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因修饰后人脐带干细胞(hUCMSCs)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方法将hUCMSCs分为基因修饰组和对照组,基因修饰组采用慢病毒介导PEDF基因修饰hUCMSCs,对照组为正常hUCMSCs,提取各组细胞蛋白;采用FASP酶切法制备蛋白质样本,进行液相-谱联用仪检测,采用SWATH模式采集数据。根据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差异蛋白分析及相应蛋白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Reactome信号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5 361个可定量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慢病毒介导的PEDF基因修饰后差异表达倍数>1.5且P<0.05的蛋白共432个,其中上调蛋白219个,包括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F成员1(SERPINF1)(PEDF)、DEAD-box家族螺旋酶59(DDX59)、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等;下调蛋白213个,包括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COL18A1等。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纤维蛋白溶解、细胞外结构构建、转运蛋白活性调节、仲醇及胆固醇生物合成、辅酶代谢、肽酶活性调节等多种生物学进程;Reactome信号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涉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调节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运输和摄取、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磷酸化、细胞外基质构成、糖皮质激素代谢等信号通路。结论慢病毒介导PEDF基因修饰的hUCMSCs可通过调节多种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细胞外基质结构,调节与细胞增生、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

  • 标签: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蛋白质组学 新生血管性眼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脐带干细胞条件培养基(CM)对宫内感染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选取孕龄20 d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n=6)。NS组孕20、21 d连续2 d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 ml,所生幼鼠随机选取30只新生鼠,于第3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LPS组孕20、21 d连续2 d予腹腔注入LPS(大肠杆菌内毒素,2.5 mg·kg-1·d-1),随机选取30只新生鼠,于第3天腹腔注入0.1 ml生理盐水。LPS+CM组孕20、21 d连续2 d予腹腔注入LPS(2.5 mg·kg-1·d-1),所生幼鼠随机选取30只新生鼠,于第3天腹腔注入CM 0.1 ml。3组新生鼠分别于7、14、21 d随机选取10只麻醉处死,观察各组3个时间点新生鼠体质量、肺重、肺重/体质量;HE染色观察新生鼠肺形态学和鼠肺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组新生鼠血清中IL-6、IL-10、TNF-α变化。结果LPS组新生鼠7、14、21 d体质量较NS组、LPS+CM组均减轻,3组新生鼠体质量随生后日龄不断增加(均P<0.05);LPS组新生鼠14、21 d肺重较NS组和LPS+CM组减轻,3组肺重随生后日龄不断增加(均P<0.05);LPS组新生鼠7 d肺重/体质量较NS组、LPS+CM组升高(均P<0.05),14 d仅较NS组升高(P<0.05),21 d仅较LPS+CM组降低(P<0.05),3组新生鼠肺重/体质量随生后日龄不断下降(均P<0.05)。肺组织HE染色显示NS组新生鼠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扩张均匀,肺泡间隔未见明显增厚,间隔内极少量炎细胞浸润,肺泡腔清晰;LPS组新生鼠肺泡数目减少,肺泡体积增大,肺泡间隔减少,部分肺泡间隔增厚,间隔内炎细胞浸润;LPS+CM组新生鼠肺泡数目、体积、肺泡间隔及间隔炎细胞浸润状态均较LPS组好转,损伤程度减轻。7 d LPS组新生鼠肺组织的RAC仅较NS组减少(P<0.05),14、21 d较NS组、LPS+CM组均减少(均P<0.05),3组新生鼠肺组织RAC随生后日龄不断增加(均P<0.05)。与NS组比较,LPS组新生鼠血清IL-6在7、14、21 d升高(均P<0.05),LPS+CM组则在7、21 d升高(均P<0.05),LPS+CM组新生鼠血清IL-6在14、21 d较LPS组降低(均P<0.05),3组新生鼠血清IL-6随生后日龄不断下降(均P<0.05)。与NS组、LPS+CM组比较,LPS组新生鼠血清IL-10在7 d时降低(均P<0.05),3组新生鼠血清IL-10随生后日龄不断下降(均P<0.05)。LPS组血清TNF-α在7、14、21 d较NS组升高(均P<0.05),14 d较LPS+CM组升高(P<0.05),3组TNF-α随生后日龄不断增加(均P<0.05)。