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病人的用药安全指导和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综合性的用药安全指导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前的血压和对照组之间我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性的用药安全指导与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了治疗的效果,有效的维护了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用药安全指导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老年人群是健康高危人群,分析其用药咨询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数据库查询,电话及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随机调查老年人群(60岁以上)疾病谱,以及分析老年人群合理用药咨询记录资料。结果发现,309名老年人中疾病谱前四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病50.8%,高血脂症33.3%,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3.6%,心脏病21.1%。咨询与药物相关的疾病以高血压占首位,其次为高脂血症(25.2%)。咨询者大多合并1种以上基础疾病。咨询相关药物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为多见,合理用药内容以长期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比例较高。结论老年人群慢性病比例高,其合理用药知识匮乏,多渠道开展社区合理用药健康宣教干预,大力倡导合理用药促进社区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展成本-效果分析法干预前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429张门诊和住院处方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是否介入成本-效果分析干预措施将429张处方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其中非干预组为2014年1月-12月的225张处方,干预组为2015年1月-12月的204张处方,比较两组处方的合理比例。结果干预组处方中抗菌药使用率、平均用药种数、注射剂使用率、处方金额等基本评价指标均优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处方的不合理比例明显低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本-效果分析法能显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临床治疗费用和患者经济负担,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临床合理用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剂科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药剂科开具的2000张中药饮片处方,并依据《中国药典》对2000张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与分析。结果茯苓、甘草、柴胡、白术、川芎、当归、白芍、半夏、陈皮、桂枝是我院使用过频率最高的中药,其中柴胡、半夏、陈皮、川芎和桂枝着五类药物存在药物使用超量现象;中药饮片主要用于中医科、儿科、妇科、肿瘤科、内科和外科,每张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平均12.3味。结论我院中药饮片用药较为合理,然而部分药物剂量超量,临床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

  • 标签: 药剂科 中药饮片 处方 临床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高校大学生合理用药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及问卷调查法,对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76份(98%),男女生比例接近0.9∶1;大学生合理用药素养总分(123.39±7.84)分,平均每条目得分(3.08±0.20)分;各维度中知识性素养每条目得分(3.07±0.31)分,信念性(3.44±0.32)分,行为性(2.83±0.28)分,判别性(3.16±0.28)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选修过相关课程、学科类型、家庭居住地及母亲职业是大学生合理用药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大学生合理用药素养水平普遍不高且行为性素养水平最低。高校及政府应尽早建立“家庭—社区—高校”一体化的大学生合理用药认知结构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开设相应课程,注重教育途径多样化,进而创造合理用药环境,减少潜在公共卫生风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合理用药素养 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情况。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处方管理系统调出我院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且年龄为10~19岁的患者处方,记录患者年龄及用药情况。结果我院治疗药物中达英-35的使用率最高(48.67%),达英-35能有效调整月经周期,改善高雄激素症状。结论我院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个体化给药方案是青春期PCOS治疗的发展趋势。

  • 标签: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达英-35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耐多药肺结核是耐药结核病的一部分,指结核病人体内的结核菌至少对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主要抗结核药或两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耐多药肺结核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结核病耐药类型,治疗难度大,不仅不利于结核病疫情控制,而且死亡率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做好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体征,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化学疗法 护理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以此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某院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400例患者临床治疗均应用了抗菌药物,随机把4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给予药学干预,对照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不予干预,将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合理应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经药学干预的观察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观察组处方比例、用药时间、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等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处方比例和用药时间更合理,降低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药学干预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用药中的常见问题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择取于2015年9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患儿8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划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儿行用药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用药知识掌握度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的用药知识掌握度、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患儿用药常见问题,并施以用药安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儿家长的用药知识掌握度,改善患儿治疗效果,还能优化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 标签: 儿科用药 常见问题 护理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氨溴索超说明书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和合理用药进行讨论。方法通过资料查阅和收集等方式,结合医院的临床使用说明等来进行氨溴索的使用情况归纳和综合。结果氨溴索超说明书计量使用,对于治疗慢性的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方面治疗有着确切的疗效。但在进行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结论氨溴索超说明书使用对于临床上的一些疾病效果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

