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西药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7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综合性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患者恢复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硬通道穿刺通道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进行术后护理具有明显的恢复效果,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硬通道穿刺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冻干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予血塞通冻干粉,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塞通冻干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基底区脑出血患者使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外科基底区脑出血10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组。对A组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能力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人数比较显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患者(P<0.05)。生活能力改善人数比较显示超早期微创引流术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保守治疗(P<0.05)。结论临床对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疗效确切。该手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将血肿融碎并使用穿刺针将其引流出脑外,有效清除血肿。直接减轻压迫损伤,短时间内使受损神经元得到修复。手术操作时间短,恢复速度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治疗效率高能够及时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生活。

  • 标签: 基底区 脑出血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 临床疗效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有明显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迅速有效的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最佳时间窗。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到手术时间顺序分组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7h;乙组7~24h;丙组24~72h;丁组>72h。对这些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甲、乙、丙、丁四组治疗有效率和再出血率分别为86.67%(26/30)、26.67%(8/30);90.00%(27/30)、3.33%(1/30);63.33%(19/30)、3.33%(1/30);50.00%(15/30)、6.67%(2/30);治疗有效率甲乙组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甲乙两组与丙丁组比较(P<0.05);丙丁组比较(P>0.05)。再出血率甲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如果<7h治疗则会加大再出血风险,>24h治疗,则会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因此最佳时间窗为7~24h。

  • 标签: 钻孔引流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最佳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针刺项八穴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照组仅针刺项八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更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

  • 标签: 温针灸 项八穴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ADL评分情况和血肿的清除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情况、ADL评分情况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之后,虽然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在血肿清除方面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有明显的优势,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过程中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显微条件下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择一年多来符合要求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0例,其中显微条件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16例(经侧裂岛叶入路8例,经颞叶皮质造瘘8例)总样本中另外24例为常规非显微条件下手术病例,做为对照。术后按诊疗常规实施治疗,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预后方面显微条件下经侧裂岛叶入路、经颞叶皮质造瘘组和对照组三者秩和检验比较发现术后一个月GO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两比较发现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造瘘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经侧裂岛叶入路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颞叶皮质造瘘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87。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现在手术时间P=0.000和术后气管切开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39(单侧)。结论显微镜条件下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预后较好,微创治疗的优点在于脑组织的微侵袭,其中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正常脑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因此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更加微创,疗效更好。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经侧裂-岛叶入路 疗效观察 微创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钉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远端新鲜跟腱断裂的术后疗效。方法分析16例采用带线钉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的新鲜跟腱断裂的治疗过程及及预后。结果术后疗效优13例,良2例,其中1例跟腱与皮肤有黏连。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带线钉结合结合Krackow及Bunnell缝合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跟腱断裂 带线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超早期微创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98.44%、生活能力改善的优良率90.62%,优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71.88%、生活能力改善的优良率6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能力。

  • 标签: 超早期 微创穿刺引流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中央沟皮质与经侧裂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我科2013.1-2014.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分别予皮质入路、侧裂入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手术后3天再出血率、术后1月内死亡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1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侧裂手术入路的血肿清除率、GOS预后评分、ADL有效率明显高于皮质入路。结论侧裂手术入路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高血压脑病 基底节出血 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