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1.1病例1患者女,23岁,因全身皮肤色素异常伴掌跖角化3年就诊.患者因习惯性便秘,间断口服肥儿丸、七珍丹、黄连上清丸8年.7年前开始出现闭经,3年前全身皮肤色素加深,脐周出现色素减退斑,1年前色素减退斑逐渐增多,扩展至躯干、双上臂及双股部等,并且双侧掌跖出现角化,伴口干、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等.

  • 标签: 医源性砷中毒 皮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1总则与注意事项  1.1病史收集  主要包括:①用药方式(连续还是间断使用);②是否存在戒断症状;③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④是否患有导致药物滥用的躯体疾病;⑤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症.因为疾病特点,应该从知情处了解详细的病史.

  • 标签: 药物滥用 急救 中毒 社会心理因素 病史收集 用药方式
  • 简介:目的:分析和总结毒鼠强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综合措施对2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救治。结果:28例患者住院治疗7—20天,痊愈出院26例,好转出院2例。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主要是尽旱清除体内毒物,早期控制抽搐发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重视心理护理等。

  • 标签: 毒鼠强 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病例:患者庞×,女性,28岁。1993年4月24日急诊入院。主因服安定药物80余片(总量约200mg),昏迷10小时,被送入医院抢救。入院后经输液、能量合剂、激素、美解眼等药物应用,于入院后第三天神志开始恢复,但仍处于嗜睡状态。中间有短暂清醒期,时间为5-10分钟不等。醒后即诉双眼睁不开,有电弧光样刺激疼痛感,看不到东西。于入院后第五天请眼科会诊。查:患者呈嗜睡状态,呼之不醒·头颅五官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改变,全身肌肉松弛无张力。颈软,霍夫曼氏征阳性,腹壁反射消失,跟腱反射减弱。眼科情况:双眼上睑无力,不能自行睁眼,撑开上睑查,双眼视力黑蒙(清醒时查),眼球固定,呈向上凝视状。球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形,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眼底未见异常。于病人眼前突然出现物体,不引起瞬目反射。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诊断为药物中毒性“皮质盲”。治疗:立即给予加大液体量静点,每日约4000-5000ml,继续使用能量合剂、维生素类、激素、血管扩张等药物。并加用硝酸士的宁注射液2mg,行头针枕部视区穴

  • 标签: 安定中毒 皮质盲 药物中毒 嗜睡状态 腹壁反射 上睑
  • 简介: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7年12月132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心律失常127例,占96.21%。其中发生室性早搏71例,占53.79%;47例呈频发多源性室早二联律或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27例,占20.45%,心率140-230min^-1,其中12例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39例,占29.55%;心房纤颤4例,占2.27%。中毒性休克17例,占12.88%。结论:乌头碱中毒突出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心律失常,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迅速应用足量利多卡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含镁极化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乌头碱中毒 利多卡因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为了解近年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新进展。方法:从小剂量胰岛素应用,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补碱和治疗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认为小剂量胰岛素应用能使血糖稳定下降,输入足量液体和电解质能提高治愈率,适当应用碱性药物和治疗并发症,可使病情缓解决。结论:小剂量应用胰岛素等方法是治疗糖尿病酮酸中毒特效和不可缺少的药物,有效、安全,副作用小,临床应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为开展上市后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研究TAT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关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目前TAT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破伤风被动免疫和破伤风治疗;大量安全性研究显示,其皮试阳性率较高,主要与患者体质、药物因素、操作因素及其他原因造成假阳性过高有关。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结论TAT仍是国内为外伤患者预防破伤风的首选注射药物,建议在缶床应用中应重视过敏,注意观察,并尽快制定适合我国的破伤风预防指南和规范,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注射用氟尿嘧啶细菌内毒素的制备和测定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从不同批次和来源中选择样品,确保多样性与代表性。样品溶解和稀释步骤保证溶液均匀且适合测定。测定方法选择鲎试剂,通过凝固判断细菌内毒素的存在。验证与数据分析确保测定结果准确性。内毒素限值的确定保障药品质量。对于新药种,进行干扰试验以验证一致性。文中提及光度法在某些情况下更具优势。该文的方法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注射用氟尿嘧啶 内毒素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内毒素对于腹腔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感染脓毒症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存活和死亡)和病情严重程度(局部感染、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分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PCT及内毒素水平,比较PCT和内毒素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epsis-relatedorganfailureassessmentscore,SO-FA)的相关性,并比较PCT、内毒素和两个临床评分系统对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根据不同评分及预后分组,各组之间PC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与两个评分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内毒素与评分系统无显著相关。PCT、内毒素、APACHEⅡ和SOFA评分对于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7%、56.3%、86.7%和86.0%。结论PCT较内毒素能更好地评价腹腔感染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降钙素原 内毒素 脓毒症 腹腔感染 预后
  • 简介:目的:构建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载体,并研究其在体外对AFP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质粒pAFP-PE38,通过转染细胞观察其作用,RT-PCR法测定PE38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各组细胞转染质粒pAFP-PE38后仅AFP阳性的HepG2细胞表达PE38mRNA,且形态发生改变,生长显著受抑(P〈0.01),48h和72h抑制率分别为27.2%、58.3%,而AFP阴性的PC-3和HeLa细胞未受明显影响。结论:PE3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实现HCC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 标签: PE38 甲胎蛋白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对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进行鲎试剂检查法实验,以替代热原检查,建立骨瓜提取物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IE实验方法,通过于扰实验来确定骨瓜提取物注射液的有效稀释浓度和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结果骨瓜提取物注射液的40倍稀释溶液无干扰作用,其内毒素限值符合规定。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可以通过细菌内素检查法来控制细菌内毒素含量。

  • 标签: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 简介:目的建立长春西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高浓度长春西汀注射液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排除干扰。结论本品最大不干扰质量浓度为0.125g/L,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长春西汀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外伤在当地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TAT,1500IU)1支,突然出现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在当地医院予以甘露醇、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后由120送至本院,在途中出现四肢抽搐、呼吸不规则。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模糊,查体欠合作,口唇微红,颈软,颈静脉无充盈,肝颈静脉返流征(-),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min,率不齐,可闻及早搏,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

  • 标签: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00年版二部附录ⅪE、ⅪXF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用三个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标示灵敏度鲎试剂进行研究,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最大不干扰浓度为0.042mg/ml,并对两个生产厂家的6批样品进行检查,均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量均小于6EU/mg.结论:本品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代替热原检查法控制细菌内毒素的含量,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理论限值为6EU/mg.

  • 标签: 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试验 限值
  • 简介:目的建立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对标示灵敏度为0.5Euml^-1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可以用原液进行检测。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取代热原检查法。

  • 标签: 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实验 热原检查
  • 简介:目的:考察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厂家的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的适用性。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厂家的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不同。只有采用灵敏度为0.03EU·mL^-1的鲎试剂,且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浓度为0.6g·L^-1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结果才均无干扰。结论:采用不同厂家鲎试剂对含有头孢哌酮钠的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时会产生假阳性。

  • 标签: 头孢哌酮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