结论通过孕20、21 d大鼠腹腔注射LPS能够成功构建宫内感染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宫内感染致新生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发生变化,促炎因子表达量增加,抑炎因子表达量下降,CM干预对宫内感染致新生大鼠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间充质基质细胞 脐血干细胞 培养基,条件性 宫内感染 肺损伤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表达Nrf2的人脐带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70%肝脏IRI模型,HUCMSCs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构建过表达Nrf2慢病毒。正常SPF级健康雄性C57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Sham组、IRI组、IRI+GFP-HUCMSCs、IRI+Nrf2-HUCMSCs组,缺血90 min后IRI+GFP-HUCMSCs、IRI+Nrf2-HUCMSCs组分别应用1×106 GFP-HUCMSCs、Nrf2-HUCMSCs 100 μl细胞悬液从小鼠下腔静脉注射,再灌注12、24 h后处死小鼠,下腔静脉取血检测ALT、AST;取肝脏组织行HE和TUNEL染色观察肝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各组小鼠转氨酶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再灌注12 h,IRI+Nrf2-HUCMSCs组肝细胞损伤较IRI、GFP-HUCMSCs组明显减轻;再灌注24 h,IRI+Nrf2-HUCMSCs组炎症细胞浸润退去,恢复也较快。再灌注12 h,IRI+Nrf2-HUCMSCs组肝功能ALT、AST分别为(1 472±540)、(1 592±596)U/L,明显低于IRI+GFP-HUCMSCs组的(4 700±1 526)、(5 464±1 210)U/L和IRI组的(7 452±1 637)、(6 928±2 439)U/L(LSD-t=-4.460,-7.757和-6.420,-4.753;P<0.05)。再灌注12 h,IRI+Nrf2-HUCMSCs组肝细胞凋亡率为(40±6)%,明显低于IRI+GFP-HUCMSCs组的(79±6)%和IRI组的(103±6)%(LSD-t=-8.162,-13.040;P<0.05)。结论过表达Nrf2的HUCMSCs对正常小鼠肝脏IRI可能是通过减少肝细胞凋亡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损伤 细胞凋亡 小鼠
  • 作者: 郭胜慧 刘师伟 段瑞雪 汪湄湄 吴亚茹 卫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15
  • 出处:《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太原 03003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太原 030009,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太原 030009,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太原 030009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评估脐带干细胞(HUC-MSC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10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尾静脉输注HUC-MSCs 4周后,测量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并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水平,随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代谢信号通路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2DM组相比,HUC-MSCs输注可显著降低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P<0.01)及腹腔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P<0.05);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发现,HUC-MSCs输注治疗后T2DM大鼠稳态时葡萄糖输注速率较T2DM组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T2DM组相比,T2DM+ HUC-MSCs组大鼠肝脏组织的p-AMPK/AMPK、p-ACC/A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脐带干细胞可能通过激活AMPK/ACC信号通路改善T2DM大鼠的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骨髓(bonemarrow,BM)和脐带(umbilicalcords,UC)是治疗用干细胞(MSC)的主要来源.本研究旨在比较骨髓源和脐带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体外免疫抑制能力.采用相同培养条件,原代扩增培养UC-MSC和BM-MSC,比较它们的生长动力学、细胞表型和免疫抑制能力.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这两种来源的干细胞的表达基因组差异.结果表明,UC-MSC与BM-MSC在细胞形态和细胞表型上相似,但UC-MSC生长更快,可以在体外培养30代以上并不发生可见的形态改变,而BM-MSC生长缓慢,在培养6代以后倍增时间就显著增加.UC-和BM-MSC均可抑制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其中BM-MSC的抑制能力稍强.基因芯片显示,BM-MSC表达更多的免疫相关基因,而UC-MSC高表达的基因更多地集中于器官发育和生长类基因方面.结论:UC-MSC的高增殖率、低HLA-ABC表达和免疫抑制能力促进了其在细胞治疗中的潜在应用.BM-MSC和UC-MSC差异表达的基因是由它们的组织来源决定的,这将影响在细胞治疗中的选择.

