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人论清代学术,大率以为明亡之后,理学风气衰歇,再无理论之建树,代之而起者乃所谓实学。然若细检清初文献,可知雍、乾以前,理学之风实颇盛,江南尤然。须知所谓理学者,以实践为要务,以乡里为始基,与今人心目中之哲学,本自有异。清初江南理学诸公,痛天下之多故,惩士风之不振,乃相与讲明道理,身体力行,又究心乡邦利病,布德施。其流风余韵,延至民国仍未断绝。兹以太仓陆桴亭(世仪)、陈确庵(瑚)二先生为例,略作论说,以就教于学界。

  • 标签: 清初理学 陆世仪(桴亭) 陈瑚(确庵) 讲学
  • 简介: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建设相对薄弱.本文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民族实体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它既包括与民族实体相关的人文现象,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现象;民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部门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方面;民族历史地理学应视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方法论方面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应遵循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动态过程性原则,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则可兼采并用.

  • 标签: 民族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学科属性 研究方法
  • 简介:浅谈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的作用朱元林笔者拟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语言形象的作用。1、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发展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战国的编钟、秦兵马俑、石窟...

  • 标签: 历史教学 语言形象化 历史概念 《史记》 自然经济 楚汉战争
  • 简介:模块、项目课程改革已成为新一轮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同时,随着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颁布,海事部门新的考试大纲的实施,航海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重大变革,而航海职业教育'模块'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标签: 航海技术专业 模块化教学 思考
  • 简介:马克思名言(左图为2018年5月5日中国赠送马克思雕像在德国特里尔揭幕):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标签: 学术信息 物质力量 马克思 特里尔 批判 武器
  • 简介:钢琴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音乐专业培养问题,而是关于人获得智慧、丰富情感体验和艺术修养等音乐素质发展问题;钢琴技艺的养成,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音乐知识传授、臂腕指触键等一系列形体动作技能的掌握,而是发乎于心的能力培养、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过程。如何改革传统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建科学的钢琴教学模式是当今音乐素质教育的一大课题,应用钢琴是一门综合性钢琴基础课。旨在为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该教学法在继承传统钢琴教学同时,打破精英教学单一模式,通过探索、模仿、即兴、创作等速成学习,启发音乐想象,拓宽思维空间,彰显动手能力,有快乐学钢琴、兴趣学钢琴、速成学钢琴和创造学钢琴四个教学特点。

  • 标签: 传统钢琴 应用钢琴 教学
  • 简介:靖康之后,山河巨变,痛定思痛的南渡君臣开始反思北宋覆亡的教训,在"拨乱反正"、收复山河的时风激荡下,"崇正"思想逐渐影响到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掀起了一场"复雅"的文艺改良运动。同时,在"崇苏"风气影响下,在北宋并非"正统"的苏轼"以诗为词"被抬升到"东坡范式"的高度。在几种思想、艺术领域倾向的激荡碰撞、交织影响下,南宋前期词逐渐形成了"雅正"审美风貌。

  • 标签: 宋词 崇正 复雅 理学文化影响
  • 简介: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中,绝大部分是根据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一书记载的岛名。1980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一文,更是雄辩地引证了该书收集的历史上中国

  • 标签: 旅游诗 明代 闽南 中国地名 南沙群岛 天柱山
  • 简介:布洛陀经诗是壮族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是壮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在地理—民族—文化—经诗的研究范式中,我们发现,地理基础之上的生活方式、经济关系促进壮族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与审美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确定了布洛陀经诗的文献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呈现方式,突显了民族文学对当下文学创作的给养、借鉴意义。

  • 标签: 壮族 布洛陀经诗 文化地理学
  • 简介: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对西南少数民族做了详细而又深入的考察,他的地理学名著《广志绎》记录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经济、文化、风俗、政治,是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王士性目睹了土司制度的弊端,意识到土司制度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在这一背景下,他认为'改土归流'是大势所趋。王士性的'夷汉错居'观全面地概括了晚明时期所形成的西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王士性《广志绎》是民族地理学独特而又珍贵的资料。

  • 标签: 王士性 少数民族史 土司制度 民族地理
  • 简介:施士元教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70年前,他曾远涉重洋,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研究核谱学,是居里夫人培养的中国物理学博士。学成回国后,他致力于中国的核物理学的开创和发展,是我国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他曾先后担任中国核物理学会与中国核学会的常务理事,江苏省第一届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还是江苏省第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常委。老人一生论著丰厚,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论著与译著10余本,并参加了3本物理学方面的词典编写。他在南京大学60年的教学生涯中,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吴健雄等,中科院学部委员中有12人是他的学生。拜见居里夫人施士元1908年3月生于上海崇明,1929年夏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江苏省官费留学,于1929年底到了法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在巴黎大学注册时,施士元拿‘到了了一份教授名册,上面列着数十位学者科学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居里夫人。施士元在清华大学四年级学习时,《近代物理》最后一章“放射性”中曾介绍过居里夫人。她是法籍波兰科学家,是举世闻名的镭和外的发现者,“放射性”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人。于是,施土元就写...

  • 标签: 恩师居里夫人 施士元恩师 核物理学家施士元
  • 简介:近来,几部介绍晚清时期西方人在中国文化教育活动的专著,特别是评述与地理学有关的西人书籍在中国境内译写、传播与影响的著作陆续问世,如: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郭双林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还有王立新从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和教育活动与中国现代关系角度出发撰著的《美国传教士与晚

  • 标签: 美国传教士 文化教育活动 基督新教 王立新 金楷理 郭双
  • 简介:现代社会正处在高速运动状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输方便快捷。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出现了科技信息社会,这就促使档案工作走向社会信息系统,亦要求把档案作为一种特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传递和利用。近些年来,各级档案部门面向利用者积极主动地提供利用档案,在为领导决策、编史修志、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显而易见的。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研发,又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目前,鉴于社会对档案和档案部门了解甚少,以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尚未能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和足够重视。加之档案信息在运行中的加工处理程度和传输渠道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很好地加以解决,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开

  • 标签: 档案信息资源 馆藏档案 档案工作 提供利用 深度开发 档案开发利用
  • 简介:在宋明理学影响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管控由原来带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社会基层组织发生了变化,由宗祠自发的救济扶贫行为变成了主要为有组织、规模的,有政府介入的社仓等救济组织;乡村治安,保甲制逐渐代替了个人防范行为;石牌法、“款约”、“埋岩”等习惯法也终究被充满理学道德理想主义的乡约所替代。

  • 标签: 社仓 保甲 乡约
  • 简介:“宾兴”一词始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小嘶,指的是周代基层人才选拔的制度及礼仪。清代地方性科举“宾兴”基金的命名,则取其“宾兴贤能”之遗意,其宗旨主要是资助当地士子参加乡会两试的旅费及卷资。此类基金,始见于宋代,元明两代承继,但因元明时期,

  • 标签: 历史地理 清代 学分 流变 广西 元明时期
  • 简介:识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小学生毕业时会写2500个汉字,需要认识3500个汉字,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和运用汉字。传统的识字教学法比较枯燥无趣。学生对识字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学习的效果也较差。

  • 标签: 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阅读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