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与2015年6月该院临床各科264份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其中实施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前处方为132份,实施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后处方为132份,并将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实施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反馈后不合理用药情况逐渐降低,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用药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处方点评 意见反馈制度 合理用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参与癌痛药物安全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总结笔者在癌痛病房进行药学实践的工作经验。结果总结归纳临床药师参与癌痛规范化病房疼痛管理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结论要积极发挥临床药师在癌痛药物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癌痛 疼痛管理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最近几年来,有关用药反应不良的讨论和报道比比皆是,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在临床医学治疗上,药品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与此同时,防止患者因为过度用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世界上有将近一半的患者是因为用药不合理而死亡。本文就中药师的主要职责、合理用药的概念及意义、中药合理用药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价值作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患者用药指导提供借鉴。

  • 标签: 临床中药师 合理用药 方法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出现不良反应30例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器官的人数分布。结果21~60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总人数66.67%。;此外使用注射剂后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总数83.34%;最后发生皮肤过敏患者比例最高,占总数的33.33%。结论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根据此药的适应证,在允许范围内尽量让疗程减少,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合理用药,同时注意注射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口服治疗的患者尽量使用口服药物,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跨入了新的纪元。在治疗消化内科方面,药物越来越多,因为消化内科的复杂性,导致很多时候用药的不合理,这就极大的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问题分析
  • 简介:目的: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的138例使用甲硝唑药物患者,对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所有使用甲硝唑药物患者安全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探讨如何安全用药。结果:在经过安全用药指导后,患者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安全用药前(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甲硝唑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只要严格遵循用药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甲硝唑的治疗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甲硝唑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用药行为。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应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及其应用情况,总结用药体会。结果万古霉素治疗有效率为67.74%,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9.68%,峰浓度小于25mg/l的结构比为58.06%,谷浓度小于5mg/l的结构比为55.56%。结论临床上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频率较低,剂量偏低,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用药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和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预防用药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我院持续改进、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下半年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230份病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等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逐份进行点评。结果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8.7%;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率93.9%;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93.5%;1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4h占91.3%。结论应加强围手术期用药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武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我院2014—2015年门诊镇静催眠药处方,对患者资料与镇静催眠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选用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B/A)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艾司唑仑DDDs值最大,DDC排序最小;氯硝西泮销售金额比例最小;唑吡坦销售金额比例最大,DDDs值最小,DDC排序最大。

  • 标签: 门诊 镇静催眠药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小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加强临床药师对小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的干预,随机选取干预前后各200份门诊处方,临床药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与干预,对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干预前后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小儿科抗生素的使用率及多联用药率显著下降,药敏试验送检率显著提升,干预后在药物选用、药物配伍及用药疗程方面的不合理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临床药师对小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指导与干预,可显著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用药 小儿科 药师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所占比重为90.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良好率(7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药学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指导 糖尿病患者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处方管理系统调出我院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且年龄为10~19岁的患者处方,记录患者年龄及用药情况。结果我院治疗药物中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使用率最高(48.67%),达英-35能有效调整月经周期,改善高雄激素症状。联合用药情况普遍,超半数(51.62%)的患者选择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其中达英-35+二甲双胍的治疗组合占比最大(27.42%)。结论我院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个体化给药方案是今后青春期PCOS治疗的发展趋势。

  • 标签: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达英-35 二甲双胍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1-2014年我院分离出的500株铜绿假单胞菌,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用黑马迪尔96NE板药敏试验,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性。结果试验后,500株铜绿假单胞菌当中,实验组有84例多重耐药菌,常规组有420例多重耐药菌。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临床需严格关注监测药敏的结果,按照药敏的结果,科学、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且不断关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避免减少与及时控制细菌耐药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危险因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胃炎及3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以此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为2.50%(1例),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7.50%(7例),观察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既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最大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社区1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慢性病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与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共同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两型颈椎病中医用药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共计159味,使用频次2842味次;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文献的常用中药共计175味,共使用频次2755味次。两型共同所用药物种类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运用最多;所用药味以甘、辛、苦为主;所用药性以温、平、寒为主;两型归经以肝、脾为主。结论两型均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外邪侵袭及瘀血阻滞,或伴慢性劳损、外伤为标。临床以补益药(当归、白芍、甘草、黄芪)、活血化瘀药(川芎、红花、丹参)、解表药(葛根、桂枝)治疗为主。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中的一种抗生素药物,是此类药物中抗菌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细菌感染。临床上应用该药物时,往往会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但却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药物 配伍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