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人肠内细菌对牛蒡苷48h的转化和转化酶的性质。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的混合菌液与牛蒡苷在37℃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分离转化产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转化产物的结构;采用超声破碎方法,提取人肠内细菌总酶。结果:牛蒡苷在48h内可被人肠内细菌转化为牛蒡苷元和牛蒡苷元脱甲基化产物;转化酶可能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结论:牛蒡苷在48h时主要转化产物为牛蒡苷元和脱甲基化产物。

  • 标签: 牛蒡苷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 作者: 焦晨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7-17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7期
  • 机构:ApplicationofPCR-DGGEMethodintheStudyofMicrobialDiversityinWater焦晨淤JIAOChen曰夏甜于XIATian(淤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材料工程系,呼和浩特010070;于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思政理论教研部,呼和浩特010070)(淤DepartmentofMaterialsEngineering,InnerMongoliaVocational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Hohhot010070,China;于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TeachingandResearchDepartment,InnerMongoliaVocational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Hohhot010070,Chin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和2012年实施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1年我院采用传统临床微生检验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2年,我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对现有质量控制模式进行改进及完善。记录两组由于微生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1组我院由于微生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率高达3.51%,显著高于2012组0.4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实验室检验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视微生检验后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正确率,确保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后 实验室质量管理 要点
  • 简介:通过在亚热带杉木林内设置不同隔离降雨强度试验: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隔离20%降雨和对照(自然降雨),研究隔离降雨对0~2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和10~20cm土层,除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峰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秋季。0~10cm土层中完全隔离降雨和隔离60%降雨处理的土壤MBC峰值出现在春季,而隔离20%降雨和对照的则出现在夏季,10~20cm土层各处理对应的MBC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夏季、夏季和秋季。随着土层加深,4种处理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降低。0~10cm土层,完全隔离降雨处理的土壤DOC、隔离60%降雨土壤MBC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杉木林土壤DOC和MBC对降水变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标签: 隔离降雨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杉木林
  • 简介:为在微生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实践,从专业兴趣的激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及毕业论文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基本实验技能 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兴趣 科学研究
  • 简介:通过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微生实践”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锻炼学生协作交流的社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但PBL教学法也存在不足之处,需通过加强后进生教育、挖掘优秀学生潜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措施加以改进。

  • 标签: PBL教学法 教学效果 评价 “微生物实践”课程
  • 简介:目的了解泰山山泉水微生污染状况,探究其饮用安全性。方法2013年10—11月,实地考察泰山景区山泉水的分布情况,以现有自发取水点为调查对象,采集泰山部分山泉水进行微生指标检测。结果检测山泉水10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0%,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30%。全部微生指标均合格的2份,合格率为20%。结论泰山山泉水自身并无问题,其部分细菌学指标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是因为泉水暴露于户外,取水用户众多,受到周围环境和取水人员等外界因素的污染。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源保护,保障山泉水饮用安全。

  • 标签: 山泉水 微生物指标 检测 环境卫生
  • 简介:为研究腐熟秸秆肥施用后对烤烟根系土壤中各种微生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化肥和腐熟秸秆肥两个处理,并在烟草生长的不同时期取土样,检测土壤中5种微生数量和4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腐熟秸秆肥增加了土壤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促进了土壤中磷和氮的转化和吸收。腐熟秸秆肥增加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数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种群的数量,明显改善了土壤生物特性。腐熟秸秆肥对土壤真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影响较小。表明腐熟秸秆肥可提高烤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数量,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 标签: 烤烟 腐熟秸秆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颅脑损伤ICU肺部感染微生检验分析报告以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ICU病房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并且并发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在ICU病房内肺部感染微生检验进行分析总结,给与抗感染护理,并对这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分析寻找应对措施。结果50例患者经肺部微生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株数位居首位,并且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微生检验情况不但与其居住的病房有关系,还与护士的护理能力以及用药和治疗办法等都有较大的关系。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病房内并发微生感染的患者来说,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对于损伤部位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并采取一定的麻醉诱导办法是十分关键的,同时给与这些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积极安抚,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处理办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还能有效的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ICU病房 肺部感染 微生物检验 应对措施
  • 简介:微生碳酸盐岩的生物生长格架及后期的成岩改造导致其孔隙网络比较复杂。对其多孔介质特征和演化进行合理评价是描述微生碳酸盐岩储层的关键。但是,描述基本岩石特征的常规方法不足以清晰反映孔隙网络的非均质性和组构变化。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可以更好地评价这些基本特征,提高对不同微生结构的体积及其孔隙网络连通性的理解水平。对巴西某全新统微生岩的三维评价结果为理解其微生岩层序原始孔隙网络与结构变化(在古沉积中可能因成岩作用而增强或减弱)的相关性提供了资料。将常规方法如岩相学、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实验室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量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三维再现技术(three—dimensionalrendering)相结合,获得了该微生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分辨率演化史。孔隙网络的不同与受环境变化影响的微生组构演化有关。沉积结构控制着基本岩石特性,如构造尺寸(structuresize)、构造充填(structurepacking)和格架组构(frameworkfabric)等岩石物性。这些基本特征影响着孔隙体积和孔喉数量。大规模构造、开放式充填(openpacking)和无序格架组构形成了更好的孔隙网络,而小规模构造、致密充填和有序组构形成的孔隙网络连通性较差。上侏罗统Smackover组凝块叠层石的孔隙形状对比分析表明,其沉积结构的原始孔隙度较高,如果微生岩组构和岩石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那么借助于精细沉积模型可能对其进行地下预测。

