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阴茎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2013年8月至2013年10月,对3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腹股沟浅组和深组淋巴结。结果病理证实3例均为鳞状细胞癌,阴茎癌原发灶TNM分期/Broders分级:病例1与病例2均为T2/G1,病例3为T2/G2。3例患者6侧腹股沟区共检出77枚淋巴结,平均每侧切除淋巴结12.8枚,其中检出5枚(6.5%)阳性淋巴结。术后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伤口裂开、淋巴囊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保证了清扫的高效,明显减少了并发症。

  • 标签: 阴茎肿瘤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研究国产新型血液灌流MG1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和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共88例,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统计研究室提供随机化数据表分配,使用二阶段交叉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用广泛使用的健帆HA130灌流作为对照,A组患者先使用HA130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D串联治疗一次,中间经过洗脱期1周,再使用MG150HP串联治疗一次;B组患者先使用MG150HP+HD串联治疗一次,洗脱期后1周再使用HA130HP+HD串联治疗。分别在2次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GEs和IS浓度,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比较新型血液灌流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2个医院各入组44例患者;A组(n=44)和B组(n=44)两组患者治疗前除了AGEs[(285.77±107.03)ng/L比(456.89±129.10)ng/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2.67±2.58)mg/L比(6.38±8.8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他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清除指数(Kt/V)、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IS、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白蛋白(albumin,Al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MG150和HA130HP联合HD治疗2h后血AGEs下降率分别26.0%为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3,P〈0.01);IS的下降率分别为51.7%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247,P〈0.01);β_2-MG下降率分别14.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0,P〈0.01)。(3)共7例发生轻度不良事件,在2种灌流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新型血液灌流MG150HP联合HD治疗能够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疗效安全确切

  • 标签: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硫酸吲哚酚
  • 简介:目的总结和探讨后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经验技巧。方法同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腔镜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术的89例患者。术中模拟膀胱镜下逆行捅管技术,采用吸引杆放置双J管。结果89例术中置管顺利,放置双J管时间40S~5min,平均1.5min。双J管放置准确到位的82例,远端未进入膀胱2例,插进尿道2例,近端未进入肾盂3例。术后漏尿1例,术后3天漏尿情况自动消失。结论腹腔镜下用吸引杆放置双J管,方法简单方便快捷,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丁管 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评估表柔比星(EPI)+诱导灌注+维持灌注、EPI+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3种方案对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咣癌(NMIBC)电切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确诊为NMIBC患者的资料,依据术后灌注药物和灌注方法分为A组(EPI+诱导灌注+维持灌注)、B组(EPI+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C组(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各组按照肿瘤复发风险进一步分为高危组和中危组。随访2年,定期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泌尿系超声及膀胱镜检查,并记录膀胱癌复发情况以及膀胱灌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H、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6%(2d/56)、38.24%(26/768)、18.97%(11/58);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18)。A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0.00%(10/20)、27.78%(10/36),B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5.83%(11/24)、25.00%(11/41),C组高危患者与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7.62%(10/21)、8.11%(3/37)。A、B两组高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与C组高危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79、P=0.905);A、B两组中危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率分别与C组中危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45)。结论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辅助治疗NMIBC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于高危NMIBC,3种灌注方式的疗效无差别;对于中危NMIBC,PA-MSHA+即刻灌注+诱导灌注+维持灌注效果最佳。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 表柔比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有限治疗选择为好攻击的前列腺癌症是可得到的。Gossypol被报导了在癌症的许多类型举办一项有势力anticancer活动。它能增加癌症房间的敏感到alkylating代理人,减少multidrug抵抗和减少转移。它是否能在癌症房间导致autophagy,还没是坚定的。这里,我们在vitro在人的前列腺癌症房间线PC3和LNCaP上调查了apogossypolone(ApoG2)和(?)-gossypol的antiproliferative活动。到ApoG2的PC-3和LNCaP房间的暴露导致了autophagy的几个特定的特征特征,包括在酸的小囊的细胞的细胞质和形成的膜的液泡的外观。联系autophagy的LC3-II和beclin-1的表示在治疗以后在两根房间线增加了。有3-methyladenine的autophagy的抑制支持了两种房间类型的apoptosis。一起拿,这些数据证明autophagy的那正式就职能在人的前列腺癌症房间对apoptosis代表防卫机制。