  • 标签: 骨髓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基因表达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脐带干细胞(hMSCs)生物学有效性。方法:本实验以PHA刺激淋巴细胞作为反应体系,观察hMSCs与淋巴细胞共培养时增殖的变化,培养体系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结果:在共培养接触体系中不同数量hMSCs对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hMSCs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干细胞在不同类型的炎症环境中,可由静息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通过细胞相互作用和分泌可溶性免疫调控因子,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以及炎症因子的分泌功能。MSC的免疫调控功能是其临床应用中重要的生物学有效性质量属性,对这一质量属性的有效评价,是指导MSC产品研发及临床应用中最为相关的质量控制内容之一。近年来人们对MSC免疫调控功能的认识及其与临床应用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治疗性MSC产品免疫调控功能的评价策略,为在我国建立和完善MSC生物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物学有效性 免疫调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髓来源干细胞(MSC)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性研究。24只雄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LI组和干预组。在气管滴注LPS(5 mg/kg)造模后2 d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计数白细胞和分类,测定总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RT-PCR检测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表面活性蛋白C(SP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表达情况;TUNNEL方法检测肺内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肺内PCNA;Masson方法检测肺内胶原纤维沉积;小动物活体成像示踪MSC在肺内的定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由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肺损伤明显严重(11.75±1.71)分比(2.75±0.96)分,(P<0.01),W/D明显升高(5.23±0.15)比(4.36±0.29),P<0.01),总蛋白水平升高(1 181.80±297.11) mg/L比(196.81±58.54) mg/L,(P<0.01)。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184.00±20.40) ×104/L比(45.00±12.09) ×104/L;(152.00±48.50) ×104/L比(1.00±0.58) ×104/L,(20.00±5.03) ×104/L比(2.00±1.15) ×104/L,(P值均<0.01);MSC干预后肺损伤明显减轻(4.50±1.29)分,W/D(4.53±0.15)和总蛋白水平(588.27±72.57)mg/L明显下降;BALF中的白细胞(84.00±28.53)×104/L、中性粒细胞(59.00±20.43)×104/L和巨噬细胞(8.00±3.64)×104/L明显减少。BALF和血浆中的IL-1β,IL-6和TNF-α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加入MSC的干预组则可明显降低;ALI组KGF-2 mRNA和SPC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KGF-2 mRNA和SPC mRNA明显高于ALI组;ALI组caspase-3 mRNA和PCNA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caspase-3 mRNA和PCNAmRNA明显低于AL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ALI组肺内胶原纤维沉积和凋亡增多,而干预组肺内胶原纤维沉积和凋亡减少。小动物活体成像提示MSC 2 h时已到达肺内血管。MSC只定居在肺内,未出现在肝脏,骨骼,脾脏等器官。结论骨髓来源干细胞可改善小鼠ALI。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间质干细胞 模型,动物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146a(miR-146a)对骨髓干细胞(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培养BM-MSC,用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146a表达量。应用分化实验方法比较转染后各组细胞成脂及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情况,了解miR-146a对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BM-MSC能够诱导分化成脂肪及成骨细胞。用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后,细胞miR-146a表达量出现相应的下调或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46a抑制剂后细胞miR-146a表达下调(P<0.01),转染miR-146a类似物后细胞miR-146a表达显著上调(P<0.01)。在成脂分化实验中,转染miR-146a抑制剂可抑制B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P<0.01),转染miR-146a类似物可促进B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P<0.01);在成骨分化实验中,转染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对BM-MSC成骨分化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M-MSC具有成脂及成骨分化潜能,miR-146a可促进B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

  • 标签: MIR-146A BM-MSC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 简介: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人胎盘绒毛膜干细胞(humanplacentalchorionic-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hpcMSCs)分离培养方法。用手持电动匀浆器处理绒毛膜,经酶消化后接种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成脂、成骨诱导分化试剂盒鉴定细胞的分化潜能。获得的人胎盘绒毛膜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细胞,呈平行排列或漩涡状生长,高表达CD73、CD105、CD90,而CD34、CD45、CD14、CD19、HLA-DR呈阴性,生长曲线为"S"型,经成骨或成脂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或油红O染色呈阳性。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学会认可的干细胞标准。建立了胎盘绒毛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新方法,结合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的优点,为绒毛膜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基础。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绒毛膜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方法
  • 简介:摘要干细胞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作用及低免疫原性等特点。有文献报告干细胞用于治疗银屑病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且有较长的疾病缓解期。本文综述干细胞在银屑病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银屑病 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 复发
  • 简介:摘要干细胞是一种非造血干细胞,但拥有向和非组织细胞分化的能力,而且这些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如分泌细胞因子、向其他细胞系分化及细胞细胞的接触机制等改变临床疾病的病理过程,目前干细胞作为细胞工程种子细胞被越来越多的体内外实验证实其临床使用价值,并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免疫系统疾病和其他退行性疾病。因此,对于其本身细胞向各种成熟细胞分化的内在机制的充分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借此希望通过对目前的细胞在体内外和临床试验的诱导分化方向的实验做一概述,可以为细胞作为治疗方式提供临床支持依据。

