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腹腔辅助胆囊切除手术不同麻醉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腹腔辅助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异氟醚和芬太尼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实验组实施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气腹前差异均不显著(P>0.05);实验组在气腹和拔管后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拔管和睁眼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辅助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能够保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均比较小,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腹腔镜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脐水平巨大卵巢囊肿行腹腔辅助微小切口保留卵巢功能手术配合及其安全性、依从性。方法对21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辅助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下行囊肿穿刺抽吸囊液,经2cm~3cmTrocar切口将囊肿拉出腹壁外剥除,并行卵巢成形术送回腹腔。结果21例手术均在腹腔辅助微小切口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6±13.1)min,平均出血(40±8.4)ml,囊肿平均直径24.8cm,吸出囊内液平均4800ml。结论腹腔辅助微小切口行巨大卵巢囊肿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全面、安全的手术配合对病人术后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腹腔镜辅助 巨大卵巢囊肿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1年62例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A、后期B两组;其中远端胃癌根治术45例,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Da、后期Db两组.分别比较初期与后期手术手术情况.结果62例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初期与后期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初期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3.07±46.62)min,显著长于B组(209.24±50.15)min(P<0.05).45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初期Da组平均手术时间(234.7±45.32)min,术中出血量(111.3±40.63)ml,显著高于后期Db组的(198.2±40.57)min、(89.5±36.42)ml(P<0.05).结论腹腔胃癌根治手术开展的不同阶段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等方面体现出学习曲线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手术团队具有不同学习曲线的规律.

  • 标签: 胃癌 根治切除 腹腔镜手术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 2016年 1月 -2018年 4月 9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根据手术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的结直肠肿瘤手术腹腔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组开展腹腔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分析效果;结果:腹腔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组效果、生存质量的平均分数、胃肠功能积分、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耗时以及术后恢复胃肠功能时间、并发症出现的比例均显著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手术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下子宫手术术前灌肠改良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辅助下子宫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理盐水进行术前灌肠,同时给予改良护理,对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本次实验研究中,患者与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均为100.0%,术野暴露有效率为100.0%,同时患者手术前晚和术晨排便以及术后排气的时间和肠道清洁情况、术野清晰程度均符合要求。结论在对腹腔辅助下子宫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灌肠护理的过程中,改良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让患者的肠道清洁情况和术野清晰程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辅助 子宫手术 术前灌肠 改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腔下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小儿外科进行腹腔辅助巨结肠根治手术的41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20例为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护理的21例为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的有效率,研究组有效率为85.71%,显著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在腹腔辅助巨结肠根治术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提高腹腔手术治疗巨结肠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巨结肠 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腹腔手术中所引发的伦理问题。随着腹腔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这种新兴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也日益凸显。通过对患者权益、医疗资源分配公平性、专业责任、自主性与责任、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旨在为医学专业人士和决策者提供伦理指导原则,以确保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安全、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手术 伦理思考 机器人辅助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超声在腹腔肝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肝胆手术的患者55例,手术过程中使用腹腔超声(LUS)进行辅助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然后将得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55例患者实施腹腔肝胆手术的方式,可以从腹腔超声诊断的过程中看到肝切除线的位置。在8例肝切除及18例肝囊肿开窗手术中,腹腔超声在手术中标示重要肝内及肝外管道的走向及指导切除。结论在腹腔肝胆手术中使用腹腔超声辅助检查,不仅能准确定位、直观指导,而且还能够挖掘探究出盲点病灶,对于提高腹腔肝胆手术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超声 腹腔镜 肝胆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后期,腹腔的出现使泌尿外科手术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许多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腹腔手术代替,微创手术成为外科发展的主流,并逐渐成为当代每个外科医师的必修课。随着腹腔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虽逐渐降低,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却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手术,分析原因,多数并发症的发生均与术者操作技术不熟练有关^[1],因此加强腹腔外科技术的培训成为降低愎腔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精索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辅助腹腔腹腔结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结直肠癌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进行手辅助腹腔治疗,对照组进行腹腔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对照组共有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9%,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小,且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能快速的恢复胃肠道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辅助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根治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开放手术辅助腹腔与完全腹腔下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普外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1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行开放手术辅助腹腔疝修补术;对照组21例,行完全腹腔下疝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随访并发症情况。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06.81±33.90)min,术中出血量(14.05±7.85)ml,并发症发生1例(5%);对照组分别为(126.75±23.36)min,(27.25±15)ml,3例(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2.05±0.51)d、住院天数(6.95±2.31)d,对照组分别为(1.71±0.64)d、(6.38±1.2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放手术辅助腹腔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腹壁切口疝 腹腔镜 开放手术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下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与传统腹腔下输尿管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LUR)在治疗婴幼儿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应用RALUR和LUR治疗POM的18例患儿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手术年龄范围为0~36个月。将接受RALUR的10例患儿作为RALUR组,中位年龄为9个月,年龄范围为4~35个月;患侧为左侧6例,右侧4例。将接受LUR的8例患儿作为LUR组,中位年龄为10个月,年龄范围为5~25个月;患侧为左侧6例,右侧2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RALUR组的手术时间为(149.0±18.9)min,LUR组为(194.4±45.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ALUR组住院费用为(73 807.0±7 342.2)元,LUR组为(23 126.7±4 497.1)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LUR组的术后拔引流管时间为(4.2±1.7)d,LUR组为(4.8±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RALUR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9.0±2.5)d,LUR组为(9.6±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8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19个月,RALUR组及LUR组各有2例因尿路感染行抗感染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排泄性膀胱造影均未见明显反流,术后均无需再次住院治疗的短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RALUR和LUR治疗婴幼儿POM均安全、有效且恢复迅速。RALUR的手术时间更短,是一种可行的手术选择。

  • 标签: 机器人 腹腔镜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