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助对此病的早期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轻型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特点,包括主诉、外伤特点、视力变化、瞳孔及眼底改变、视野、视觉诱发电位、视觉对比敏感度等特点。结果18例患者中13例因初诊时视力下降不明显及眼底检查正常而漏诊,延误治疗,仅5例早期明确诊断,经积极治疗,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头面部外伤特别是眉弓外侧或前额颞部外伤,伤后视力下降程度不明显,有眼部亮度及色觉异常改变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相对性瞳孔传入性障碍,并早期作视觉诱发电位、视觉对比敏感度、视野等检查以明确有无视神经损伤,避免漏诊而延误治疗。

  • 标签: 间接视神经损伤 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对50例脑损伤患者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法或静脉推注法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制定护理计划,包括术前心理指导、术中、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结果50例移植术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中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及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脑外伤 干细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两种切除术式对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下动脉下气管食管沟全程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环甲关节后方喉返神经入喉处手术,两组患者均在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无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对照组患者有3例在术后发生声带动度欠佳,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甲状腺切除手术中,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需要在术中将喉返神经暴露,因此,实际操作中应当选择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风险较低的切除术式。

  • 标签: 甲状腺 喉返神经 切除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不稳定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无脊髓神经损伤不稳定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后路减压术治疗;对比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手术后,本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本组患者的Cobb's角、椎体压缩程度及椎管占位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伤椎高度较手术前显著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不稳定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对于纠正脊柱的形态结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前后路减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内固定治疗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选择Wiltse入路作为观察组,41选择后正中入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更有利于脊柱功能恢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Wiltse入路 内固定术 骨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助对此病的早期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轻型间接视神经损伤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特点,包括主诉、外伤特点、视力变化、瞳孔及眼底改变、视野、视觉诱发电位、视觉对比敏感度等特点。结果18例患者中13例因初诊时视力下降不明显及眼底检查正常而漏诊,延误治疗,仅5例早期明确诊断,经积极治疗,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头面部外伤特别是眉弓外侧或前额颞部外伤,伤后视力下降程度不明显,有眼部亮度及色觉异常改变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相对性瞳孔传入性障碍,并早期作视觉诱发电位、视觉对比敏感度、视野等检查以明确有无视神经损伤,避免漏诊而延误治疗。

  • 标签: 间接视神经损伤 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面神经损伤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l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面神经损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单日、双日)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护理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住院天数(23.5±1.2)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36.5±1.5),且患者护理后复发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对面神经损伤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个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患者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与临床对策。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SC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排尿训练,对比2组的自主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volumeofresidualurine,RUV)。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自主排尿时间为(56.34±12.53)d,RUV为(57.02±10.6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排尿训练可以明显缩短SCI患者r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SCI)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总结诊疗特点,为今后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提供参考。结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率较高,其选穴是辨病结合局部选穴为主,常用穴位是八髎、关元、中极、肾俞、阴陵泉、会阳。治法上重视电针和艾灸。

  • 标签: 针灸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儿童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体会,探讨此类骨折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回顾2005~2010年间住院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2例,男65例,女57例;年龄1.5~14岁,平均7.6岁;伸直型113例占94.8%,屈曲型9例占5.2%。桡动脉搏动缺失6例,较对侧减弱15例;正中神经损伤16例,桡神经损伤12例,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同时受累6例。对患儿心理护理,“C”臂X光机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密切观察肿胀和神经血管损伤情况,指导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桡动脉搏动恢复正常,神经损伤恢复在3周开始,平均6周,最长24周。11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月~27月,平均16个月,按Flynn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4.9%。结论儿童完全移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经过精心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可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血管神经损伤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疗法应用于不同损伤程度的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170例,170例面神经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98例,重度组72例,将以上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激素、抗病毒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轻度组和重度组两组中,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面神经损伤的患者,针灸疗法能够明显有助于面神经炎患者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恢复,临床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损伤程度 面神经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毛蕊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毛蕊异黄酮5g/kg组、10g/kg组、20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按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的缺陷程度,使用ImageJ软件计算脑梗死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大鼠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脑梗塞面积显著增加。毛蕊异黄酮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同时毛蕊异黄酮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酶的活力。结论毛蕊异黄酮可通过抑制脑组织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毛蕊异黄酮 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2例脑损伤患者采用腰椎穿刺椎管内植入法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后的护理,总结系统化整体护理及规范康复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出现显著疗效。结论NSCs移植可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配合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严格系统的康复训练,更有助于术后的康复。

  • 标签: 神经干细胞移植脑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思考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2年9月到2014年8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1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55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地方发生,提高了神经功能的恢复速率,值得被广泛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 神经康复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针灸治疗法对患有不同程度面神经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20例患有面部神经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60例完全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分为A、B两组,60例不完全面神经损伤患者分为C、D两组,平均每组30例。A、C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方式进行治疗;B、D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与针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D两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C两组;停止实施治疗方案后一段时间后症状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C两组;面部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A、C两组。结论应用针灸治疗法对患有不同程度面神经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针灸 不同程度 面神经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招募55脑卒中患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变化并使用NIHSS评分表来评价其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NIHSS评分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要明显高于NIHSS评分低组(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表达可以作为监测脑卒中神经损伤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脑卒中 调节性T细胞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目前存在多种学说,但均无法明确核准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具体发病机制。导致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多种,以眼部和全身性因素为主,例如非眼压和眼压因素,此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也是导致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最终通路。本文对近年来青光眼神经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病理机制、视神经损伤机制和细胞凋亡等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眼科医疗领域提供借鉴。

  • 标签: 青光眼 视神经损伤 发病机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医烙灸疗法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西药组(C组)、2小时烙灸组(D组)、6小时烙灸组(E组),其中50只于第1、2、4、6、8周采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法进行评分。另外25只取损伤脊髓组织做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形态学的变化。结果BBB评分表明D、E组效果明显优于A、B、C组,且D组疗效最显著。HE染色D、E组脊髓形态好于B、C组。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前期回医烙灸干预的效果好于后期干预。

  • 标签: 回医烙灸 大鼠 脊髓损伤 神经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调节素-1β(NRG-1β)对大鼠脑出血后C3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随机选取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NRG-1β低剂量组(1μg/kg)、NRG-1β高剂量组(4μg/kg)随机各取10只每组。应用VII型胶原酶于右侧脑纹状体区注射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干湿重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脑出血72小时各组大鼠血肿区域含水量占比及血肿周围组织C3的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3表达水平在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NRG-1β治疗较对照组能够减少受损组织含水量及抑制C3升高(P<0.05),并与治疗剂量呈正比(P<0.05)。结论NRG-1β可能通过下调脑出血诱导的C3表达和减轻脑水肿程度,改善脑内微环境,提示NRG-1β具有对脑出血后继发脑损伤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调节素 补体C3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皮质激素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影响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12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均为我院骨科和康复科2016年2月份到2017年8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60例,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功能恢复分值改善理想,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对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周围神经损伤 功能恢复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