  • 标签: 网络连通性 微生物岩 三维评价 孔隙度 全新统 计算机断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磷霉素钙微生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微生限度检查方法为依据,分别采用平皿法、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对5种检定菌做回收率试验。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方法回收率可达到70%以上,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原料药磷霉素钙的微生限度检查。

  • 标签: 磷霉素钙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微生灭杀剂是预防艾滋病性传染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物质,由女性主导使用,于性交前置于女性阴道内,将引发疾病的病原体杀死或灭活在阴道内,避免HIV和其它性传染类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预防作用。这类微生灭杀剂以无刺激性的阻断HIV的传播通道,既不被人体吸收也只需女性自己主导等为主要特点。本文旨在分析微生灭杀剂在预防艾滋病性传染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微生物灭杀剂 艾滋病 性传染
  • 简介:摘要我们迎来了马年的二0一四年。马年应快马加鞭,迎着困难而上,夺取新形势下医疗战线上的新胜利。我们知道有毒害的微生由于我国雾霾及其它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毒害的微生泛滥更加猖狂。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有毒微生的监督,重视新形势下微生实验室的严格管理。在微生的一系列检验过程之中,一定要防止实验之中可变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检测中,一定要做到检测准确,一定要比较好的结果及相关目标之间的差别,一定要做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微生实验室是检测的核心实验部门。要抓好微生实验室的管理,要做到做好实验室质量控制;做好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做好室间质量的控制。

  • 标签: 新形势下 微生物 实验室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避免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及时准确和客观公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实验室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实验室必须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微生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的重要控制因素有6大方面专业技术过硬的实验人员、先进稳定的实验设备、及时更新准确的实验方法、合格优质的实验材料及试剂、规范安全的实验环境和对实验全过程的规范控制。结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坚持进行微生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按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仪器校准、能力验证人员培训,有效提升微生实验室检测各类检验样品能力,以保证检测结果公证客观、准确可靠。

  • 标签:
  • 简介:为评价微生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文章采用难度系数、区分度、信度指标等对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微生学2010级和2011级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0级和2011级的试卷难度系数分别为0.335和0.346、区分度为0.387和0.375、信度为0.661和0.386;两次考试成绩均呈正正态分布。这表明2010级和2011级微生学试卷符合测试要求,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团队今后的教学和考试命题提出了建议。更多还原

  • 标签: 正态分布 难度系数 可信度 区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薄膜过滤反注培养基法在抑菌药品微生限度检查过程,分析其方法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活菌培养计数,倾注法回收率按100%计,比较反注法与贴膜法的差异。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反注法回收率为95.23%,贴膜法回收率为95.01%,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回收率分别为95.66%和95.01%,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色念珠菌回收率分别为91.95%和93.50%,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标准菌株培养计数回收率进行检验,发现反注法与贴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注法能简化实验操作,减少操作污染,值得在实践检查过程中应用。

  • 标签: 薄膜过滤反注培养基法 贴膜法 抑菌药品 微生物限度检查
  • 简介:微生学属于生命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微生学也是微生技术以及应用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为了最终能够向各大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本文主要探讨了微生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

  • 标签: 微生物技术 应用专业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微生实验室不合格标本进行研究,找到根本原因,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进而保证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对2014年1-6月中,送检的不合格微生标本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合格的标本数量为142例,其不合格率为2.35%。标本不合格的情况很多,其中包括痰标本、尿标本、条码不清或者是血培养污染等等。结论要通过准确和可靠的检验方式来对标本进行检验,并且在检验的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合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送检标本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不合格标本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