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插管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输液渗漏是其一种并发症,由于周围组织的特点,输入液体的性质和速度,使得渗漏造成后果严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防范中心静脉渗漏的意识,建立渗漏发生的应急预案,并提供及时和完善的护理。

  • 标签: 中心静脉插管 输液渗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障静脉用药配置安全,减少输液反应及配置间的差错。方法对静脉配置中心的护士在配置时进行差错分类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控制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差错率0.0199%,常见差错主要在未按药物使用说明要求进行稀释,排水,减量漏做标记,药品摆错及剂量错误。结论配置护士须加强药学知识和药品说明书及责任心的学习,提高责任心,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并采用专业的软件,可降低工作中的差错发生率。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给药错误/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S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0例用药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6S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6S模式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采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的药液进行静脉用药治疗,设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前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 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8.89%,高于对照组90.00%(P<0.05)。 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手术器械集中管理的方法,达到消毒供应中心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集中手术室器械接收处置流程的规范管理,以及对手术器械无菌质量追溯。方法对手术室器械从接收筹备、人员培训、与手术室相互沟通、集中接收处置、发放等整个流程运行探讨。结果通过加强人员对手术器械各专科知识培训,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标准、制度制定,达到手术器械规范的质量管理及无菌质量追溯有效科学性。结论规范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规范的器械运行模式及减少不必要的投入运行成本,为医疗安全提供有效的器械质量追溯管理方法,保障无菌物品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同时手术器械接收过程中使用追溯系统的应用,为无菌质量追溯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集中管理 质量追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供应模式的优势方法通过改扩建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建立新形势下消毒供应中心先进的设备、科学的工作流程和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结果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供应模式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供高质量的无菌物品结论建立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供应模式是控制院内感染,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现代化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改良集中式管理,同时对各科室实行传统管理、改良集中管理各发放80张调查问卷,针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后工作的满意度和回收医疗器械清洗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集中式管理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加强患者工作的满意度,并降低器械方面的感染情况,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工作、管理工作,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式管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供应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供应物品质量,为医院节约了空间,使医院整体布局更合理,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减少职业伤害,是促进消毒供应发展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腔镜器械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实施集中处理,以实施集中处理前后1年的173件腔镜器械为探究对象,分析集中处理前后的腔镜器械合格率。结果:实施集中处理后的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包装质量、器械灭菌质量合格率分别是98.84%、98.27%、97.69%,均显著高于集中处理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消毒供应中心对于腔镜器械实施集中处理,可有效提升腔镜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有利于保证器械良好性能,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处理 腔镜器械 效果
  • 简介:目的用水作为滴加、释放媒介,制作盘式蚊香、电热片蚊香和电热液体蚊香。方法通过溶解一乳化一包裹等加工工艺,研制水溶媒母液,对盘式蚊香、电热片蚊香进行药剂滴加,以及用于电热液体蚊香,并根据国标方法对药效、毒性、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研制的15%氯氟醚菊酯、15%四氟甲醚菊酯母液,将母液用水稀释,用于制作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盘式蚊香、电热蚊香片和电热液体蚊香;经检测,0.35%水剂盘式蚊香KT50为4.93和4.52min,电热片蚊香通电8h后的KT50为2.90和4.53min,电热液体蚊香通电360h后的KT50为3.43和3.53min,模拟现场1h击倒率除氯氟醚水剂外均达到90%以上,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均为低毒级。结论以水代替油作为溶媒,大大减少了煤油的用量,降低了CO2的排放,可以此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 标签: 蚊香 氯氟醚菊酯 四氟甲醚菊酯 水溶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输液中存在的风险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到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输液的65例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输液输液的过程中采用针对性风险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输液风险事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输液治疗效果。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门诊输液室 护理干预
  • 作者: 王薏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文山州文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文山 663099)  【摘 要】为使医院护理质量得以提高,对配液中心相关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同时通过对配液中心护理安全的有效管理,使护理过程中各类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几率得以明显降低,达到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文对影响配液中心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中心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统计我院近3年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缺陷,并对其进行调查核实,详细分析原因。结果近3年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缺陷共14例;其中输液查对错误8例、占57%;穿刺技术不过硬1例、占7%;巡视工作不到位3例、占21%;药理知识缺乏2例、占14%。结论通过强化质量意识,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和完善管理,做好预见性防范,才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缺陷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患者112例。11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后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89.29%;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的综合质量得分(96.94±0.35)分也高于对照组的(89.27±0.7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提高护理安全的综合质量得分,这对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 标签: 门诊输液 安全隐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配置中心输液软袋出现破损的原因并总结预防与管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1月~3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输液软袋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其中发生软袋破损的情况,分析破损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输液故障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0例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中心静脉输液。观察患者输液故障的发生情况。结果:参与本研究的40例介入治疗患者中,股静脉置管16例(40.00%),锁骨(均为右侧)下静脉置管24例(60.00%),均为床旁置管;出现穿刺部位感染1例(2.50%),穿刺部位渗血2例(5.00%),深静脉血栓1例(2.50%),其余故障均为0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炎的发生风险,降低其导管故障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介入治疗 中心静脉输液 输液故障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作用及容易发生差错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间在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名,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和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比两组人员发生差错事件例数和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人员发生配药差错、贴签差错、发放差错和退药差错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针对性差错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出现配药差错等意外事件,提高了工作质量,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人员 作用 差错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