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小板总数和凝血因子的变化,对病情的观察和判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意大利产BICO凝血仪和美国ABBOTTCELL-DYN1600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检测对象做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总数测定。结果急性和慢性肝炎APTT、TT、PT活性和FBG含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唯慢性肝炎PT活性有轻度下降,肝硬化和重症肝炎APTT、PT、TT活性显著降低,FBG含量明显减少;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PLT、PCT明显减少。结论经治疗,病情好转,肝功能恢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FBG浓度升高,示预后良好。肝硬化和重症肝炎血小板分布曲线呈“平台”或“小抛物线”型改变。

  • 标签: 肝硬化 重症肝炎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夹板法和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选择合适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CA-620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VⅢ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VⅢ因子含量(IU/400ml全血),平均为86.2IU±4.1IU/400ml全血和103.8IU±7.0IU/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VⅢ因子含量更高。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VⅢ因子含量(IU/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mg/400ml全血)平均为181mg±5.0mg/400ml全血和186.5mg±5.3mg/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更高。夹板法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含量(mg/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虹吸法 夹板法 质量对比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炎症因子对M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选择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4例,病情稳定,己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分别检测患者的各种炎症因子、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分析MHD患者炎症因子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MHD患者血清CRP、TNF-帷L-1β、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MHD患者LAD、LVDd、IVST、LVPWT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LVEF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M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CRP、IL-1β、IL-6、TNF-α分别与LAD、LVDd、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CRP分别与IL-1β、IL-6、TNF-α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P〈0.01);TNF-α、IL-1β、IL-6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并且可能参与了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心室重塑 血液透析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超家族包括其配体、配体拮抗分子、受体、信号转导分子等信号通路,在软骨分化、增殖、成熟等各个阶段均具有重要功能。基因组相关研究显示,TGF-β家族成员与骨关节炎中软骨的退变紧密相关。本研究拟从TGF-β信号调节软骨的发生、生长板的发育、关节的形成以及关节软骨的发生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识TGF-β信号在软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以期为更好地维持软骨健康,为骨关节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软骨 软骨内成骨 骨骼发育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活性肽,Cohen首次以小鼠颌下腺分离出表皮生长因子(hEGF),随后他从人的体液中分离出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表皮生长因子能与靶细胞中的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具有刺激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局部应用可促进创面组织愈合,表皮生长因子是已达到可用临床研究的细胞因子之一。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EGF) 临床研究 萎缩性鼻炎 人表皮生长因子 治疗 COHEN
  • 简介:摘要:目的:白细胞趋化因子2在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与之相对应的是良性肿瘤。肿瘤疾病指的是机体在各种不同的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虽然我国医疗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医院临床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治疗恶性肿瘤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T细胞因子也被成为“TCF3”,它是淋巴增强因子/T细胞转录因子(LEF/TCF)中的其中一种,也是一种WNF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复合物的重要分子,是关键性效应分子,能够对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T细胞因子3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综述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分析T细胞因子3的基本内容,其次针对T细胞因子3与不同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得出T细胞因子3在恶性肿瘤中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T细胞因子3 恶性肿瘤 肝细胞肝癌 胃癌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不稳定斑块的破溃和侵蚀。ACS的重要病理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损伤,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管的损伤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些病理改变,造成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而处于血栓前状态甚至血栓形成,进而发生再狭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利用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和斑块稳定性生物标志物监测和评估ACS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PCI术后的死亡风险,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治疗作用。本文侧重部分炎性因子的作用及与ACS的关系,为ACS的预防、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性因子 关系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式各样的治疗手段已逐步应用在临床治疗中,而物理因子治疗(又称理疗)作为现代康复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与作用。本文通过对物理因子治疗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多元化有序物理因子治疗方式进行具体阐述,并深入分析其在康复临床中的作用,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交流借鉴。

