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把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34例新生儿作为观察样本,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把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新生儿均为 67例,对照组新生儿选择常规护理法,观察组新生儿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环境设备、健康教育、服务质量与安全与人文关怀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满意度评分,差异较大(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呼吸暂停 0例,肠炎 0例,尿路感染 1例,颅内出血 1例,并发症共 2例,发生率为 2.99%,对照组新生儿呼吸暂停 3例,肠炎 2例,尿路感染 5例,颅内出血 6例,并发症共 16例,发生率为 28.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 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效果突出,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新生儿 病房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实施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纳入本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 80例盆骨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 n=40)与干预组( n=40)。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行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 DVT形成率、出血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出血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 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卧床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更短( P<0.05);两组患者 DVT形成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针对盆骨骨折患者结合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分级进行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率,且该护理方法不增加患者下肢 DVT形成率,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预见性护理 盆骨骨折 护理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11 月 90 例手术室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潜在风险防范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因子;风险和纠纷出现率。 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 P < 0.05 ;实验组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优于对照组, P < 0.05 ;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因子相近, P > 0.05 ;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因子优于对照组, P < 0.05 。实验组风险和纠纷出现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潜在风险防范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士责任和风险意识,更好规避风险和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工作 潜在风险防范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基础管理的同时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和健康教育评分。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基础管理、健康教育、病房安全、危重症管理、急救物品管理、风险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管理后(P

  • 标签: 护理风险 管理 心内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手术和住院时间、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效果确切。

  • 标签: 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腰部疼痛风险因素,为预防民航服务人员腰部疼痛干预计划提供基本信息。以系统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交叉分区观察。在1764名研究对象中选择398人。为了统计分析,采用210份已完成的调查问卷表。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整个研究群体中,腰部疼痛呈阳性的比例为58.7%。阳性比例最高者年龄范围为25~29岁,

  • 标签: 风险因素 服务人员 民航 腰痛 腰部疼痛 随机抽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头颈肿瘤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需要接受不同形式的护理,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则以护理风险管理为主。护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与信息,并就两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同样是观察组( 97.5%)优于对照组( 77.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极为显著,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有降低事故概率、提高满意度的重要作用,可在头颈外科护理管理中大面积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护理风险 头颈肿瘤 外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 总结两年来,某院对全麻病人的风险管理经验,认为风险管理意识对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减少医患纠纷,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 全身麻醉病人 风险管理 实施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普外科中选取82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其均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外科病症。为达成实验目的,采取随机数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缺陷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实验调查分析,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率显著低于依然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对照组中的不满意患者例数分别为2例、9例,满意度分别为95.12%、78.04%,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于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安全性,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基层餐饮行业迎来发展高峰期,其食品卫生情况,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基层餐饮行业发展状况,也能够直接影响社会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本文结合基层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风险源识别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防控措施,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基层餐饮业 食品卫生 风险识别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提升急诊抢救室护理安全性开展本次对照实验,选取于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接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在实验开始后,将7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使用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两组,即使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使用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的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从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中未出现风险事件,发生率0;反观对照组,出现5例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14.28%,对比来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其次,观察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综合成绩等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风险预警 预控管理 急诊抢救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来我院放射科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00例,一2020年4月—2020年9月为对照组,以2020年10月—2021年3月为实验组。在本次研究中,放射科8名医护人员全部参与其中,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放射科介入治疗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治疗护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问题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负面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各项素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风险管理在放射科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手术成功率的提升,降低感染率和其他问题发生率,提高治疗和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护理人员各项能力的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放射科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龄泌尿科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 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泌尿科高龄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 研究组: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泌尿科 高龄 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普外科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应对风险措施的护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护理工作日常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00%),护理非常满意度为32(64.00%),护理满意度为17(34.00%),护理不满意度为1(2.00%),护理总满意度为49(98.00%),实验组30例护理人员中,护理记录评分为92.31±2.11,科室管理评分为93.34±2.10,服务质量评分为93.42±2.13,消毒隔离评分为94.43±2.04,综合评分为93.65±2.08。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各项日常护理工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在普外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较为明显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日常护理工作的评分,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应对 风险措施 普外护理 工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来我院烧伤科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护理非常满意18例,护理满意25例,护理不满意7例,护理总满意度为43(86.00%),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14.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非常满意26例,护理满意23例,护理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49(98.00%),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00%)。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控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烧伤科护理 应用效果 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到福建省漳浦县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对2019年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2020年患者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分析两年感染率、工作质量和安全意识。结果:2020年出现感染率4(4.00%)低于2019年20(20.00%),P<0.05;2020年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安全意识高于2019年,P<0.05。结论:运用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可降低院内感染率,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风险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 院内感染 控制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到福建省漳浦县医院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对2019年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2020年患者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分析两年感染率、工作质量和安全意识。结果:2020年出现感染率4(4.00%)低于2019年20(20.00%),P<0.05;2020年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安全意识高于2019年,P<0.05。结论:运用风险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可降低院内感染率,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风险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 院内感染 控制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其中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开展常规管理(对照阶段),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开展加强风险评估管理(研究阶段),分别于这两个阶段各选择30例医院感染高风险患者为研究目标(依据选择阶段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就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两个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改善医院感染防控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 防控管理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