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诊治分析。结果121例上消化道出血中,所有病例均先给予内科综合治疗,115例出血缓解,3例内科综合治疗无效给予急诊手术治疗,晚期胃癌1例全身衰竭死亡,1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合并痔静脉破裂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消化道出血应积极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有手术指征的病例也应在安全有效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出血控制后再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内科综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用维生素B2、维生素C、强的松,复方磺胺甲恶唑、甲硝唑、复合维生素B、病毒灵研细调配成粉状备用。方法将药粉直接放在口腔溃疡面上,达到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药物直接作用到溃疡面上,缩短了治疗时间,无副作用,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中心门诊部治疗的2010年3月到2011年10月504例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和硝苯地平治疗组,治疗四周、六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病例为256人,治疗四周和六个月后有效率均为100%,降压平稳,无明显不良反应。硝苯地平治疗组248人,治疗四周后有效率为97.99%,并且有25人出现了不良反应,治疗六个月后有效率为85.54,有36人出现了不良反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联合用药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奥沙拉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联合奥沙拉秦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效果满意。结论口服双歧杆菌联合奥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佳选择。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奥沙拉秦 双歧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盐酸溴环已胺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盐酸溴环已胺醇治疗,对照组应用青霉素联合盐酸溴环已胺醇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0.0%,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盐酸溴环已胺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盐酸溴环已胺醇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240例,按照病种合理选取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H2RA、促胃肠动力药物、替硝唑,治疗4周,按照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进行药物的调整,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40例患者经治疗后97例慢性胃炎患者,改善率为86.60%(84/97),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改善率为88.24%(60/68),44例复合性溃疡患者,改善率为18.18%(8/44),31例胃溃疡患者,改善率为48.39%(15/31),其中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其次为慢性胃炎,与其它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并改善上消化道的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苯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的疗效。方法首次服苯那普利5mg,严密观察4~6h,无不良反应后,逐渐增加苯那普利的剂量,但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d,每日1次口服,同时口服氢氯噻嗪75~100mg/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那普利和氢氯噻嗪联合用药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

  • 标签: 苯那普利 氢氯噻嗪 联合用药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凯时(前列腺素E1)与弥可保(甲钴胺)大剂量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02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4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4例,单用弥可保1500μg,加于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静点,连用2周;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凯时20μg于生理盐水100Ml每日1次静点,共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5.8%,明显高于对照组54.2%(P<0.05)。结论凯时与弥可保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弥可保 凯时
  • 简介:摘要艾迪生病,又称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由于双侧肾上腺因自身免疫、结核等严重感染,或肿瘤等导致严重破坏,或双侧大部分或全部切除所致,也可继发于下丘脑分泌CRH及垂体分泌ACTH不足所致。目的讨论艾迪生病治疗用药。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即补充日常状态下,维持正常功能的生理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部分病人需同时补充糖及盐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最符合生理性,应为首选。

  • 标签: 艾迪生病 西药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是由于嗜铬细胞肿瘤或增生并分泌过多儿茶酚胺所致的疾病。肿瘤细胞大多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少数来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目的讨论嗜铬细胞瘤治疗用药。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在术前及术中需要使用药物以控制血压,避免术中血压波动以诱发危象和休克,降低手术的风险和死亡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醛固酮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的,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及高醛固酮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目的是讨论原发性醛固酮症治疗用药。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治疗方案的确定取决于原醛症的病因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腺瘤性醛固酮增多症者应首选手术治疗,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除原发性肾上腺增生者可采用次全或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外,不宜采用手术治疗,可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症 西药
  • 简介:目的S-1是一种含5-氟尿嘧啶的复合抗癌新药,在日本已被作为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线用药。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S-1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来评价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及论文集检索相关文献。依据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主要对客观缓解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以及Ⅲ/Ⅳ度毒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4篇随机对照实验(RCT),涉及1392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S-1单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S-1单药组1年生存率提高76%(95%CI为0.61~0.95);客观缓解率高出49%(95%CI为0.37~0.65),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2年生存率方面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度毒副反应方面,S-1单药组较联合用药组高,S-1单药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增加17%(95%CI为0.12~0.24),白细胞减少症增加13%(95%CI为0.07~0.21),恶心增加43%(95%CI为0.25~0.7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1单药可能有效提高晚期/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 标签: 胃肿瘤 Meta分析 S-1
  • 简介:摘要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损害,病程在3个月以内。根据用药后发生血清生化检测异常情况。目的讨论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加强支持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护重要器官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 标签: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药物治疗扁平疣疗效。方法46例患者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口服阿昔洛韦、左旋咪唑、外擦维A酸霜,15天为一疗程。结果22例患者结果精心治疗,治愈9例(占40.91%),显效8例(占36.36%),好转4例(占18.18%),未愈1例(占4.55%)。总有效17例,总有效率77.27%。结论单纯药物的方法来治疗扁平疣,方法简单,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 标签: 治疗 扁平疣 药物 患者
  • 简介:摘要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指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可以是单个激素减少如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缺乏或多种激素如促性腺激素(Gn)、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同时缺乏。目的讨论成年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治疗用药。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应针对病因,尤其肿瘤患者可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措施,对于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必须解除压迫及破坏作用,减轻和缓解颅内高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及2008年~2011年上报的17例ADR报表结果,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全国共有抗肿瘤中药注射剂16种,其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其中以皮肤损伤最多。药品说明书描述不全面,应进行规范、完善。结论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使用广泛,应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做到辨证施治、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肿瘤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9例,用多西紫杉醇按70mg/m2,溶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h,给药前30min肌注苯海拉明10mg预防变态反应,表阿霉素以50mg/m2静脉推注,两药化疗期间常规应用止吐药。每3—4周为一周期。同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3例,占10.34%;部分缓解率(PR)15例,占51.72%;稳定(SD)8例,占27.59%,进展(PD)3例,占10.34%,总有效18例,总有效率(RR)62.07%。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未出现因化疗毒性不能耐受而终止化疗者。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比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师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从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到药师用药指导的必要性、指导内容和方法、药品的正确使用方面分析。结论患者用药依从性直接影响药物利用的效果,药师用药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标签: 药师 用药指导 患者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以药理机制方面对胃炎、胃溃疡治疗中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临床对胃炎、胃溃疡的治疗提供可靠地用药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2011年这一段时间到我院就诊的患有胃炎、胃溃疡患者病例186例,对其进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药理机制方面对胃炎、胃溃疡治疗中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186例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患者71例,约占38.2%。胃炎、胃溃疡治疗中不合理用药方式主要为配伍不合理。其中有胃黏膜保护剂与抗酸剂配伍,H2受体拮抗剂与抗酸药配伍,吗丁啉与抗胆碱药物配伍,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配伍等。结论对胃炎、胃溃疡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的比例较高,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对不合理用药的药理机制进行了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药理机制 胃炎 胃溃疡 不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