  • 标签: 多元化 物理因子 康复临床
  • 简介:摘要:中医学具有几千年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医对疾病治疗主要通过中药,科学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为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物质。但中药提取物成分复杂,大多数成分不能参与干细胞调控,且部分成分对人体及细胞有毒有害。对中药采用科学方式预处理,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对干细胞作用机理,有助于人类解开干细胞承载秘密,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药 草药 干细胞 分泌因子 预处理 再生 修复。  
  • 简介:摘要:中医学具有几千年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医对疾病治疗主要通过中药,科学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为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物质。但中药提取物成分复杂,大多数成分不能参与干细胞调控,且部分成分对人体及细胞有毒有害。对中药采用科学方式预处理,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对干细胞作用机理,有助于人类解开干细胞承载秘密,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药 草药 干细胞 分泌因子 预处理 再生 修复。  
  • 简介:【摘要】在以往有关抑郁症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研究神经传质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抑郁症病因中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因子理论在抑郁症生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已经被逐渐认知。现阶段,普遍认为抑郁症的产生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系统的异常表现有关。异常的炎症因子会触发心理神经免疫系统失调,进而引发神经递质(如5-HT、多巴胺等)的变化,最终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作为体内主要的炎症因子,可能对抑郁症的形成有影响,其含量及变化可能帮助评测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选择治疗药物。本文综述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抑郁临床症状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 标签: 血清细胞因子 抑郁症 临床症状
  • 简介:<正>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细胞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凝血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肿瘤有促进血管生长和激活凝血链式反应的作用,但在肾细胞癌中两条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不十分清楚。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析总计65例肾细胞癌中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肿瘤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细胞癌 肿瘤微血管密度 高表达 血管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TGF-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肾活检方法,明确诊断45例原发性FSGS患儿,非肾小管间质患儿17例,分为实验组1组,伴随肾小管间质患儿28例,分为实验2组.同时,选择同期肾活检非FSGC,病例改变较强肾组织18例,分为对照组.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转化生长因子-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在肾组织表达情况.结果在所有实验对象肾组织中,bFGF和TGF-B都有表达,在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均逐渐升高,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FGF和TGF-B表达,和肾小管间质指数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和0.762,.同时,bFGF和TGF-B两者表达量,经过分析,也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583.结论针对肾小球硬化肾组织,bFGF和TGF-B均有较高表达.随着FSGS不断发展,在肾组织表达量也逐渐着呢家,使得肾小管间质逐渐发展为纤维化,在促进肾脏纤维化中,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关键词bFGF;TGF-B;肾小球硬化;肾组织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01-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相关因子组蛋白H2AX和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因子(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ion,ATM)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科宫颈癌30例(宫颈癌组),同时选取非宫颈癌18例为对照组,对宫颈癌组和对照组宫颈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mRNA水平检测H2AX和ATM的表达情况,以磷酸化抗体检测磷酸化H2AX(7H2AX)与磷酸化ATM(phospho-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ion,pATM)水平。结果荧光定量PCR分析宫颈癌组ATMmRNA为2.8546±0.8881,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8±0.4980(f=9.256,P=0.000);宫颈癌组H2AXmRNA为2.4312±0.8224,显著高于对照组0.7896±0.4791(t=8.738,P=0.000)。7mAX和pATM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7mAX阳性率80.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18)(Z=_3.381,P=0.000);宫颈癌组pATM阳性率8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16.7%(3/18)(Z=-4.031,P=0.000)。结论7H2AX和pATM在宫颈癌中高表达,作为DNA损伤修复因子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DNA损伤标记物 宫颈癌 磷酸化H2AX 磷酸化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中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的表达,为将来ADSCs和NGF联合应用于大鼠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动物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ADSCs,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ADSCs中TrkA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观察NGF对ADSCs增殖的作用。结果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ADSCs中的TrkA表达明显升高。MTT实验结果表明NGF能有效的促进ADSCs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值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有明显的量效剂量关系。结论ADSCs的NGF特异性受体TrkA表达显著,外源性的NGF能有效的促进ADSCs的增殖。

  • 标签: ADSCs 神经生长因子 T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