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但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因此对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血压水平较高的中、重度高血压,应予联合用药单一药物只能对高血压的其中一种机制进行调节,所以疗效不佳,且血压降低后会启动反馈调节机制,使血压回升,药物加量至剂量-反应性平台后,再增加剂量不会增加疗效,且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因此对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血压水平较高的中、重度高血压,应尽早联合用药

  • 标签: 高血压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探讨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中的100例患者进行重点随访,分析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方法及药物种类。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常用药物有利尿药、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随访中发现高血压用药治疗存在-些用药误区。结论通过药物治疗高血压时需要做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并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有利于减少高血压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分类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用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孕产妇单用硫酸镁解痉治疗,实验组孕产妇采用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变化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可有效控制孕产妇症状,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硫酸镁 尼莫地平 重度子痫前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和对照组49例(给予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84%(45/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5%(38/4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消化性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脂肪肝的产生是由于肝细胞质变和脂肪储积过多导致的脂肪原料摄入量过度,使得肝脏车间的负荷加重,导致肝细胞膜的损伤,降低肝脏的各方面功能,造成脂肪的过度堆积,引发脂肪肝。我院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西药硫普罗宁为含有活性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对慢性肝损伤模型引起的甘油三酯的蓄积有抑制作用,可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胆固醇增高。疏肝化湿和络中药使沉积于肝脏的脂肪逐渐消退,受损伤的肝细胞得到修复,肝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脂肪肝 硫普罗宁 疏肝化湿和络中药 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表现常为停经后有早孕反应,以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色红,持续数日或数周,无腹痛或有轻微下腹胀痛,腰痛及下腹坠胀感,随之晚期先兆流产症状会加剧,引起流产的原因非常复杂,同一患者多次流产的病因往往相同,其病因十分复杂。我院用药保胎在用黄体酮、维生素E等西药的同时采用中药辅佐收到了可佳的临床效果。临床保胎成功率高,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孕妇愿意接受。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黄体酮 维生素E 重要辅助 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出血由于溃疡基底或其周围血管破裂所致。饮食失调、精神过度紧张、疲劳、用对胃肠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吸烟、酗酒、伴随疾病恶化等均可使溃疡活动而引起出血。出血量和速度与被侵蚀血管的种类、内径、血管的收缩状态和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重症。我院临床多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 三联用药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1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有效、快速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不良 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联合用药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应用意义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心肌炎患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对研究组患儿增加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的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与对照组患儿相比(67.74%),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心肌炎使用联合用药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病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联合用药 治疗 小儿心肌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到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儿泻停颗粒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儿泻停颗粒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0%。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显著,且恢复时间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70例)与研究组(n=58例),前者予以单一药物治疗,后者于内窥镜下用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内窥镜下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内窥镜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通过联合用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资料8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通过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克罗米芬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周期以后30例患者黄体生成素和26例患者的卵泡刺激素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周期以后20例患者黄体生成素和15例患者的卵泡刺激素达到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之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53.49%,对照组患者妊娠率为27.9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通过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孕激素,使妊娠率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1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有效、快速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不良 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意在探讨托吡酯和丙戊酸钠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癫痫的1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托吡酯单一药物治疗;B组给予丙戊酸钠单一药物治疗;C组给予托吡酯和丙戊酸钠两种西药联合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2周。随后,观后其临床疗效和认知障碍。结果C组认知障碍率为34%,远远高于A、B两组之间的认知障碍率(A组16%;B组18%),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A、B两组的有效率(A组78%;B组80%),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托吡酯和丙戊酸钠两种西药联合应用对治疗小儿癫痫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远远高于单一用药;但同时加重了患儿的认知功能。因此,临床医生在西药联合治疗小儿癫痫时,不能忽略对其认知功能影响。

  • 标签: 托吡酯 丙戊酸钠 癫痫 认知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制霉菌素口服用药和外部用药两种方式对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口服组、外用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组给予口服制霉菌素片治疗,外用组使用制霉菌素阴道栓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口服联合外用制霉菌素治疗,比较三组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经过一周治疗后,口服组、外用组治疗有效率接近,疗效差异不显著,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疗效最为理想。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口服组与联合组复发率较低且数据差异不显著,外用组复发率较高,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制霉菌素口服与外用两种给药方法对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接近,但外用见效较快而口服治疗复发率较低。制霉菌素口服联合外部用药对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制霉菌素 口服 外部用药 霉菌性阴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联合用药方式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使用HMG、HCG、CC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后,有39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率为65.00%。结论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联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指标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3联用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联用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3联用药 幽门螺杆菌 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血塞通、依达拉奉、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用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到2013年间收治的86里脑梗死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血塞通、依达拉奉、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塞通、依达拉奉、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用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神经缺损,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依达拉奉 还原型谷胱甘肽 脑梗死
  • 简介:摘要苦参是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药,特别是近年以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加速了对苦参的研究。本文论述苦参的古文献及今人临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苦参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苦参 心律失常 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