  • 标签: 前列腺癌细胞 自体吞噬 诱导 PC 体外 抑制剂
  • 简介: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沉默MUC1-C的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MUC1-C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3000TM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以空白组和转染无关序列的阴性对照组细胞作对照,转染48h后收集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MUC1-C蛋白的表达,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UC1-C48h后的PC3细胞,MUC1-C的表达降低,siRNA-144434、siRNA-144435和siRNA-144436的灰度值分别为1.18、0.72和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siRNA-144434、siRNA-144435和siRNA-144436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55±2.05)%、(15.11±2.70)%和(16.22±3.43)%,siRNA-144436作用较明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MUC1-C的RNAi可抑制MUC1-C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延缓PC3细胞的增殖。

  • 标签: 前列腺癌 MUC1-C RNA干扰 细胞增殖
  • 简介:肥胖可增加患恶性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或前列腺癌的风险,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增强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与类固醇激素的生物有效性。本文探索了雌激素受体α(ERα)与瘦素诱导的Star3激活的相互作用。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 乳腺癌细胞 STAT3 瘦素 激活 脂肪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构建针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的小片段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研究shRNA表达质粒沉默GnT-V基因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GnT-V基因的小于扰RNA(siRNA)靶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PC-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nT-V基因的细胞株,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GnT-V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CCK-8增殖实验、流式细胞仪评价GnT-VshRN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GnT-VshRNA表达质粒,且该质粒明显下调GnT-V的表达;PC-3细胞GnT-V/1079的tuRNA和蛋白质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76.5%和67.0%,对PC3细胞呈明显抑制效应;CcK-8增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3GnT-V/107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以48h为著;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PC-3GnT-V/1079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shRNAGnT-V能显著降低GnT-V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有效抑制PC-3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该GnT-V的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靶点。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RNA干扰 GnT-Ⅴ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Ad-pre-microRNA-494抑制Survivin表达对人膀胱尿路上皮癌UM-UC-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已构建的腺病毒载体Ad-pre-microRNA-494感染人膀胱尿路上皮癌UM-UC-3细胞,采用RT-PCR法、Westernblot法、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感染前后Surviv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和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细胞与空病毒载体组细胞相比较,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Ad-pre-microRNA-494能有效抑制UM-UC-3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从而诱导UM-UC-3细胞凋亡,这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膀胱癌 SURVIVIN microRNA-494 基因治疗
  • 简介:瞄准:在微容器密度(MVD)和脉管的内皮生长的表情调查差别,并且在MVD之中探索关联在前列腺癌症(PCa)之间的因素(VEGF),VEGF-C和VEGFreceptor-3(VEGFR-3)纸巾和邻近的良性的纸巾,Jewett-Whitmore阶段,格利森分数和在PCa的前进的VEGF,VEGF-C和VEGFR-3的表情。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的途径被采用在癌症区域和71个主要职业人员静电干扰腺癌标本的外部良性的区域检测CD34,VEGF,VEGF-C和VEGFR-3的表情。统计分析然后被执行根据试验性并且诊所数据。结果:都显著地与邻近的良性的上皮(P<0.01)相比在恶意的上皮/癌症房间在VEGF,VEGF-C和VEGFR-3的调整表情上面被发现。当在肿瘤区域(P<0.01)比较VEGF-C或VEGFR-3的表示时,在阶段D的病人在阶段A,B或C比病人有一个显著地更高的分数。另外,重要关联在Jewett-Whitmore阶段和VEGF-C之间被观察(r=0.738,P<0.01),临床的阶段和VEGFR-3(r=0.410,P<0.01),VEGF-C和格利森分数(r=0.401,P<0.01),VEGFR-3和格利森分数(r=0.581,P<0.001)并且MVD和VEGF(r=0.492,P<0.001)。结论:VEGF和VEGF-C的增加的表情仔细与PCa的前进被联系。为PCa前进的增加的VEGF表示的主要贡献到过起来调整MVD,它维持了肿瘤织物的生长优点。然而,VEGF-C和VEGFR-3的增加的表情的主要角色是提高lymphangiogenesis并且提供一条主要小径让癌症房间传播。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前列腺癌 肿瘤级数
  • 简介:系统性结节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TSC)又称为Bournerille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6000~1/10000,是一组侵犯皮肤、神经、心脏、肺脏和肾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征[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3例临床新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SC的流行病学、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结节硬化症 tuberous 新发患者 鉴别诊断 ANGIOMYOLIPOMA 肾肿瘤剜除术
  • 简介:“生殖发育不良”是男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它属于发育不全(hypoplasia)。这种发育异常多在罹患器官前冠以“小”字,如“小阴茎”“小睾丸”等。它和父母的遗传冈素、环境因素有关,包括在中医学的“天宦征”,“天阉征”等范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睾丸、阴茎发育停滞,处于幼儿型,或难以摸到很小的睾丸,

