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已有研究表明,沙棘黄酮在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肥大、抗血栓形成、降血糖,提高免疫,抗氧化,抗癌,抑菌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然而,有关沙棘黄酮的药理作用还没有系统的阐述。本综述分析和总结了沙棘黄酮的药理性质,旨在为沙棘黄酮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沙棘 沙棘黄酮 药理作用
  • 简介:本文对陶瓷膜错流过滤沙棘果汁进行了研究,试验了膜孔径对截留效果和膜通量的影响,研究了操作压力、膜面流速、操作温度等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和操作参数:膜孔径0.12μm,膜面流速3m/s,压力0.15MPa;采用2种清洗剂分步清洗可以有效地恢复膜通量.

  • 标签: 沙棘果汁 陶瓷膜 膜清洗
  • 简介:本试验主要研究沙棘果榨汁后的沉淀物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乙醇回流浸提的方法提取沙棘果泥中的黄酮,使用分光光度计对沙棘果泥中的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h、料液比1∶45。

  • 标签: 沙棘果泥 黄酮 乙醇回流浸提
  • 简介:通过沙棘品种、栽培密度、施肥、灌水等项试验研究,总结分析各试验因子对沙棘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提出良种选择、授粉树配置、栽植密度、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 标签: 沙棘 种植园 高效栽培 品种选择 授粉树配置 栽植密度
  • 简介:采用不同方法测定沙棘果粉的抗氧化能力活性。实验条件下,沙棘果粉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有较强的清除或抑制作用,且显示较好的量效关系。所以沙棘果粉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 标签: 沙棘果粉 抗氧化 FRAP还原力 DPPH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 简介:柳叶沙棘果实品质好,植株无刺或少刺,是栽培和育种的好材料.采用嫩枝扦插,全光喷雾繁殖柳叶沙棘可获62%~95%的生根率.生根时间较其他种类沙棘晚10~15d.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吲哚丁酸能提高生根率10%~20%.

  • 标签: 沙棘 无性繁殖技术 生根率 全光喷雾 萘乙酸 柳叶
  • 简介:本文综合阐述了沙棘育苗的各种技术,包括实生繁殖和以扦插、组培为主的无性繁殖,介绍了各种繁育方式在俄罗斯、蒙古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并在综合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建议以组织培养方式作为日后发展沙棘产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 标签: 沙棘 实生繁殖 扦插 组织培养
  • 简介:“三北”地区和黄土高原是中国沙棘亚种的分布中心,现已有大面积人工沙棘林,但其果小、刺多,产果量低,采果难。为此,作者于1997-2006年承担水利部“948”沙棘引进项目,以解决该地区沙棘优良品种缺乏问题。通过8年试验研究,引进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优良品种、类型40余种,分别在“三北”和黄土高原地区的7个主要试验基地进行引种试验,从中初步筛选出效果较好的9个优良品种、类型。它们生长发育良好,抗性较强,具高产、优质特性,并已开始利用引进的俄罗斯沙棘与当地中国沙棘杂交,培育出第一代杂交种。在引种选育和对俄罗斯沙棘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良种的集约栽培和繁育做了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实施,为做好沙棘引种选育工作提供了良种,这对大面积建造高产、优质人工沙棘林和沙棘果园,加速黄土高原和“三北”地区的环境治理、发展地方经济具重要意义。

  • 标签: “三北”和黄土高原地区 俄罗斯沙棘 优良品种 引种选育
  • 简介:沙棘是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掌握其遗传改良和繁殖栽培研究进展对沙棘资源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沙棘是多用途树种,因此其遗传改良涉及多个性状、栽培模式也因造林目的不同而异。近年来,通过以选为主以及选、引、育兼顾的系统遗传改良,获得了许多果实大、产量高、无棘刺的优良品种,同时在良种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应加强生长性状和雄株的遗传改良、积极开展造林模式以及现有林分改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沙棘 遗传改良 繁育技术 栽培模式
  • 简介:沙棘叶SDF提取最佳料液比为1:20。NaOH预处理最佳条件为50目,沙棘叶粉以1:20的比例用蒸馏水调浆,用NaOH调至溶液浓度为0.5%,在50℃条件下预处理2h。纤维素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50uL/g,温度50℃,时间4h,pH7.0。沙棘叶中原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1.38%,采用此工艺提取比原料中提高近2.5倍。H2O2漂白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3%、温度25℃、pH值8.0条件下处理3h。

  • 标签: 沙棘叶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 简介:本文观察苎麻叶凝胶长期连续经皮肤给药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实验大鼠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利用1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完整皮肤苎麻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40、80倍),破损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破损皮肤苎麻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40、80倍),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日涂药2次,连续给药4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给药4周及停药2周后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表明,苎麻叶凝胶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摄食情况、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正常,与凝胶基质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苎麻叶凝胶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通过对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F1代雄株的变异特性分析,建立了选择优良单株的标准,为叶用型沙棘选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F1代 雄株变异特性 选优标准
  • 简介:本文研究了沙棘花的结构、开花所需的条件、花粉的收集和贮藏方法及不同的贮存条件下,保持沙棘花粉生活力的时间长短,通过降低花粉水分含量和低温冷藏以及玻璃器具密封等保存措施,可以达到长时间储存沙棘花粉的目的.同时对沙棘单交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沙棘 花粉 生活力 研究
  • 简介:用水-丙酮(3:7)分离出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籽提取物,用葡萄糖凝胶LH-20柱型层析分离为9组。其中的三组通过清除分析和色素载体,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用液相色谱耦合电解质谱来进行单体和低聚体原花色素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沙棘籽中除了原花色素还有齐聚花色素,还包括三氢和双氢二甲苯黄丙酮单体和纯三氢二甲苯黄丙酮单体的混合物。通过葡萄糖凝胶LH-20柱型层析来进行聚合体的分馏。LC—MASS分析降解产物的片段表明儿茶素、表儿茶素、桔儿茶素和表桔儿茶素都是主要的组成单位。儿茶素占到所有单体的56.1%,而81.9%的延长单体组成了原飞燕草素单体。平均的聚合度(mDp)介于4.5~31.6之间。原飞燕草素的比例在所有的组分之间是最高的,从51.4%~88.5%。

  • 标签: 沙棘 抗氧化活性 色素载体
  • 简介:按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采用SPF级昆明种老龄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开展“沙棘花青素软胶囊”抗氧化功能酶活力测定,并按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指标判定其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原花青素受试样品组与老龄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比较,过氧化脂质(MDA)含量降低及抗氧化功能酶(SOD)活力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沙棘花青素软胶囊”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为阳性。

  • 标签: 沙棘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 简介:考查多种因素对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其最佳处方组成。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甘油用量、碱用量、乙醇用量和吐温用量四因素进行考查。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最佳处方为:卡波姆10g,乙醇20g,甘油50g,吐温2g,羟苯乙酯1g,氢氧化钠3g,苎麻提取物10g,加蒸馏水至1000g。经检查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的pH适宜,颜色、光泽度、均匀度、稠度等在实验条件下稳定,对皮肤无刺激,符合中药制剂规定。

  • 标签: 苎麻叶 凝胶剂 正交实验
  • 简介:用果胶酶对沙棘果汁澄清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处理沙棘果浆,可明显提高沙棘的出汁率及汁的透光率,利于果汁的澄清。用此工艺条件澄清的沙棘果汁透光率达84.7%,出汁率达6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果胶酶的使用参数:浓度4g/l左右,pH为3~4,温度45℃~50℃,作用时间4h。

  • 标签: 沙棘果汁 果胶酶 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