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摘要 ] 目的 :利用开源软件3D-Slicer配合导向管模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从而减少穿刺失误、避开重要血管及纤维束,进而提高引流效果,缩短引流时间,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在同一颅骨模型上,实验组在对照组决定好E点(穿刺点)、T点(目标点)后,行CT扫描,将影像资料Dicom文件导入3D-Slicer,通过模块Gyro Guide计算穿刺角度及深度,配合已设计好的穿刺导管完全根据计算数据进行穿刺,固定,通过前额颅骨缺口观察引流管口处是否到达T点,若未到达T点,测量两者之间距离并记录。对照组方法:在该组决定好E点、T点后,行CT扫描,得到影像资料后由一位副主任医师自行阅片,然后徒手穿刺,记录穿刺次数(穿刺后不能调节角度),在该组认为穿刺完毕后,固定,通过前额颅骨缺口处观察引流管口是否到达T点,若未到达T点,测量两者之间距离并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12次实验。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固定组和隐形组,每组50例,固定组患者借助固定托槽矫治展开治疗,隐形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备较高的舒适性及美观性,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发音与咀嚼能力,并且患者的矫治效果和固定矫治并没有明显差异,若是患者符合这种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就应该首选这种治疗方式。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严重痔疮患者采用吻合痔疮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80例研究患者,是我院普通外科在2017年2月到2021年2月之间收治的。将以上研究患者利用随机分组,即研究组(采用吻合手术疗法)、对照组(采用切除术),两个研究组内分别有40名研究对象,经过后期检查比对两组最终的肛肠动力学结果。结果:两组肛肠动力学分值治疗后差别较显著,研究组分值相对偏高,经统计学对比可得P值<0.05。结论:新型的吻合手术疗法与传统的切术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更适合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

  • 标签: 吻合器 痔疮手术 应用效果 肛肠动力学
  • 简介:摘要:临床中,消毒灭菌极为重要,就现阶段来看,压力蒸汽灭菌使用得相对较多,但是湿包现象的发生是消毒供应中心在灭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湿包的潮度加大,外包装所具有的防止微生物污染屏障功能降低,极易在短时间内被微生物穿透,灭菌性受到破坏,应视为灭菌失败。必须要重新包装灭菌才可使用,另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应注意湿包的鉴别,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找出原因,加大管理力度,加以控制,并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原因 对策 湿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用于检测B7-H3基因,以评价肿瘤患者的预后转归。方法收集临床病理阳性样本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然后根据B7-H3基因序列设计LAMP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用LAMP方法检测收集的临床样本,计算阳性率,并比较LAMP和荧光定量PCR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建立的LAMP体系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通过对临床样本的检测,B7-H3阳性样本的LAMP检测结果和荧光定量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P对B7-H3基因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对CKD3-4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由本院住院部参照美国K/ DOQI指南确诊的100例诊断为 CKD,且临床分期为3-4期患者,对照组进行慢性肾脏病一体化管理,实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融合中医中药辨证施治、中医食疗、传统运动疗法、四季养生疗法。就两组治疗后对患者的肾功能[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肾功能指标如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上相差极大,统计学意义特征对比明显(P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病管理 CKD3-4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隙保持在乳磨牙早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报告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3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8例乳磨牙早失患者,根据奇偶数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研究组,44/组,研究组以可摘式间隙保持为主,观察组以固定式丝圈式间隙保持,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间隙保持佩戴成功率为(95.45%),研究组间隙保持佩戴成功率为(90.91%),二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牙龈状况评分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几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保持在乳磨牙早失患儿的治疗中效果十分显著,可以预防错合畸形或者减轻错合畸形的程度,有利于将来恒牙列的正畸综合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磨牙缺失 间隙保持器 并发症 佩戴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负压在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性损伤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湿性换药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改良负压实施换药。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USH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以及WB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湿性换药的基础上结合改良负压换药的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患者伤口的面积,降低患者换药的次数,该换药模式值得社会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改良负压 老年3-4期压力性损伤 湿性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肺泡上皮细胞(AEC)向间质细胞转化(EMT)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的AEC II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取5~7代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µg/L TGF-β1诱导组、10µmol/L ATRA组、5µg/L TGF-β1诱导+0.1µmol/L ATRA组、5µg/L TGF-β1诱导+1µmol/L ATRA组、5µg/L TGF-β1诱导+10 µmol/L ATRA组,37℃ 5% CO2条件下培养24h,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Collagen III、α-SMA、JAK2、STAT3和SOCS3 mRNA水平,37℃ 5% CO2条件下培养72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α-SMA、JAK2、STAT3和SOC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和空白组相比,TGF诱导组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Collagen III、JAK2、STAT3 mRNA水平显著升高,SOCS mRNA水平显著降低,JAK2、STAT3、pSTAT3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JAK2 STAT3 肺泡上皮细胞 EMT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将 3D打印模型为基础的健康宣教应用于胸腰椎结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7月— 2018年 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胸腰椎结核的患者总共 60例进行本次医学研究 。我们将这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采用 3D打印模型健康宣教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评分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率 86.67%,较对照组的 53.33%高,此外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的评分也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结论 在胸腰椎结核的患者中应用 3D打印模型健康宣教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此种护理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胸腰椎结核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法。

  • 标签: 3D打印模型 胸腰椎结核 健康宣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脑瘫是一种危害儿童身心发育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发病率约为2.4%,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脑瘫难以治愈,需要终身接受康复治疗。常规脑瘫患儿的康复周期长,费用高,一般家庭难以接受。中医理论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具有完整的体系,其提出3F模式,本文对其实施理念及优势进行相关阐述。

  • 标签: 中医理念 小儿脑瘫 33F模式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脑瘫是一种危害儿童身心发育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发病率约为2.4%,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脑瘫难以治愈,需要终身接受康复治疗。常规脑瘫患儿的康复周期长,费用高,一般家庭难以接受。中医理论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具有完整的体系,其提出3F模式,本文对其实施理念及优势进行相关阐述。

  • 标签: 中医理念 小儿脑瘫 33F模式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制备3D打印聚乳酸/纳米二氧化钛(PLA/TiO2)复合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通过熔融沉积法3D打印PLA支架及PLA/TiO2复合支架。进行形貌、红外、压缩力学性能及药物释放性能测试。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PLA支架和PLA/TiO2支架结构规则,交错连续网状结构,支架孔隙均匀。相对于PLA支架,PLA/TiO2支架的亲水性增强,且抗压强度满足松质骨要求。药物释放性能对照显示,PLA/TiO2支架延长了药物向周围释放的时间。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得出,不同时间点两组支架的细胞均呈增殖趋势,PLA/TiO2支架的细胞增殖效果更佳。结论 3D打印PLA支架与PLA/TiO2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为3D打印载药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3D打印 聚乳酸 复合支架 药物缓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