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5年 9月到 2016年 9月接诊 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时给予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血管造影检查,对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示: 456支血管通畅 123支,血管狭窄 284支(其中轻度狭窄 84支,中度狭窄 146支,重度狭窄 54支),血管闭塞 49支。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检查灵敏性为 95.60%,特异性为 93.91%,阳性预测值为 97.90%,阴性预测值为 87.80%。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可有效的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检查应用灵敏性以及特异性高,无创安全、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螺旋CT肾动脉成像、数字血管造影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所接受的3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检查手段不同将其分为螺旋CT肾动脉成像(CTRA)组和肾动脉造影(DSA)组,每组患者分别为19例。CTRA组接受螺旋CT成像检查,DSA组接受数字血管造影检查,分别由两名医师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比较两组有无狭窄、解剖变异以及狭窄程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螺旋CT肾动脉成像检查发现,33支为狭窄血管,其中31支经过血管造影检查已经证实,检查结果符合率可达31例(93.94%)。此外,5支副肾动脉清楚显示,同样经过血管造影检查证明。结论对肾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螺旋CT肾动脉成像检查,具有一定的无创性、安全性、有效性,其作为一种操作方便、经济实惠的检查方法,对于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

  • 标签: 螺旋CT肾动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肾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肾动脉成像和数字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方法从我院螺旋CT肾动脉成像资料中选择疑似肾性高血压且做过DSA数字血管造影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肾动脉成像诊断结果0级18例,I级3例,II级2例,III级1例,IV级0例;数字血管造影诊断结果0级19例,I级2例,II级2例,III级1例,IV级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肾动脉成像诊断结果灵敏度83.3,%,特异度95.0%,假阳性率4.2%。结论螺旋CT肾动脉成像在肾性高血压筛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螺旋CT肾动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56例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不同部位动脉瘤及动脉瘤直径判断情况等。结果入选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3%,100.0%;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临床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血管造影,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判断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判断大脑后动脉及前后交通动脉血管瘤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入选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判断颅内动脉瘤直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临床准确率高,发生部位判断确切等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手段。

  • 标签: 磁共振 CT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内诊治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使用CT血管造影诊断,B组使用MR血管造影诊断。结果通过对比得出两组所的结论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当中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效率较高。

  • 标签: CT血管造影 MR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险杀手,提升患者临床死亡率。随着我国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长,为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脑血管疾病的病变,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需制定有效的诊断方案,提升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发挥积极影响。以下本篇综述脑血管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进展。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脑血管疾病 准确性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拟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5例,均使用GE128层LightspeedVCT进行神经系统扫描,检查时先行头颅普通CT平扫,所有进行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超早期与早期急性脑血管疾病。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实施CT血管造影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者60例(92.3%),实施普通CT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者42例(64.6%)。结论CT血管造影在临床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尤其对于超早期脑血管病变者。

  • 标签: CT血管造影 急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随着我院眼科业务不断扩大,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数量的增加,药液血管外渗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要求造影剂的注射速度较快,用量每次3毫升,若不密切观察或操作技术不熟练,会致使造影剂已不再进入血管,加上加压注射,容易发生造影剂外渗。本次主要研究眼底血管造影导致造影剂静脉外渗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

  • 标签: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剂外渗 局部肿胀 疼痛 硫酸镁持续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字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64例脑血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有脑动脉瘤的44例,脑动静脉畸形有12例患者,烟雾病4例,处于正常状态的有4例。结果所选取的64例螺旋CT造影患者都可以显示出1~4级的脑动脉结构,而且经过数字血管造影的检查,其结果均是一致。结论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脑血管检查方法,螺旋CT造影技术显得更加的简便,在检查过程中呈现阳性的概率较高,而且其结果非常可靠,通过检验可以为临床处理上提供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因此这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标签: 螺旋CT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于观察脑血管患者造影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患者进行研究,给予常规性检查与围术期护理,观察分析其造影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造影剂过敏与3例造影术不配合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都能够顺利完成造影,对其康复效果无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应在围术期发挥主体作用,帮助患者将各项手术准备工作安排妥当,保障手术质量的提高,密切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从而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脑血管 造影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实行冠脉CT血管造影以及冠脉造影之后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本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参与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形式对患者随机分组,为参照组(n=38例)与实验组(n=38例),予以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的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造影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P<0.05,差异形成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行冠脉CT血管造影以及冠脉造影患者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冠脉造影 冠脉CT血管造影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双波长算法对X射线发光成像(XLI)中存在的环境噪声、X射线噪声以及非目标荧光信号等背景噪声的去除效果.方法:开发基于双波长算法的XLI图像处理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来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使用硬阈值算法和改进型中值滤波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双波长算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数值仿真中XLI图像的目标背景比(TBR)提高约38倍,在仿体实验中TBR提高约4倍.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处理图像之后可以提升XLI图像的TBR,改善图像质量.结论:基于双波长算法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XLI图像中的背景噪声干扰,提取目标荧光信号.

  • 标签: X射线发光成像 光学分子成像 背景噪声 双波长减影 目标背景比
  • 简介:一种方便携带的小型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中学生购买平板电脑时普遍带有可队“做题”“搜资料”“听英语”的心理,但最终多用于看电视剧、玩游戏、看电子书……

  • 标签: 平板电脑 个人电脑 输入设备 触摸屏 中学生 电视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在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的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CT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CT检查效果明显优于其它的检查方式。结论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医学中有较好的表现,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为现阶段的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影像资料,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CT血管造影技术 神经内科 急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检查标准体重患者在flash锐双源螺旋CT肺动脉CTA的可行性。方法40例标准体重(体重指数18.5—24.0kg/m2)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根据对比剂使用剂量将患者分成两组低剂量组35ml对比剂+50ml生理盐水;对照组5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名医师对两组肺动脉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腔静脉的伪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肺动脉主干与左心房、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与静脉CT值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体重患者在flash锐双源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采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图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

  • 标签: 肺动脉血管成像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数字胃肠下空气灌流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15)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5例患儿均一次性成功复位,一次性复位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患儿中12例患儿一次性成功复位,一次性复位成功率为80.00%,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数字胃肠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对于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改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套叠 空气灌肠 系统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的方法与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临床资料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选取的病例,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裂口部位、内膜片均可明确显示。Ⅰ型14例,Ⅱ型3例,Ⅲ型10例,壁间血肿3例。累及髂总动脉分叉处6例,左锁骨下动脉1例,右髂总动脉1例,左颈总动脉1例,右肾动脉2例,左肾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肠系膜下动脉1例;腹腔干5例,局限于升主动脉1例;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的9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这种检查方法安全、有效、快速、简便,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