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抗膝骨关节的作用.方法: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免膝骨关节模型;结扎大鼠双侧股静脉造成大鼠膝骨关节模型,结果:兔和大鼠膝骨关节实验模型中,骨碎补总黄酮减轻软骨病变,显著降低Mankin法软骨积分。病理检测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形态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软骨表面光滑,似覆盖一层无定形物质,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膝骨关节作用.

  • 标签: 骨碎补 总黄酮 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阐明导致温郁金种质退化的原因。方法:以温郁金块茎、根茎和叶片作样本,采用NCM-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普通栽培的样品中发现甘薯病毒侵染,GAP栽培样品中未发现。块茎中检测到5种病毒复合侵染,根茎中检测到3种病毒复合侵染。叶片部分目前尚未测出甘薯病毒。结论:初步认定温郁金病毒病病原至少有5种,即SPFMV、SPFMMV、SPLV、SPMSV、C-6。其中SPMSV属首次在国内植物中测出。

  • 标签: 温郁金 甘薯病毒 病原 NCM-ELISA
  • 简介:前列宁液连续ig30天,可显著抑制睾丸素引起大鼠的前列腺增生。连续ig5-7天,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引起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

  • 标签: 前列宁液 前列腺增生 抗炎 解热 慢性前列腺炎 药理学
  • 简介:实验用香烟熏吸造成小鼠慢性支气管(慢支),在相同的条件下用人胚粉进行防治。结果表明,人胚粉能减少小鼠炎症累及支气管数和减轻支气管粘膜炎症程度。

  • 标签: 人胚粉 香烟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熏洗疗法是中压传统疗法之一、在骨科临床中被广泛地使用于治疗风湿性一类关节。风湿灵熏洗剂是针对熏冼疗法而设.是骨科名老中医陈再然长期使用的有效方剂。自1992年1月研制成医院制剂以来、使用该药治疗上述疾病112例、获满意疗效,现息结如下。

  • 标签: 治疗 风湿性 关节炎 薰洗 洗剂 骨科
  •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在工程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有人提出系统生物的概念。系统科学的先驱,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就提出从整体上研究系统问题,被称为整体方法论。半个世纪后,随着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取得长足进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以基因组为代表的各类组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的快速发展,系统生物(SystemsBiology)重新引起重视。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复杂体系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药 系统科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用LowShear-30流变测定仪观察了川芎嗪注射液对正常家兔红细胞压积、高、低切变率下血液表观粘度、血液粘弹性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嗪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不同切变率下血液表观粘度,特别是低切变率下血液表观粘度,降低血液复粘度的粘性分量、弹性分量和储存模量

  • 标签: 川芎嗪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白芷为我国传统常用大宗中药材,有祛风散寒、燥湿排脓、止痛等功效。通过对白芷主产区的调研和查阅文献,本文对白芷的生物特性、品种选育、生物营养与施肥、病虫害防治、连作障碍和规范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的白芷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白芷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综述
  • 简介:目的:主要介绍鱼腥草化学成分、主要抗成分居群差异、抗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不足与展望等。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鱼腥草的抗活性成分主要是鱼腥草素和槲皮素,机制涉及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抑制补体下调、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等方面,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五官科、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等炎症性疾病。结论:应加强鱼腥草抗作用不良反应的控制,不断解析鱼腥草抗的具体分子机制,不断发现鱼腥草的新应用,以期提高鱼腥草的临床应用范围和疗效。

  • 标签: 鱼腥草 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乌药总生物碱(TARL)对大鼠佐剂关节(AA)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AA,观察TARL灌胃给药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跖肿胀及大鼠体重的影响;MTT法检测TARL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以Griess试剂法和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观察TAR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和IL-1的影响。结果:TARL显著抑制大鼠继发性足肿胀,增加大鼠体重,而对原发性足跖肿胀仅呈抑制趋势;体外试验中TARL浓度依赖性抑制ConA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LPS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和IL-1。结论:TARL对大鼠AA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机体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

  • 标签: 乌药总生物碱 佐剂关节炎 T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利用佐剂性关节(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模型,研究中药方剂程氏蠲痹汤(CSJBT)对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设6个组:正常组、AA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多苷组、程氏蠲痹汤2.55、5.10、10.20g/kg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左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造模,致后第15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d。实验期间定时检测AA大鼠的原发侧、继发侧足肿胀度以及屈关节疼痛评分,给药结束后,采用MTT法检测程氏蠲痹汤对AA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及NKT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程氏蠲痹汤2.55、5.10、10.20g/kg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A大鼠的足肿胀度和屈关节疼痛评分,并降低脾脏CD4+T细胞的比例;程氏蠲痹汤5.10、10.20g/kg剂量组可显著抑制AA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增殖,降低脾脏Th17细胞的比例,程氏蠲痹汤5.10g/kg剂量组可降低脾脏NK细胞的比例,升高Treg细胞的比例。结论:程氏蠲痹汤可改善AA大鼠体内异常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D4+/CD8+、Th17/Treg趋于平衡有关。