  • 标签: 氨溴索 超说明书使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为改善门诊合理用药情况提供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不合理药方3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总结调查体会。结果合格药方2850张,合格率为95.00%;不合格药方150张,不合格率为5%;在不合格药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06张,占比为70.67%,书写不当药方44张,占比为29.23%;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51张用药配伍或联合用药不当,占比为48.11%;16张药物种类选择不当,占比为15.09%;21张用法用量不当,占比为19.81%;18张药物滥用,占比为16.98%。结论医院应积极提高医务人员素质,门诊西药房药师应加强对药方的审核,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用药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以及加强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否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2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结果给与对应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加强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自己所使用药物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法、主要的不良反应等对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医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578张中医门诊处方作为本文分析对象,统计分析处方中单个中药用药频率、药物类别、用药科室分布、单个处方药味数、药物剂量分布、治疗疾病分布及不规范处方情况,通过分析处方中药饮片用药情况,为制定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结果578张中医门诊处方中用药频率前五位的单味中药为黄芪、当归、甘草、茯苓及白术,中药处方治疗的疾病类型中伤寒感冒、妇科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占比前三位。中医科、内科和妇科使用中药处方的张数占前三位。单张处方中药味数在11-15味之间处方占比高达31.8%,明显高于其他处方(P<0.05)。单张处方中用药剂量在150-200g之间处方占比高达30.9%,明显高于其他处方(P<0.05)。578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69张,占比为11.9%(69/578),不合理处方中书写不规范、脚注不规范、单张处方药味数过多为主。结论我院中药饮片的应用情况仍存在众多不合理现象,通过分析中医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情况,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门诊处方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中使用药学干预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90例使用抗生素处方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处方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用药时间为(11.02±3.15),对照组为(5.67±3.20),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处方合理率为95.56%,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42.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临床治疗中使用抗生素处方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常规药物处方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正确度,对促进其病情恢复、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生素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改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月-2016年2月收集到的7000张处方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随机抽取的70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6531例(93.30%),不合格处方469例(6.70%),处方不合理原因主要体现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选药不合理以及重复用药几个方面。结论门诊西药处方的合理性需进一步加强,应强化相关医护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不合理用药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板蓝根等九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表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间常用九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药物成分复杂、药材质量、工艺、配伍等都是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中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与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内发生的60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及分析。结果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中有51.67%是因为不合理的药物联用,63.33%的患者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引发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用药要做到规范合理,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消化内科经常出现的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进行分析的方式主要是选择到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0例患者当成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和处方进行分析,建设相关的用药档案,以此去对有没有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出在进行研究的800名患者中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占到了9.5%,其中27.6%所使用的药物是抑酸药物被过量的使用,同时还有23.7%是抗生素使用上的不合理,30.3%是出现重复用药的问题,10.5%为临床指征缺乏合理性,7.9%为应用拮抗性药物。以此我们看出消化内科不适宜用药的问题比较多见,所以作为医务人员应该积极的对临床工作者的药物知识水平加以提升,使得用药的安全性获得强化。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针对在消化内科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积极的提供完善医疗工作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降低在医疗工作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几率。方法在本院收集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近四年时间内的消化内科患者资料2200例,针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提供。针对临床治疗信息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常见的治疗过程中存在八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够降低消化内科对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本院在2011年1月到2015年1期间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存在280例用药不合理情况。其中,2011年存在不合理用药60例,2012年存在不合理用药58例,2013年存在不合理用药72例,2014年存在不合理用药48例,2015年存在不合理用药42例。分析发现主要的不合理现象在于对药物使用的剂量存在过大的现象,占35.7%;重复使用药物占30.8%;联合使用药物不合理占20.6%;药物连续使用导致中毒副作用存在12.9%。以上比较进行统计学差异确认,P<0.05。结论针对接受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病症进行科学的确诊,配合科学的用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症。观察当下医疗机构治疗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完善,降低对消化内科患者药物治疗的不合理情况,能够提升患者的病症恢复效率,实现对患者病症的有效干预,重视多样性的用药监管措施,提升医疗工作的安全性要求,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积极的宣传并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常见 不合理用药 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