  • 标签: 补肾壮阳法 男性 生殖器发育不良 补肾通精
  • 简介:舒尼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常作为血管抑制剂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证实其能够改善肾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但在进一步证实其抗肿瘤效果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方式效果之前,应对其作用机制做详尽的阐明。作者证实舒尼替尼通过抑制Stat3活性而促进肾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生长,

  • 标签: 转移性肾癌 免疫抑制状态 癌细胞凋亡 STAT3 舒尼替尼 细胞数量
  • 简介:Smoothened(SMO)是表明小径的刺猬的一个重要成员。我们为RNA干扰构造了特定的recombinantlentiviral向量,指向SMO基因(NM_005631)观察它在人的雄激素敏感的前列腺癌症房间线的SMO表示,房间增长和房间周期上的效果,LNCaP,并且在雄激素无关的前列腺癌症房间线,PC3。四个siRNA序列被设计并且插入了到lentiviral向量pGCSIL-GFP构造四recombinant向量。有最高的介入效率的向量是有在293T房间包装向量(pHelper1.0和pHelper2.0)为分别地感染LNCaP和PC3房间线由liposome装配lentivirus粒子的co-transfected。SMOmRNA,肿瘤房间增长和房间周期的表示水平被量的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量,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试金和流动cytometry分别地。顺序结果证明recombinantlentiviral向量成功地被构造。pGCSIL-GFP-723有最高的介入效率,在co-transfection,LNCaP和PC3房间与排队以后的命名Lv-SIL-SMO723被感染。与控制组相比,显著地显示出的结果减少了(P<0.05)LNCaP和PC3,S阶段房间的更低的吝啬的百分比和G2/M的更高吝啬的百分比的SMOmRNA表情分阶段执行房间,以及显然减缓增长(P<0.01)在感染的组的LNCaP。然而,PC3的增长没被改变(P>0.05)。在结论,recombinantlentivirus粒子能压制SMO表示,在LNCaP和PC3房间线调整房间周期并且显著地禁止LNCaP房间然而并非PC3房间的增长。

  • 标签: 前列腺癌细胞 肿瘤细胞株 细胞增殖 干扰抑制 细胞周期 RNA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比较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接受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190例BPH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随访时间长达3年。结果手术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23.96±15.8)g,平均手术时间(70.5±1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2±16.9)ml。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血钠浓度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3例患者术后出现继发性尿失禁,经功能锻炼3个月后康复。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更彻底,手术风险显著降低,是治疗BPH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疗效持久、稳定。

