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施以温针灸联合腰椎神经阻滞后的疗效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后从中选取96例进行研究,时间跨度为2022年1月27日—2023年1月27日,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分成常规组(施以腰椎神经阻滞治疗)和针灸组(施以温针灸联合腰椎神经阻滞治疗),每组有患者48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患者疗效比常规组更好(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以温针灸联合腰椎神经阻滞治疗后疗效明显提升,可长期推行。

  • 标签: 温针灸 腰椎神经根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配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针刀配合神经阻滞术,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后,在治疗显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60.61%,针刀配合神经阻滞术治疗患者效果显著优于针刺治疗(P<0.05)。结论针刀配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该疗法是一种安全快捷、疗效确切的中西医结合介入疗法,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双重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阻滞术 针刀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联合局部神经阻滞(POA-LNRB)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由CT或MRI证实的LDH患者均经POA-LNRB治疗。按照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状况,将本组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效果,一般效果及无效3级。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3、6个月均经随访与复查。结果随访证实,本组25例LDH患者中,有12例(48%)显著疗效,7例(28%)一般疗效以及6例(24%)无效,总有效率为76%。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穿刺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与操作本身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POA-LNRB治疗LDH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臭氧消融术 神经根阻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我院自2002年2月~2004年3月,采用指掌侧穿刺指神经阻滞麻醉,大部分病例只需穿刺1次,每指仅需麻药2.5mL,麻醉伤指970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指掌侧穿刺 指根 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阻滞;颈椎病;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组织、星状神经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中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腰椎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10例腰腿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阻滞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良腰椎神经阻滞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优良率两大临床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腰椎神经阻滞术治疗腰腿痛疗效确切,稳定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借鉴。

  • 标签: 改良腰椎旁神经阻滞 腰腿痛 有效率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阻滞 冲击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61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将采取常规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颈椎疼痛评分及颈椎前屈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颈椎疼痛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颈椎旁神经阻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疼痛 颈椎前屈活动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应用。方法:随机抽签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神经型颈椎病患者80例,平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药物加牵引热敷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颈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的颈椎疼痛评分及颈椎前屈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前屈活动度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手法与传统手法结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脱出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盘突出症髓核脱出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法结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法结合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脱出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失为一种优良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腰椎盘突出 传统手法 神经根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与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采取射频热凝联合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热凝与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热凝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阻滞(selectivenerverootblock,SNRB)在腰椎退行性病变“责任节段”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通过传统方式(影像学检查+查体)初步定位后不能明确判断“责任节段”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加行SNRB判断其“责任节段”范围。后根据加行SNRB后所判断的范围,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减压手术处理;记录患者经传统方式初步判断的“责任节段”范围结果及加行SNRB后所判断结果,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功能评分,计算手术优良率及VAS评分下降程度,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手术后患者功能评分恢复情况来判断加行SNRB后所判断“责任节段”范围是否准确。根据加行SNRB前后所判断患者“责任节段”范围变化以及此范围的准确性综合评价SNRB在腰椎退行性病变“责任节段”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加行SNRB后所判断结果较单纯影像学+查体所判断结果相比明显倾向于单节段单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行选择性神经阻滞后均无任何有创操作并发症发生;40例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以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下降程度为71.93%±12.89%,所有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均超过50%(50%~100%);末次随访时40名患者的JOA改善率为治愈(100%)5例,显著(60%~99%)31例,有效(25%-59%)4例,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无减压不彻底造成的症状残留症像。结论对于无法通过影像学+症状、体征明确“责任节段”的腰椎退变性患者,加行诊断性SNRB有助于部分患者缩小所判断的“责任节段”范围;SNRB作为一种判断“责任节段”的方式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腰椎退变性疾病 有限减压 责任节段 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选择性神经阻滞术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责任节段”判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诊治的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61~78岁,平均71岁,病程1~5年。所有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阻滞术判定“责任节段”,根据“责任节段”进行相应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或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随访期间,根据JOA评分及VA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选择性神经阻滞术明确“责任节段”单节段29例,双节段5例。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9~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神经阻滞术,对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能准确判断“责任节段”,减少对无症状部位的减压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对于术前减压范围的选择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椎管狭窄 封闭治疗 椎管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神经型颈椎病患者60例视为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要分析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非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模式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模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数值低于4的人数逐渐增多,并且经过半小时和一周的治疗之后,探析组患者的例数多于比较组,而且探析组患者的治疗次数较少。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比较显著,并且患者的治疗次数明显较少,其临床实用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根阻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地评价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5月。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有关"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及"X线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或"体表解剖标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组作为试验组,X线引导及体表解剖标记引导的神经阻滞治疗组分别作为对照组。收集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VAS<4分例数表示或具体的VAS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估方案的例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发症例数及穿刺质量等指标。通过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05篇文献,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99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8周试验组的阻滞效果要优于对照组(X线引导),在术后1周、4周及8周以VAS<4分为标准时[术后1周RR=1.73,95% CI(1.36~2.20),P=0.01;术后4周RR=1.16,95% CI(1.00~1.34),P=0.04;术后8周RR=1.16,95% CI(1.02~1.32),P=0.02]。术后8周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估方案进行评价,试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X线引导)[RR=2.92,95% CI(1.81~4.70),P=0.01]。术后12周VAS及NDI评分中,两种引导方式(超声及X线)的阻滞效果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没有差异(VAS结果效应量为-0.10,P=0.56;NDI结果效应量为-0.00,P=0.97)。试验组的总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X线引导RR=1.25,95% CI(1.01~1.56),P=0.04;对照组为体表解剖标记RR=1.25,95% CI(1.11~1.41),P=0.01]。试验组穿刺并发症低于对照组(X线引导)[RR=1.25,95% CI(1.01~1.56),P=0.01]。在穿刺质量(靶点注射/阻滞区吻合数)方面,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体表解剖标记)[RR=1.20,95% CI(1.09~1.32),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性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臭氧消融、选择性神经阻滞的价值。方法:入选对象为本院2021年3月到2022年10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1例,实施硬币法展开分组处理,分成探讨组(50例)以及参考组(51例)。参考组应用臭氧消融治疗,探讨组基于臭氧消融加用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探讨组和参考组进行比较治疗效果较优;在治疗后,参考组疼痛水平和探讨组比较为严重;探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运用臭氧消融、选择性神经阻滞,不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也可以促进不良反应的减少。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消融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值术在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7-2019.7月份收治到的神经型颈椎病患者76例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采用到推拿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3例下腰椎神经神经节细胞瘤伴脊柱不稳或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第1例患者因腰骶部疼痛不适10余天就诊。术前诊断为L5S1椎间不稳、L5双侧峡部裂、L5S1左侧椎间孔占位性病变待查术中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5S1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2例患者因左腰腿部疼痛不适1个月就诊。术前诊断为L4-5椎间不稳、L4-5椎间盘突出症。术中探查发现L5左侧神经肿物,手术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4,5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3例患者因右侧腰腿部酸痛不适4 d就诊。术前诊断为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术中探查发现S1右侧神经肿物,呈浸润性生长,且被神经纤维紧密包围,部分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4-5、L5S1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节细胞神经瘤。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脊神经节细胞瘤主要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细胞移行分化形成的交感神经节细胞,亦可起源于交感神经及外周神经,多见于腹膜后和纵隔内,腰骶神经节细胞神经瘤较少见,临床上与椎间盘突出症很相近,鉴别困难,常在术中发现,术前能够明确诊断的较少。手术切除是治疗节细胞神经瘤的主要手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