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狭义的皮肤屏障功能通常指表皮,尤其是角质层物理性或机械性屏障结构。但是从组织细胞学角度来看,皮肤的物理性屏障功能不仅仅依赖于表皮角质层,而是依赖于表皮的全层结构.广义的皮肤屏障功能不仅包括其物理性屏障作用,还包括皮肤的色素、神经、免疫屏障作用及其他与皮肤功能相关的诸多方面。本文就紫外线及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进行总结,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是否具有抵抗紫外线所致的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延缓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 标签: 皮肤屏障 紫外线 光损伤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
  • 简介: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肉瘤(OS)的治疗方法以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虽然化疗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是化疗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PC)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处理MG6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葡萄籽PC对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法检测葡萄籽PC激酶CDK1和CDK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和p27表达水平的调控。结果:MTT结果显示葡萄籽PC在30~90μg/ml浓度范围内抑制MG63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该细胞被阻滞在G_2/M期和S期(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籽PC浓度升高,p21和p27水平升高,cyclinA、cyclinB1、CDK1和CDK2水平降低。结论:葡萄籽PC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MG6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将细胞阻滞于G_2/M期和S期有关。

  • 标签: 葡萄籽原花青素 骨肉瘤 细胞周期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GSPE)对长波紫外线(UVA)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Ⅱ型受体和Smad7蛋白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HSFs)为研究对象,实验主要分3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光照组(UVA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照光加药组(UVA照射细胞后予不同浓度GSPE干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UVA照射前、后及不同浓度GSPE干预后对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RⅡ和Smad7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UVA光照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RⅡ蛋白表达下降(P〈0.05),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单纯光照组相比,UVA照射后经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浓度GSPE处理后,成纤维细胞TGF-βRⅡ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Smad7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且于50μg/mL和100μg/mLGSPE处理后,成纤维细胞TGF-βRⅡ和Smad7蛋白表达量均接近正常水平(P〉0.05)。结论适当浓度GSPE可通过显著上调TGF-βRⅡ蛋白水平以及下调Smad7蛋白水平的表达来对抗UVA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进而减轻UVA所致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延缓了皮肤光老化的进程。

  • 标签: 长波紫外线 皮肤光损伤 光老化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SMAD7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2012年)的一篇研究报告,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柿中可能参与原花青合成调节的碱性螺旋一环一螺旋转录因子进行了分离和特性描述。原花青可以保护植物免受食草动物和紫外线的伤害,对许多水果的口感也有影响,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柿果实中积累了大量的原花青

  • 标签: 原花青素 转录因子 柿果实 螺旋 特性 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原花青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NU-1增殖、凋亡、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SNU-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2.5、50.0、200.0 μg/ml原花青组,使用CCK-8实验检测原花青对SNU-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和ROS阳性率,并向加入200.0 μg/ml原花青的SNU-1细胞中加入2 mmol/L谷胱甘肽,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和ROS阳性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和12.5、50.0、200.0 μg/ml原花青组的SNU-1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3.69±0.30、3.29±0.41、0.91±0.39、0.4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84,P<0.001);与对照组比较,3个原青花组SNU-1细胞的增殖被显著抑制(P=0.006,P<0.001,P<0.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对照组和12.5、50.0、200.0 μg/ml原花青组的SNU-1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0.00±0.00)%、(0.00±0.00)%、(0.09±0.07)%、(0.4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P=0.003);50.0和200.0 μg/ml原青花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3,P=0.007)。4组SNU-1细胞晚期凋亡率分别为(0.00±0.00)%、(0.01±0.00)%、(6.98±0.77)%、(33.32±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28,P=0.003);50.0和200.0 μg/ml原青花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P<0.001)。4组SNU-1细胞ROS阳性率分别为(0.02±0.01)%、(0.10±0.05)%、(1.15±0.26)%、(1.58±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24,P<0.001);50.0和200.0 μg/ml原青花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P<0.001)。200.0 μg/ml原花青组和谷胱甘肽干预组SNU-1细胞的ROS阳性率分别为(1.25±0.63)%、(0.13±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9,P=0.001);2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0.56±3.24)%、(2.09±0.24)%,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9.65±6.01)%、(23.63±1.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48;t=3.97,P=0.012)。对照组和12.5、50.0、200.0 μg/ml原花青组SNU-1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0.83±0.05、0.60±0.14、0.4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3,P=0.004);50.0和200.0 μg/ml原青花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P<0.001)。结论原花青在体外对胃癌SNU-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细胞内的ROS水平和减少Bcl-2蛋白表达实现的。

