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H)诊断中应用数字CT血管成像(DSCT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SH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血管成像(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而后再进行数字处理,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CTA和DSCTA对于动脉瘤位置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大小、形态以及图像质量方面则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SH患者应用DSCTA技术能够无创、快捷且准确的诊断,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检查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需要进行头部血管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CTA检查和双源CT双能量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双源CT以及图像均能良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分支,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狭窄均能良好显示,达到诊断标准。与数字血管造影相比,颈内动脉1-2、5段,大脑前动脉1-5段,大脑中动脉1-4段,椎动脉、基底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3-4段,大脑中动脉5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双源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CTA技术,双能量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双源CT血管减影成像 颅脑血管检查 结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数字血管造影(DSA)联合导丝引导与胃镜辅助用于上消化道特殊疾病患者肠内营养置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于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上消化道特殊疾病患者120例(胃癌梗阻40例,食管梗阻39例,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纵隔瘘26例,食管及胃外科术后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1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胃镜引导下置管,研究组实施DSA联合导丝引导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营养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耗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操作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观察患者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置管成功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65.00%)(χ2=7.68,P=0.006);研究组患者肠内营养置管操作耗时为(28.61±3.37)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75±4.61)min(t=-8.92,P < 0.001);置管操作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等均较置管前显著升高(t=5.07、6.85、4.96,均P < 0.001),且对照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t=3.45、3.29,均P < 0.001);研究组置管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χ2=6.70,P=0.010)。结论DSA联合导丝引导技术可有效提高上消化道特殊疾病患者肠内营养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增加患者置管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肠道营养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胃镜检查 导管,留置 自身耐受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GE(LCV+)型血管造影机所带的三种测量工具准确性及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209例分三组分别测量比较。结果导管校准组准确率为97.97%(145/148),球体校准组准确率为97.6l%(40/42),标尺校准组准确率为89.94%(17/19)。结论导管校准在准确性及应用方便性均优于其他两种测量工具。

  • 标签: 数字血管造影 测量工具 导管校准 球体校准 标尺校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X线造影数字化X线诊断,观察与记录不同方法对于骨折的发现情况。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常规X线造影显示骨折92例,而数字化X线显示骨折100例,为此数字化X线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X线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数字化X线减影 肋骨骨折 常规X线造影 显示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数字与双能量两种血管成像(computer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头颅CTA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对照组行双能量CTA技术,观察组行常规数字CTA技术,比较两组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为17例(94.44%),对照组成功率为18例(1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低于观察组,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双源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CTA技术,双能量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双能量减影 数字减影 CTA 脑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 简介:[ 摘 要 ] 血管造影术是指使血管可视化的各种技术,包括数字血管造影( DSA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CTA )和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等。近年来,基于数字解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虚拟仿真脑血管动态数据库,将在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等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 标签: [ ] DSA CTA MRA 数字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分析了泛葡胺对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作用及数字胃肠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数字胃肠X线机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回顾性分析352例不孕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原发性不孕的有76例,占21.6%;继发性不孕276例,占78.4%;发现子宫先天性发育不全10例、子宫肌瘤4例、宫腔炎症粘连211例、输卵管结核1例等。结论在数字胃肠机下使用泛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更方便、快速、安全。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 数字胃肠机 泛影葡胺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与平板DSA对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37例手术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经3D-CTA、平板DSA检查得到的影像学资料,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查时所具有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3D-CTA诊断动脉瘤42个,DSA诊断出44个,3D-CTA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DSA,且清晰度更高。结论对>2mm颅内动脉瘤应用3D-CTA检测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价值,但是动脉瘤≤2mm时,3D-CTA存在局限性。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平板DSA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脑血管造影检查。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对异常的血管造影征象要全面观察,对照分析双侧脑血管造影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表现。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检查
  • 简介:目的以冠脉造影(CAG)为对照,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胸痛、胸闷待查者于1个月内分别先后行TET与冠脉造影术(C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2.4%。结论TET可为选择适合CAG者提供科学筛选,提高CAG的诊断效率,也可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及诊疗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数字与双能量两种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行头颅CTA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对照组行双能量CTA技术,观察组行常规数字CTA技术,比较两组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为17例(94.44%),对照组成功率为18例(1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低于观察组,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双源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CTA技术,双能量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双能量减影 数字减影 CTA 脑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