  • 标签: 2ΜM激光 剜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和VEGF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3,VEGFR-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64例前列腺癌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HIF-1α、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VEGF-C和VEGFR-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0.9%、70.3%和71.9%,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无表达;HIF-1α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VEGF-C蛋白与病理分级和淋巴转移有关,VEGFR-3蛋白与淋巴转移有关(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C、VEGFR-3;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C和VEGFR-3蛋白的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及淋巴转移相关。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HIF-1Α VEGF-C VEGFR-3
  • 简介:TGF-β信号通路的改变发生于肾上皮细胞恶性转变的早期,并与TGF-β型受体(TβRⅢ)的缺失有关。为了研究TβRⅢ介导的肾透明细胞癌凋亡中的作用,通过构建腺病毒基因载体,在体外转染肾透明细胞癌使其重新表达TβRⅢ,并在裸鼠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来建立体内TβRⅢ高表达模型,

  • 标签: TGF-Β 信号通路 TΒR 转化生长因子 肾细胞癌 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RNAi沉默G250基因表达后,肾癌Ketr-3细胞生长速度和体外侵袭力的变化。方法据G250基因的序列合成shRNA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2.1-U6-neo中,构建G250shRNA真核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染至人肾癌Ketr-3细胞株中。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干扰效率进行检测。MTT法观察干扰后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探讨干扰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G250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RT-PCR、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转染G250shRNA真核载体的肿瘤细胞G250/β-actin的比值明显降低。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Ketr-3-MNRi组与Ketr~3组和阴性对照组Ketr3-NC相比较,肿瘤细胞生长减慢;Ketr3-MNRi细胞其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Ketr-3-NC及Kerr-3细胞。结论G250shRNA可以下调kerr-3细胞G250的过度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下调其侵袭能力,为探讨G250在肾癌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治疗肾癌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 标签: 肾肿瘤 RNA干扰 基因
  • 简介:肛门生殖距离被用来定义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男性化的程度,较短的长度一般与女性化和男性不育有关。雄激素受体的第一个外显子包括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序列的多态序列,较长的CAG重复序列与降低的雄激素受体功能有关。我们试图去确定肛门生殖距离是否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有关。我们评估了来自同一个机构泌尿科的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一个男子群组。肛门生殖距离(后阴囊与肛外缘之间的距离)以及阴茎长度都进行了测量。桑格DNA序列分析用来确定CAG重复序列的长度。195名男子的肛门生殖距离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被确定下来。经过未经调整的分析,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与阴茎长度(P=0.17)和肛门生殖距离(P=0131)之间没有线性关系。然而,经过分组人15分析,那些CAG重复序列长度较长(〉26)的男子,与CAG重复序列长度较短的男子相比,明显具有较短的肛门生殖距离。例如,肛门生殖的平均距离为41.9vs.32.4mm时,相对应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为〈26vs.〉26(P=0.01)。此外,当以受试者的肛门生殖距离为基础进行分析时,那些肛门生殖距离比平均值(40mm)短的男子,与肛门生殖距离高于40mm的男子相比,都具有较长的CAG重复序列的长度(P=0.02)。总体而言,没有发现肛门生殖距离与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长度之间有线性的关系。

  • 标签: 肛门生殖器距离 雄激素受体 生殖器 阴茎长度 会阴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分析1例于我院接受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憩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男,5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CT增强提示膀胱左侧壁憩室并占位;尿动力学及尿流率检查提示下尿路梗阻;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梗阻,膀胱左侧壁近输尿管开口处见一4.0cm×3.0cm憩室,其内可见一约1.0cm×1.5cm菜花样新生物,活检提示为尿路上皮癌(T1G1)。行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无复发再行二期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结果术后病理为膀胱尿路上皮癌(T1G3),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双肾及输尿管也未见明显扩张积水。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3D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憩室癌(≤T2期)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膀胱憩室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3D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