  • 标签: 原花青素 胃肿瘤 SNU-1细胞 活性氧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鼠乳腺癌 MCF-7细胞株分为对照组(普通培养液)、紫杉醇组(培养液 +紫杉醇)、观察组 1(培养液 +葡萄籽原花青),观察组 2(培养液 +葡萄籽原花青 +紫杉醇),采用 MTT法检测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依据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值,参照 IC50值进行后续实验 ;采用划痕实验检测 4组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 4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lutahione transferase,GST )和 P-糖蛋白( P-glucoprotein,Pg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 IC50值为( 106±17)μmol/L;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在紫杉醇组 [(45.50±4.30)%]和观察组 2[(37.50±3.43)%1均低于对照组 [(84.60±6.88)%,且观察组 2低于紫杉醇组( P<0.05), GST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247.69±59.67)和观察组 2( 253.70±60.03)均低于对照组( 12.31±76.53),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gp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139.09±18.82)和观察组 2( 141.53±19.25)均低于对照组( 224.63±33.89)(P<0.05),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 0.05)。结论 盐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具有抑制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GST、 Pgp表达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MCF-7细胞 葡萄籽原花青素 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鼠乳腺癌 MCF-7细胞株分为对照组(普通培养液)、紫杉醇组(培养液 +紫杉醇)、观察组 1(培养液 +葡萄籽原花青),观察组 2(培养液 +葡萄籽原花青 +紫杉醇),采用 MTT法检测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依据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值,参照 IC50值进行后续实验 ;采用划痕实验检测 4组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 4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lutahione transferase,GST )和 P-糖蛋白( P-glucoprotein,Pg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 IC50值为( 106±17)μmol/L;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在紫杉醇组 [(45.50±4.30)%]和观察组 2[(37.50±3.43)%1均低于对照组 [(84.60±6.88)%,且观察组 2低于紫杉醇组( P<0.05), GST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247.69±59.67)和观察组 2( 253.70±60.03)均低于对照组( 12.31±76.53),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gp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139.09±18.82)和观察组 2( 141.53±19.25)均低于对照组( 224.63±33.89)(P<0.05),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 0.05)。结论 盐葡萄籽原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具有抑制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GST、 Pgp表达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MCF-7细胞 葡萄籽原花青素 紫杉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确定番茄红提取工艺。[方法]研究液料比、提取次数、各种溶剂、ph值对番茄红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三氯甲烷的浸提效果最好,故选三氯甲烷为浸提润溶剂。随着液料比的升高,番茄红提取率增加,当液料比大于3︰1时色素提取率有所下降。当ph值小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增大;当ph值大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降低。[结论]番茄红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 ,提取3次,在ph值在6时,用三氯甲烷提取

  • 标签: 番茄红素 提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斑蝥,是鞘翅目芫菁科(Meloidae)昆虫的干燥虫体,性寒味辛,其有效成分为斑蝥(Cantharidin,CA),一种天然防御性毒素,广泛存在于1500多种斑蝥体内,具有抗肿瘤、病毒、升高白细胞,增强免疫等功能。本文对斑蝥的分布、性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斑蝥 斑蝥素 提取
  • 简介:[摘要 ]斑蝥,是鞘翅目芫菁科( Meloidae)昆虫的干燥虫体,性寒味辛,其有效成分为斑蝥( Cantharidin, CA),一种天然防御性毒素,广泛存在于 1500多种斑蝥体内,具有抗肿瘤、病毒、升高白细胞,增强免疫等功能。本文对斑蝥的分布、性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 ]斑蝥 斑蝥素 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用苦参提取苦参碱,对其纤维提取法和传统提取法进行对比实验。方法纤维提取法(简称酶提取法),即每克生药加入50U(0.25g)纤维酶,充分搅拌,其他工艺同原工艺;传统提取法。结果酶提取法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与传统提取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酶的加入,提高了苦参碱的收率。

  • 标签: 纤维素酶 酶解技术 传统提取法 苦参碱 含量测定
  • 简介:采用2%草酸、4%醋酸、2%草酸+1%盐酸三种提取剂对五种果蔬中维生C进行提取,对比所得维生C含量,得出最优提取剂。通过直接碘量法测定果蔬维生c的含量,间接采用维生c回收试验证明直接碘量法测定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2%草酸提取杭椒中维生C效果最优,维生C回收率为99.71%,证明使用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C含量的准确性高。

  • 标签: 提取剂 果蔬 维生素C 提取
  • 简介:用石灰水提取岩白菜,控制pH值及各物质配比,加入明胶简化工艺,提高了产率。

  • 标签: 岩白菜素 提取工艺
  • 简介:番茄红营养价值极高,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于番茄红的研究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获得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乙酸乙酯浸提的方法,从新鲜番茄中提取番茄红,以番茄红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探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pH对番茄红提取率的影响水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番茄红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g:mL),浸提温度50℃,提取时间5h,浸提pH=4,在此条件下,番茄红提取率达到46.12ug/g.

  • 标签: 番茄 番茄红素 乙酸乙酯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本实验选择乙醇作为提取水曲柳中总香豆的溶剂,结果水曲柳中总香豆含量的最佳工艺为水曲柳粗粉加25倍量95%乙醇,提取时间(D)进行优化提取水曲柳中香豆的条件

  • 标签: 工艺研究 提取工艺 水曲柳皮总
  • 简介:摘要 葛根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属于异黄酮类衍生物。中药葛根具有许多药理作用,例如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脂、降血压,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1]。因此,人们对其成分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葛根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四类,分别是异黄酮类、三萜类、香豆类、生物碱类。其中异黄酮类中主要的化合物即是葛根,属于其衍生物。现在对葛根的应用较多,因此,本文就葛根如何提取及其含量的一些测定方法展开综述。

  • 标签: 葛根素 提取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以贵阳的干红辣椒为原料,选用二氧六环为最佳提取溶剂。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固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辣椒色素及辣椒提取的影响,影响辣椒色素提取的因素从高到低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影响辣椒提取的因素从高到低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然后通过方差分析和提取次数的单因素考察,确定了二氧六环提取辣椒色素与辣椒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固液比1:11(分3次提取)。在此优化条件下辣椒红和辣椒的累积提取率均可达到97%左右。

  • 标签: 干红辣椒 二氧六环 辣椒红素 辣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