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的临床特征。方法原发性胆汁性胆管患者,共121例,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老年组44例,非老年组77例;收集并比较两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验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老年组中临床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乏力、黄疽,非老年组中为乏力、纳差,组间比较临床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老年组的TBIL、DBIL、ALT、AST、ALP、GGT平均值均略高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自身免疫抗体检验结果显示,PBC患者检出率最高的是AMA、AMA-M2及ANA抗体。老年组中AMA、AMA-M2、Gp210、Sp100的检出率略高于非老年组,ANA的检出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老年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确诊晚,发现时大部分均已进入症状期以后,表现为乏力、黄疸、纳差等,肝硬化、腹水的发生率高。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老年人 临床特征
  • 简介:人体可保持自身稳态(Homeostasis,体内平衡、自身功能稳定)功能的稳定,是保证生命活动和延长寿命的关键,氧化损伤及促因子反应是机体稳态的两大有害因素,氧化一免疫一炎症连锁反应也是衰老的机理之一。机体可保持终生抗氧化、抗功能的稳定,有利于机体稳态的稳定,从而有利于健康及延寿。

  • 标签: 抗氧化 延寿 抗炎 保健 机体稳态 连锁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特点、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复习547例结肠镜发现,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老年人大肠癌发生率高于非老年人.大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上升,临床症状以贫血、隐血老年人为多见。右半结肠癌发病率上升。同时癌预后差,早期癌预后好。五年生存率老年人高于非老年人。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老年人大肠癌最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人大肠癌 非老年 结肠镜诊断 临床分析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估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的疗效。方法253例骨关节病人,年龄60岁~83岁,平均(65±4.9)岁,分为三组:A组88例行膝关节镜清理术,B组76例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C组89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疗效评价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进行评定。治疗前各组膝关节评分无统计意义。A组术后1年优18.6%、良45.8%、可28,8%、差6.8%。B组1年后优9.6%、良37.6%、可35.7%、差17.1%。C组1年后优7.9%、良27.4%、可47.3%、差17.4%。A组与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对老年性骨关节有较好的疗效。轻中度关节伴游离体是关节镜清理术的强指征。

  • 标签: 骨关节炎 老年人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 简介:70年代初,国内血液流变首先用于对中医学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则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前提下而兴起的。从80年代起,它应国内临床对占人类死亡率之首的心脑血栓病进行防治研究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 标签: 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学 心脑 国内 血瘀证 中医学
  • 简介:生物流变创始人CopleyAL教授对于血液流变的研究领域曾做过精辟论述。他认为血液流变是研究血液在血管流动和变形的一门学科。它从宏观、细胞及分子不同水平研究有关的流变现象。Copley把血管和血液作为一个整体,并称之为“血管一血液器官”。因此,血液流变改变,应考察这些方面的变化。

  • 标签: 血液流变学改变 血管 血瘀证 老年 中医 AL
  • 简介:螺旋CT容积扫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结合产生了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CTvirtualendoscop,简称CTVE)。自1994年Vining等首次报道此项技术以来,国外学者对此技术进行了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国内从1996年起,也陆续发表其临床应用的报道,但对CTVE在老年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面则褒贬不一,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文献作一些探讨,以便正确定位。

  • 标签: 支气管肺癌 诊断价值 成像技术 CT仿真 老年 纤支镜
  • 简介: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是SARS新型冠状病毒(SARS-Coronaryvirus,SARS—CoV)引起的疾患,也是人类21世纪初面临的挑战性新感染性疾病。因其密切接触传染性、部分病例重症趋势及较高的病死率很快引起了全球的重视。高龄,基础疾病,吸……

  • 标签: 老年人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诊断 预防 治疗
  • 简介: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人的智能全面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限于个体的疾病,而且因其带来的巨大社会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痴呆是继心脏病、癌症、中风后的第四位死因,据估计我国现有约500万左右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迅猛发展,老年性痴呆必将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卫生和社会问题,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中的主要类型.

  • 标签: 流行病学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 公共卫生问题 老年性痴呆 disease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专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CK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与CKD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结果CKDⅠ~Ⅴ期患者共129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72例。CKD主要并发疾病依次为高血压(69.0%)、贫血(44.2%)、高血脂(43.4%)、心脏疾病(41.9%)、糖尿病(30.2%)等。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降低和高血压为CKD并发CVD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血脂、年龄增加皆为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GFR水平降低、高血压、CRP水平升高、高血脂、年龄增加为CKD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现CKD并发症和严重程度,重视各种危险因素对CVD和CKD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心脑血管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AP)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78例AP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2组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GSES评分)、遵医行为依从性及AP复发率.结果(1)自我效能感:干预前2组GSE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巧及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3)遵医行为依从性: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遵医行为依从性89.74%(35/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P<0.05),(4)生活质量:干预前2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4.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复发率: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56%(1/39)与对照组12.82%(5/3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AP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表达强度。评价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提取前列腺癌患者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RT—PCR方法扩增目标基因组,同时用荧光标记物与目标基因组中特定部位结合,循环特定次数后用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荧光标记物的浓度,从而了解PSMA在两组患者中的表达。通过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比较来了解PSM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PSMA表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表达。结论PSMA是较PSA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检测前列腺癌的指标,为临床早期筛选前列腺癌提供更强的依据。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利用家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的方法制作骨关节(OA)模型,测定关节发病的不同时期,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探索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实验组家兔30只行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术造模,分别于术后4W、8W、12W处死10只,假手术对照组家兔10只于术后12W处死。进行股骨髁关节软骨退变的大体评分;取退变的软骨组织,用Westernblot印记杂交方法测定软骨组织中MMP-1,MMP-13和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术后4W即可见软骨退变,8W和12W时退变进一步加重,对照组元明显软骨退变,不同组动物关节软骨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MMP-1和ERK1/2的蛋白表达在正常对照组水平均较低,造模4W开始升高,到第8W及第12W持续升高;而MMP-13在造模4w时表达开始升高,造模第8W时持续升高,但在造模第12W时MMP-13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家兔膝关节ACLT及内侧半月板前1/3切除制作OA模型的方法简便可行,MMP-1和MMP-13在骨关节的发病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以作为OA研究的评价指标。本实验结果提示,在OA发展的过程中,MMP-1和MMP-13的表达不平行.两者上游信号调控通路可能存在差异。蛋白激酶ERK1/2的表达水平从造模第4w开始持续升高,说明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骨关节发病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力传导 细胞 软骨 关节 前交叉韧带
  • 简介: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大鼠和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大鼠肠道组织形态、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变化,评估两种衰老模型大鼠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方法将大鼠分为26月龄组(A组)、D-半乳糖组(B组)和3月龄组(C组)3组。取各组大鼠回肠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形态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超微结构,采用Real—timePCR检测小肠黏膜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结果A组和B组大鼠小肠黏膜厚度及绒毛高度均比C组大鼠降低[小肠黏膜厚度:A组(89.88±6.12)gm、B组(87.62±6.32)μm、C组(162.91土7.28)μm,P〈0.05;绒毛高度:A组(59.95土4.47)μm、B组(56.43±5.38)μm、C组(108.12土6.42)μm,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A组和B组大鼠的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比C组疏松,间隙增宽,密度降低。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大鼠的小肠组织中ZO-1、Occludin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均P〈0.05)。而A组与B组大鼠的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小肠组织中ZO-1、Occlud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自然衰老大鼠和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大鼠小肠黏膜结构和上皮屏障功能均受损,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等肠道组织形态指标,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改变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调等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 标签: 衰老 模型 动物 肠道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