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骶管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 选取 2015年 10月~ 2017年 10月 期间诊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骶管注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 8周后两组患者的 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37, P < 0.05);随访 1年后,实验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和复发率分别为 9.23%、 18.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3.85%、 38.46%,差异有统计学许多意义( χ2=2.321, χ2=0.300,均 P< 0.05)。结论 骶管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骶管注射治疗,值得在临床广泛借鉴。

  • 标签: 骶管注射 神经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VAS评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腰椎神经前、后支局部神经阻滞注射疗法的进针定位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方法取20具成年尸体和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片,通过对相关指标的测量来确定L1-L5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外侧支)的定位。结果以棘突为参照点确定L1-L5腰椎神经后支的定位;(1)进针点到达脊神经后外侧支至同序数棘突上方距离为19.83~26.52mm;(2)垂直进针至深度为14.71~37.25mm,此点是脊神经后支绕过关节突腰部的位置;(3)从关节突再向前进针18.7~25.22mm此点是脊神经后支绕过关节突腰部的位置;(4)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至同序数棘突水平距离为19.83~25.25棘突后正中线到达腰椎神经前支水平距离;进针到达横突外侧缘时与矢状面夹角5.50~11.5。结论腰椎棘突位置表浅较易摸到,以各棘突作为解剖标志来定位相应的腰椎神经,为临床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神经阻滞疗法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

  • 标签: 局部神经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解剖 核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神经阻滞与小针刀松解联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治疗确切,降低突发病。如果联合应用优良率78.5%,而单独用小针刀松解优良率30%。结论联合应用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松解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方法,并且复发率较低。

  • 标签: 神经阻滞 小针刀松解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椎旁神经阻滞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叠加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随访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5%,研究者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和治疗后三个月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病痛,适用于临床。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神经阻滞可分为四类:①中轴神经阻滞(如腰麻、硬膜外麻醉);②神经阻滞(如臂丛、腰丛神经阻滞);③外周神经阻滞(如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④椎旁阻滞(属于一种中轴神经阻滞,但可单侧阻滞)。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神经丛及外周神经阻滞的进展。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臂丛 尺神经阻滞 单侧 椎旁阻滞 正中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臭氧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给对照组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给观察组注射臭氧水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周、1月、6月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观察时点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降低,并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个观察时点VAS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病患者时,采用臭氧水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此种方法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臭氧水 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损害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在检查结束后,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200例患者中,检查发现神经损害证据149例,未发现神经损害证据51例,实验组200例患者中,检查发现神经损害证据132例,未发现神经损害证据68例。通过对两种检查结果位置情况进行判断发现,检查位置基本相差比较少,检查的结果准确性比较高,但利用肌电图检查方式,检查的准确性更高。结论:肌电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神经损害的诊断率,应用效果较为爱玲好,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肌电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损害 诊断分析
  • 简介:神经管狭窄是腰椎根性疼痛的常见原因,Jenis等[1]报道神经管狭窄约占神经受压因素的8%~11%,忽略或复发性的神经管狭窄可能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有关(failbacksurgerysyndrome,FBSS).Burton等[2]在回顾分析FBSS时认为,对侧方椎管狭窄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术中减压不充分,造成了60%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和疼痛.自Lee等[3]提出了神经管狭窄概念后,有不少文献报道了腰神经通道功能解剖与腰腿痛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减少FBSS的发生,本文对腰骶神经管的解剖与神经受压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解剖学 神经根受压 发病机制 神经损伤 神经根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及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6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A组(32例,使用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对照B组(32例,使用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32例,使用超声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N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过程,采用超声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缓解其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于本院收治的6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胸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经皮胸椎旁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胸椎旁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痛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微创应用经神经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结合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TLIF术融合结合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判定治疗疗效,并对比。结果对比患者腿痛、腰痛VAS评分,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ROM、LLA,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疾病采用TLIF术联合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出血量少,创伤性小,腰椎活动度和曲度可得到保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应用要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乙组,各51例。乙组与甲组分别接受腰椎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统计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疼痛时间以及尿潴留情况)、麻醉优良率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乙组起效时间、疼痛时间以及尿潴留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甲组麻醉优良率为88.24%,乙组为98.03%,对比乙组优良率更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而言,选择腰椎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更好,不仅对机体多项功能的影响较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腹股沟疝修补术 硬膜外麻醉 腰椎旁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是公认的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探讨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更有优势、效果更显著。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1年10月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平分系统(VAS)和直腿抬高试验两项指标评价治疗效果,与以往单纯应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病例进行了对比。结果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VAS评分2.90±0.64,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VAS评分4.02±0.89,经t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匀为阴性,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仍有35.8%阳性,经x2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确切的治疗手段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具有优势,效果更显著,对于疼痛的治疗更确切、完善。

  • 标签: PLDD 硬膜外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竖脊肌神经阻滞辅助全身麻醉用于腰椎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间接诊的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 32例,随机分为 A、 B两组,每组各 16例。 A组于切皮前行 0.375%罗哌卡因竖脊肌阻滞, B组直接全身静脉麻醉。记录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手术节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手术者对肌肉松弛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手术节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者对 A组手术区域肌肉松弛满意度明显提高 (P< 0.05),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P< 0.01)。结论 :罗哌卡因竖脊肌神经阻滞辅助全身麻醉用于腰椎手术,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全身麻醉药物用量 ,提高手术中手术医生和手术后患者麻醉满意度。

  • 标签: 罗哌卡因 竖脊肌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腰椎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封闭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定位诊断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58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64岁;病程1~11年。多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8~63岁,平均45岁;病程1~8年。以上患者均有下肢疼痛不适症状。所有患者均采用选择性神经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结果32例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中25例行〉2个节段的减压术;26例多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12例行单节段髓核切除,另14例行双节段髓核切除。责任间隙准确,患者疗效良好。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定位诊断中,选择性神经封闭是一种准确而有效的确认责任间隙的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神经根 椎管狭窄 椎间盘移位 神经传导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颈椎椎间孔阻滞术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于我科就诊56名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采用CT引导下颈椎椎间孔阻滞术,观察术后患者颈部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明显缓解,其间具有统计学差(P<0.05)。出院后1月、3月、6月随访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2.1%、87.5%、83.9%。结论CT引导下选择性椎间孔神经阻滞是临床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颈椎病椎间孔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单侧上肢手术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相应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分成A、B、C、D对照组和E组(研究组)五组,比较A、B、C、D组患者与E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E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较各对照组少(P

  • 标签: 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 上肢手术 超声引导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