  • 标签: 间充质细胞 分化 细胞工程 退行性病
  • 简介:干细胞的可塑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此类细胞可以跨系统甚至跨胚层分化为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这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使得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及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可塑性 横向分化
  • 简介: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存在于机体的骨髓、脾脏、脐带、羊水等不同组织中。近年来,人们对MSCs体外免疫特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MSCs具有较小的免疫原性,在免疫反应中可逃避免疫识别,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直接接触和抑制T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本文就MSCs的体外免疫学特性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脐带 免疫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软骨损伤及滑膜组织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之一,滑膜干细胞(SMSCs)是骨髓干细胞(MSCs)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其具有突出的增殖特性和强大的成软骨分化能力等优点,SMSCs被视为治疗骨关节系统疾病颇有希望的种子细胞,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MSCs的分离纯化、基本特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阐明SMSCs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 标签: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表型 免疫调控 种子细胞
  • 简介:干细胞是指一类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是较早发现的一类成体干细胞,随后,人们发现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外,还存在另一类干细胞,即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更有报道在脐血中也分离出了MSC。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尤其是可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nestin及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标志.甚至出现神经细胞样电活动。

  • 标签: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损伤 修复
  • 作者: 张震文 严菁兴 彭晓明 唐珂 李晓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2-19
  • 出处:《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兰州 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兰州 73000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脑科中心,天津 30007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兰州 73000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脑科中心,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30007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外泌体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保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UMSCs并提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进行外泌体鉴定;将60只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n=20)、TBI对照组(n=20)、外泌体治疗组(n=20),采用电子脑皮质损伤撞击仪建立大鼠TBI模型,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 water maze,MWM)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运动和空间记忆功能,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活化表达水平。TUNEL检测大脑皮质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变化。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神经行为学统计。结果相差显微镜下,HUCMSCs的外泌体直径为40~120 nm,呈圆形,荧光显微镜下显示标记的外泌体CD9、CD63蛋白表达阳性。与TBI组相比,外泌体治疗组mNSS评分[术后28 d(3.23±0.72)分]较TBI组[术后28 d(5.14±0.96)分]明显降低(t=3.559,P<0.01);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术后第26天外泌体治疗组的逃避潜伏期[(21.25±4.72)s]较TBI组[(33.06±8.81)s]变短(t=3.737,P<0.01),外泌体治疗组穿越平台次数[(3.56±0.48)次]与TBI组[(2.06±0.36)次]相比明显增加(t=7.906,P<0.01),经过外泌体治疗后,大鼠的运动功能和空间记忆功能明显改善;免疫荧光显示,TBI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和IBA1表达量明显增高,外泌体治疗组与TBI组相比明显降低;TUNEL染色结果显示TBI组大脑皮质TUNEL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给予外泌体治疗后,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较TBI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HUCMSCs外泌体在脑外伤后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抑制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保护神经元细胞,并减少细胞凋亡。

  • 标签: 外泌体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功能恢复 创伤性脑损伤
  • 简介:摘要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与再生、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广泛分布的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组织内稳定、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参与伤口愈合、炎症、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对干细胞调节巨噬细胞表型、吞噬、迁移、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炎症及生物能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免疫抑制 功能
  • 简介:背景:脂肪干细胞在跟腱组织工程再生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其诱导分化的有利环境(氧体积分数)尤为必要。目的:将脂肪干细胞与跟腱细胞在不同氧体积分数条件下间接共培养,比较氧体积分数对脂肪干细胞向跟腱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SD大鼠跟腱细胞。SD大鼠脂肪干细胞直接购买,经培养传至第1代后,与跟腱细胞一起在常氧(体积分数20%)和低氧(体积分数2%)条件下经Transwel间接共培养体系共培养。在培养7,14和21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跟腱细胞的特异指标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Tenomodulin,Thrombospondin-4,Scleraxis基因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胶原蛋白Ⅰ和Thrombospondin-4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与跟腱细胞经间接共培养后,低氧组检测到的跟腱细胞的相关特异指标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水平均高于常氧组。提示氧体积分数可显著影响脂肪干细胞向跟腱细胞分化的潜能,低氧是脂肪干细胞向跟腱细胞分化的有利条件之一。

  • 标签: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跟腱细胞 低氧 常氧 共培养
  • 简介:目的探索脐带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将其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方法。方法分离脐带组织,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脐带MSCs.原代培养于含10%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观察细胞形态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和细胞周期,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二步法诱导分化P3代脐带MSCs,培养3、6、9d后终止诱导,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分化后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ⅢSE)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脐带MSCs形态呈相对均一的成纤维样细胞,平行排列或旋涡状生长。P3代细胞CD29、CD44、CD73、CD90、CDl05、CDl66表达阳性,而CD34、CD45、CDl9、CD31、HLA—DR表达阴性。对数生长期细胞倍增时间为48h,处于GO~G1期细胞占91.13%;诱导分化后细胞多数为两级.形态与神经元相似.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诱导9d时细胞NSE、TH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9.5%和8.9%,Westo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诱导6d时细胞NSE表达明显,TH仅有弱表达,诱导9d时TH、NSE均表达明显。结论脐带组织中能分离出MSCs,且能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

  • 标签: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