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全维作战”思想的指导下,随着非接触打击武器装备的发展、“空地一体战”的形成,对城市的空袭作战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掌握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城市空袭作战卫生减员规律,对于卫勤人员做好卫勤保障工作大有裨益。在综合历次空袭作战的减员基础上,本文初步总结了对城市空袭作战中致使城市人员卫生减员发生的规律

  • 标签: 城市 空袭作战 卫生减员 减员规律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挖掘现代医家治疗郁证验案的用药规律,以期为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中的现代郁证医案,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各库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相关期刊文献中的现代郁证医案,提取其中的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对获取到的处方中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该平台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分类,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医案1 984个,共计3 618诊次,中药处方3 089首,共涉及药物1 458味,总用药频次39 634次。高频药物有柴胡(1 546次)、茯苓(1 210次)、当归(1 167次)、白芍(1 109次)、郁金(1 091次);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多见,多归于脾、肺、肝、心经;常用药对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以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为基础加减。结论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用药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原则,气血兼顾、肝脾心同调、紧扣病机。

  • 标签: 郁证 现代医案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高血压病症属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是一种常见性、多发性疾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并发症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针刺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总结资料表明,针刺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上有确切的疗效和重大的指导意义。现将针刺治疗高血压的选穴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 标签: 高血压 针刺 眩晕 头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所谓经方,就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方。在详细总结经方用药精准、药味简洁等特点的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抓主证、用主方,随证加减,以及关注方后注释等使用经方的基本规律,以便更准确有效地使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经方 精准 简洁 抓主证 用主方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方剂学中止血剂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浅谈止血类方剂常用药物及其配伍特点。得出结论止血类方剂常用主要配伍依据致病因素不同,配伍也有所差异。对于瘀血阻络型出血,主要配伍活血祛瘀类药物;对于气虚出血者主要配伍温阳益气类药物;对于血热妄行者主要配伍清热类药物。

  • 标签: 止血 出血 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0首治疗甲亢的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我院近5年内运用中药治疗甲亢的120首中药处方,对这120首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这120首药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的主要功效为泻火清热、化痰软坚、活血理气以及益气养精等。结论在临床上对甲亢患者进行选药用药时应当以泻火清热、化痰软坚、活血理气以及益气养精为基础,适当添加具有调节免疫例、降甲状腺素、抗相关药物副作用和能有效改善甲亢临床症状等功效的药物。

  • 标签: 甲亢 中西医结合 用药规律 瘿病
  • 简介:摘要综述子午流注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子午流注理论是源于中医学《内经》,与国内外近年来新兴的以生物节律为基础的时间医学存在较多相通之处,故其科学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 标签: 子午流注 阴阳 临床护理 中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的取穴规律。方法选择在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十年内发表在中国知网上关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结果10年内中国知网中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文献91篇,十四经络取穴28处,包括主穴196次和配穴104次。主穴中太冲选取率最高,配穴中太溪选取率最高,太冲总使用率最高。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取穴,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针灸 高血压 取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用穴规律。方法在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实施针灸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在治疗时使用的穴位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穴位的使用规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穴位总共有73个,其中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肝俞、三阴交、上脘、膈俞、梁门为常用的10个穴位,且使用频次皆超过10.0%。结论虽然目前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用穴规律上比较混乱,但依然是有迹可循的,其主要还是集中在膀胱经、胃经和任脉等经脉穴位上。

  • 标签: 针灸治疗 慢性胃炎 用穴规律
  • 简介:有的人认为,只要睡7个小时,白天和晚上都是一样,人们因此按着自己的爱好尽量在晚上活动或娱乐,第二天上午再睡觉。对于每一位珍视自己健康的人,我们要忠告他,不要迷途不返了!这是长寿学者胡夫兰在《延长人的寿命的艺术》一书

  • 标签: 人体生物钟 节律 睡眠时间 长寿 精神健康 自然规律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进入病人角色后,其需要的层次就会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病人的某些生理需要上升,安全需要更为突出,爱和所属感更为迫切,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容易受挫,自我实现需要常常被压抑。在患病的过程中,如果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 标签: 活动特点 病人心理 自我价值感 自我实现需要 生物医学模式 需要的层次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腹泻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在文献中的使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通过对参考书和工具书以及计算机检索1994—2009年国内有关中医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文献260篇,进行中医治则治法和方药运用规律的研究。结果:前3位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为消食化积、运脾止泻,常用保和丸加减;清热利湿、和中止泻,常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疏风散寒、化湿止泻,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泻的药物主要为健脾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茯苓、车前子、苍术、藿香、白术、陈皮为治泻的核心药物。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应以健脾和化湿为主,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中医治则治法 方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