镜精灵,结肠息肉检出显著提高,特别是小息肉检出显著提高。

  • 标签: 人工智能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计算机视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等疾病检出随年龄的相应变化,以期使消化科及内镜中心医生对结肠镜下各类疾病的检出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受检者中符合标准的病例(共3650例)作为研究群体,以青中老年年龄组为变量分析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等疾病检出的相应变化。结果结肠癌、直肠癌的检出老年组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1)。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检出中年组、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1)。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青年组高于中年组、老年组(P<0.01)。缺血性结肠炎的检出老年组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5)。结肠黑变病的检出老年组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1)。结论结肠癌、直肠癌、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检出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溃疡性结肠炎青年人检出较中老年明显高,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的检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 标签: 结肠镜 结直肠癌 结直肠息肉 检出率 年龄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中车贵阳公司铁路货车轮对超声波探伤现状为出发点,就探伤过程中发现裂纹等问题做出分析,给出一些解决提升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探伤人员准确掌握探伤关键,不断提升探伤技能,为铁路货车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超声波  探伤  裂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出结果。方法:选取病例为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例数:76),在其入院后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予以A组常规痰液收集及检查,B组则基于A组在实验室质控干预下进行痰液收集、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病原菌检出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经统计B组病原性细菌检出为100%明显高于A组的63.16%(P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老年患者 病原性细菌 检出率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肠梗阻患者采用腹部CT技术进行检查诊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肠梗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腹部X线检查和腹部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检出和图像清晰度差异。结果:腹部CT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CT检查方式在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检出和梗阻部位确定率均要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且腹部CT检查方式的影像清晰度评分也要高于腹部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用腹部CT进行检查的效果显著,该检查方式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肠梗阻,还具有清晰度高的优点,能够明显受检者的梗阻部位,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肠梗阻 腹部CT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效果及对检出的影响。方法 随机采集50例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随机数字法均匀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效果,计算检出。结果 观察组检出显著高于参照组检出,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在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检测中,观察组效果要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在房室传导阻滞上,两组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上的检出要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时未产生创伤,能够有效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X线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本门诊尘肺病患者,采取双盲法分组,分为探究组和参比组,30例/组。探究组采用CT诊断,参比组采取高千伏X线胸片诊断,比较两组影像学征象特征检出。结果:探究组影像学征象特征检出相对参比组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尘肺病中可提高影像学征象特征检出,值得在诊断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CT诊断 X线胸片 尘肺病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剂量CT扫描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方法: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剂量CT扫描)、观察组(低剂量CT扫描),各50例,对比诊断效果、检出。结果:诊断准确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图像质量相比,两组无差异,P>0.05;早期肺癌CT征象相比,无差异,P>0.05;辐射剂量相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而且其还能减少辐射剂量,提升诊断安全性,值得推崇。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 早期肺癌 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对检验结果检出及漏诊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在我科室施行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为验证该措施的应用效果,将2019年1月-12月间行细菌微生物学检验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间行细菌微生物学检验的41例患者则被设为实验组,比较组间标本污染、疾病检出和漏诊。结果:实验组的标本污染和漏检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疾病检出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的应用有助于临床检验结果中检出的提升和漏诊的降低,且该措施的应用还具有降低标本污染的作用,应用后价值较高。

  • 标签: 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 检验结果 检出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晚交班缺陷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并对圈成员分工明确,选定“降低晚交接班缺陷”为活动主题,对我科护士晚交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目标预期设定,通过问题解析明确问题要因,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对策,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晚交班缺陷变化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晚交班缺陷阶段合计次数由原来的92次将至23次,现状值由原来的25.56%下降至6.39%,目标达成109.17%,实际改善幅度75%。结论合理制定并正确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晚交班缺陷,有效预防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持续完善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品管圈 晚交班缺陷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面对日趋严峻的市场形式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依靠产品质量打市场成了企业的不二选择。公司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在不断开发新品种的过程中,造成我厂卷板质量缺陷的原因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原料板坯缺陷也是影响卷板质量的原因之一。2014年,由于板坯毛刺、裂纹造成的卷板质量问题和由于尺寸偏窄导致板坯退库、吊销的情况时有发生。

  • 标签: 预报 板坯缺陷 准确率 产品质量 分析因素
  • 简介:摘要衬胶设备在电厂中的应用广泛,如果橡胶衬里粘接强度不够或橡胶特性较差,会造成衬胶层脱落、开裂或起皮,导致腐蚀性工质直接接触腐蚀设备,造成设备损坏。因此,需使用一套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降低衬胶设备的缺陷

  • 标签: 衬胶 硫化 检验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