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嘉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雅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四川雅安625000
  • 简介:新生从母体排出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外面的生存环境进行适应,但是,新生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体温调节等方面处于发育阶段,对外界的病菌的抵抗能力比较低,导致新生的出现感染的机率比较高。现阶段,在临床上对新生期界定是指胎儿从母体内分离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而新生的身体处于发育尚未成熟阶段,所以在临床上对新生的护理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才可以促进新生健康的生长,那么,新生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新生护理常识。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 2023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80例新生,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管道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家长对此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管道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护理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早期基本保健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的120名新生进行对照实验,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利用计算机打乱平均分为两组:干预1组(N=60,实施常规基本保健);干预2组(N=60,实施早期基本保健),并统计分析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经统计,干预2组的新生基本指标(体温,体重增加情况,睡眠时间的波动情况)显著优于干预1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为3.33%,显著低于干预1组, P<0.05。结论:在新生护理过程中,根据EENC指南进行早期基本保健,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如窒息等的发生,对新生的体温体重等变化情况改善较好,并且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新生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将70例新生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新生早期基本保健,对照组给予传统新生保健。比较两组新生体温变化、体重增加和睡眠时间波动对父母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新生体温、体重增加、睡眠时间波动、父母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早期护理可以有效维持新生体温和睡眠时间的稳定,促进体重增加和护理满意度,保持新生健康值得促进。

  • 标签: 新生儿 保健技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分析新生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感染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出生的320例新生,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预防感染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感染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不同护理治疗方式后,感染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新生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的120名新生进行对照实验,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利用计算机打乱平均分为两组:干预1组(N=60,实施常规基本保健);干预2组(N=60,实施早期基本保健),并统计分析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经统计,干预2组的新生基本指标(体温,体重增加情况,睡眠时间的波动情况)显著优于干预1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为3.33%,显著低于干预1组, P<0.05。结论:新生早期护理可以有效维持新生体温和睡眠时间的稳定,促进体重增加和护理满意度,保持新生健康值得促进。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早期母乳喂养对新生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新生60例,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新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采用早期母乳喂养,对比两组新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指标、黄疸情况。结果:早期母乳喂养下新生周头围增长、周上臀围增长、体质量增长情况高于常规护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早期母乳喂养下新生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常规护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早期母乳喂养下新生黄疸异常率、高胆红素血症率、黄疸消退时间低于常规护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早期母乳喂养对新生成长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早期母乳喂养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情况 黄疸消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探讨适合我国的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服务模式,降低新生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健康。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实验组按照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2000例新生进行护理和保健,对照组采用传统新生保健模式对2000例新生进行护理和保健,观察新生Apgar评分、母乳喂养、脐带炎症及脱落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新生早期基本保健组与传统保健组相比,新生Apgar低评分率、脐带感染率更低,脐带脱落时间更短,新生第一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模式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在其他地区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体温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新生护理过程中,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早期基本保健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儿科的120名新生进行对照实验,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利用计算机打乱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基本保健);观察组(N=60,实施早期基本保健),并统计分析干预后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经统计,观察组的新生基本指标(体温,体重增加情况,睡眠时间的波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新生护理过程中,根据EENC指南进行早期基本保健,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如窒息等的发生,对新生的体温体重等变化情况改善较好,并且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生早期母乳喂养对新生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期间顺利生产的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新生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新生。观察组新生全采用母乳喂养,而对照组婴儿则是采用部分母乳联合牛奶、糖水的混合喂养方式。随后,比较两组新生黄疸的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出现黄疸的比例为82.56%,对照组新生出现黄疸的比例为90.12%。显然,观察组的黄疸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纯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新生黄疸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新生儿早期 母乳喂养 新生儿黄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开设新生护理门诊对新生脐部护理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新生例数为40例,新生新生护理门诊部门接诊,同时指导新生家长护理技巧,做好相关理论教育。对照组新生例数为40例,由儿科门诊接诊,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肉芽肿发生率(0.00%)、脐部出血发生率(2.50%)、脐部红肿发生率(2.50%)、脐炎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17.50%、15.00%、15.00%),新生家属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脐部护理中开设新生护理门诊可以给新生提供更加专业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新生家长的婴儿护理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脐部护理效果也会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门诊 新生儿脐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新生疼痛进行评估,并研究疼痛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来我院新生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儿60名,随机分为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30人和非营养性吸吮加葡萄糖实验组30人。在患儿进行穿刺前、中、后对疼痛进行监控,并使用PIPP表对患儿的疼痛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IP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穿刺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率、呼吸和SpO2无显著差异;穿刺过程中和穿刺后,实验组的心率和呼吸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加葡萄糖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症监护室新生患者的疼痛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疼痛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开设新生护理门诊对新生脐部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新生例数为40例,新生新生护理门诊部门接诊,同时指导新生家长护理技巧,做好相关理论教育。对照组新生例数为40例,由儿科门诊接诊,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肉芽肿发生率(0.00%)、脐部出血发生率(2.50%)、脐部红肿发生率(2.50%)、脐炎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17.50%、15.00%、15.00%),新生家属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护理门诊 新生儿脐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为新生开展口腔运动干预起到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实验对象为该时间段本院收治的60例吮吸能力差的新生,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实施口腔运动干预的为观察组,之后对比两组新生吮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知,观察组新生身体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76.66%(P<0.05)。结论:新生口腔云顶干预的实施能够从有效锻炼中改善其吮吸功能,当吮吸功能得到改善时进食量就会随之提高,

  • 标签: 新生儿 口腔运动干预 新生儿临床护理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黄疸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6月之间接收的68名新生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家属的意愿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基础组,一组采用早期护理模式为实施组,对比两组患者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及两组患儿护理期间胆红素指标。结果:基础组患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长于实施组患儿,且基础组患儿护理中胆红素指标高于实施组患儿,两组患儿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差异性,可进行对比(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黄疸患者中的应用对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胆红素指标具有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