  • 标签: 程氏蠲痹汤 佐剂性关节炎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茎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对其抗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小鼠巨噬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研究其抗活性。结果:黄芪茎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5∶1、提取温度70℃、超声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58%;黄芪茎叶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巨噬细胞本底NO水平,并抑制由LPS所诱导的NO释放量的增加。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所得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且黄芪茎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活性。

  • 标签: 黄芪茎叶 总黄酮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抗炎活性
  • 简介:用高脂饮食诱发小白文高脂血症并使小白文肝组织大面积脂肪样变性,服月固周奉降脂丸能减轻肝脂肪样变的程度,而低高脂饮食对肝组织的损伤不大。提示固奉降稽丸能促进肝脏的脂肪代谢,减轻脂肪代谢物质对肝细胞的损害,从而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高脂血症 降脂 肝脏 高脂饮食 鼠肝 肝组织
  • 简介:系统生物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已经获得了中药研究者的认可。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是系统生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实例。作者在近年来部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蛋白质组的主要研究技术及蛋白质组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中药 生物信息学 系统生物学
  • 简介:目的:观察通痹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和肝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片10mg/kg)和通痹胶囊186、93、46.5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每天上午灌胃高脂乳剂1ml/100g,每天下午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30天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和AST水平及血液流变指标,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和AI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93g/kg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血清TG、TC、LDL-C水平及AI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mg/kg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通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和AI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辛伐他汀片组和通痹胶囊186、93g/kg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通痹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较轻。结论:通痹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调血脂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并可减轻高脂血症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

  • 标签: 通痹胶囊 高脂血症 血脂 血液流变学 肝功能
  • 简介:2006年代谢组的香山科学会议以来,代谢组的中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交流活跃。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等在2007年召开的“环渤海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论坛”以中药代谢组为主题研讨会展示了代谢组在中药研究的成就和问题,也看到代谢组研究中医药的前景和艰巨性。《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辑部第二次组织了“中药代谢组研究”的专栏,这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应用代谢组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方剂的近况、问题和前景。

  • 标签: 中药复杂系统 代谢组学 中国工程院 香山科学会议 中药研究 合作交流
  • 简介:目的:研究苯甲酸胁迫对人参幼根生长、根尖细胞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以及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人参幼根根尖形态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参幼根显微结构;采用透射电镜研究苯甲酸对人参根尖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qRT-PCR方法研究功能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苯甲酸能够抑制人参根尖根毛的生长,根尖表皮组织排列疏松,并导致细胞内含物出现异常,细胞壁增厚;核仁核膜解体、消失;细胞内淀粉颗粒空泡化,逐渐解体消失。另外,苯甲酸胁迫还导致1个ARF-GEF,1个bHLH,2个XTH,1个MYB,1个ZAT和1个sHSP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苯甲酸胁迫对人参根尖细胞结构及功能基因表达均有影响。

  • 标签: 自毒作用 苯甲酸 人参 根尖 胁迫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软脂酸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炎症细胞因子CRP、TNF-α“及iNOS的影响。方法:培养鉴定原代大鼠VSMCs,使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1、10、50μmol·L^-1)预孵育VSMCs24h,再以浓度为100μmol·L^-1的软脂酸刺激24h,使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测定VSMCsCRP、TNF-α/、iNOS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浓度为50μmol·L^-1的大黄素预孵育大鼠VSMCs24h后,与软脂酸组相比,CRP、TNF-α、iNOS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性降低,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软脂酸诱导的大鼠VSMCs性因子的表达,可以通过抗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软脂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对胶原关节(CIA)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观察清络通痹颗粒对CIA大鼠抗Ⅱ型胶原(CⅡ)抗体、外周血和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滑膜细胞凋亡和关节摄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清络通痹颗粒三个剂量组大鼠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清络通痹颗粒7.2,14.4g/kg剂量组大鼠血清和PMΦ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清络通痹颗粒7.2,14.4g/kg可明显促进CIA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CIA大鼠后肢关节摄片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严重骨密度降低,关节腔间隙增宽,关节严重破坏,而清络通痹颗粒7.2,14.4g/kg给药的大鼠上述症状不同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一定剂量的清络通痹颗粒可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紊乱,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和抑制骨质破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的过度分泌有关。

  • 标签: 清络通痹颗粒 胶原关节炎 抗胶原抗体 TNF-Α 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的临床疗效。方法:1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8例,给予丹参注射液配合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88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要观察指标的恢复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3.0%(P﹤0.05)。治疗组在发热、腹胀、腹痛、排便、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清胰汤 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