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急重症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OSCE)的价值。方法 抽取苏州明基医院重症监护N2护士58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20年6月~12月,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能力考核,研究组接受OSCE考核,就护士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士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重症护士分层培训中应用OSCE考核模式,可有效提升其考核成绩,强化评判性思维。

  • 标签: 危重症护士 技能培训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 分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预防与结构化护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IAD预防及结构化护理方案,包括开展IAD组织培训考核,建立预防处理措施,实施IAD质控管理制度,医护技合作制定方案,落实IAD分级预防措施,实施 IAD结构化管理。结果 实验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发生率(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AD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神经外科 失禁性相关皮炎 结构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中选取122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两组,分别为结构组、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行EICU一般护理方法,结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结构化护理规程,对比两组患者会阴评估评分(IAD)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结构组的会阴评估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ICU患者应用结构化护理规程能够有效减少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EICU 失禁相关性皮炎 结构化护理规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1年3月-2022年2月间接收的急诊病症患者(82例),均分为观察组(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传统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SDSCA)、焦虑程度(SAS) 、抑郁程度(SDS)、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进行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后,SDSCA评分(42.14±2.16)高于对照组(36.31±4.52);SAS、SDS(评分49.71±2.33、47.25±1.66)低于对照组(59.82±5.11 、53.71±5.12),两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

  • 标签: 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 急诊科患者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长期卧床患者以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把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放肆。对两组患者IADS评分、皮肤暴露大便频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可以发现,在IADS评分、皮肤暴露大便频率、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表现更佳(P<0.05)。结论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过程中落实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减少皮肤暴露粪便率、降低患者疼痛评分。

  • 标签: 结构化 皮肤护理管理 长期卧床 失禁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对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诊失血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接受标准护理后接受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对照组则接受标准护理,结构化护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多个专业人员,根据协议提供一致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复苏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结果:干预组在复苏时间(干预组:10.2±2.3分钟,对照组:13.8±3.1分钟)、血压恢复时间(干预组:27.5±4.1分钟,对照组:34.6±5.2分钟)和出院时间(干预组:13.7±2.2天,对照组:16.5±3.1天)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可显著缩短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复苏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因此,在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建议引入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以提高抢救效率。

  • 标签: 结构化护理团队干预 失血性休克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选取的 70 例采用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使用的治疗方式将患者纳入对照组( n=35 )和观察组( n=35 ),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降压、纠正贫血和补钙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左卡尼汀,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状况和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前组间心功能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 97.14% )高于对照组( 82.86%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中,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左卡尼汀,利于提升对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左卡尼汀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患者 心脏结构 功能
  • 简介:目的明确我省护理本科教育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知识需求,为构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省承担护理本科教育的181名护理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黑龙江省本科教育护理教师的一般状况、知识结构和知识需求。结果护理教师在各知识领域都有得分偏低的项目,最缺少的是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急需提高的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结论护理教师在各知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薄弱的环节,知识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各院校领导应结合护理教师的知识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 标签: 护理本科教育 护理教师 知识结构 知识需求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发达国家最为常见,我国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每年新增患者人数在50万左右。此病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人群,由于一些诱导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忽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细胞因缺血而坏死;冠状动脉的痉挛和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本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结构式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理状态 应激水平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EICU实施结构化护理规程的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EICU患者,收治数量为74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7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选择结构化护理规程,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前后会阴部皮肤评估量表、失禁相关性皮炎情况实施组间对照。结果:(1)EICU患者护理前会阴部皮肤评估量表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EICU患者护理后会阴部皮肤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试验组(0.00%)的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6.22%)的患者,其结果呈现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EICU患者实施结构化护理规程效果确切。

  • 标签: EICU 结构化护理规程 失禁相关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式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前的血压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遵医服药等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构式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也能提高其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 标签: 结构式家庭护理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模式下结构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8月80例骨科下肢肿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模式下的结构式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结局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下肢肿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基础上的结构式护理,可缩短患者下肢肿胀缓解时间,改善患者的疼痛感与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结构式护理 骨科下肢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老年失禁患者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106例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对其分组,设定53例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其余53例为研究组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失禁患者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的效果极为理想,可以对失禁性皮炎进行有效预防,把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结构化皮肤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 护理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模式下结构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8月80例骨科下肢肿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模式下的结构式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结局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下肢肿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基础上的结构式护理,可缩短患者下肢肿胀缓解时间,改善患者的疼痛感与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结构式护理 骨科下肢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重症亚专科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实施双重结构护理模式的价值,以及建设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ICU内大便失禁患者60例  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结构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及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的IAD发病1例(3.33%),对照组发病6例(20.00%),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重症亚专科伤口造口患者护理小组中进行双重结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能、综合素质,有助于降低对应患者的IAD发生率及IAD危险情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双重结构护理模式 重症亚专科 伤口造口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化心理护理联合规范化肠道准备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64例增强CT扫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结构化心理护理联合规范化肠道准备干预,对比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增强CT扫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增强CT扫描中实施结构化心理护理联合规范化肠道准备,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增强CT扫描成功率。

  • 标签: 结构化心理护理 规范化肠道准备 增强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抢救实效、抢救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68名急诊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成两组,每组34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静脉通道创建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总时间均较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下,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 标签: 结构化团队护理 急诊抢救 抢救时效 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时效性、满意率、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取71例研究对象(即:我院2020.01-2021.03抢救的多发性创伤患者),等差数列法分组,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和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对比抢救时效性、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整体抢救用时比常规组短,常规组护理缺陷率11.11%,抢救成功率80.56%(29/36),前者比观察组0.00%(0/35)高,后者比观察组97.14%(34/35)低,同时,对比家属满意率,观察组94.29%(33/35)比常规组77.78%(28/36)高,P<0.05。结论: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具有缩短抢救用时,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抢救有效性、抢救成功率的作用,患者家属对此护理模式具有较高认可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有效性 多发性创伤患者 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 抢救效果
  • 作者: 文珩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4-1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 简介:目的:观察结构式沟通护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80例急诊科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利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利用结构式沟通护理。对两组护理交接班质量、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护理交接班组织效率评分为(8.01±0.23)、沟通技巧评分为(8.11±0.20)、临床判断评分为(9.01±0.15)、人文关怀评分为(8.75±0.22)、总体交接班能力为(7.98±0.20),研究组护理交接班质量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常规组护理满意率为75.0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利用结构式沟通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交接班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结构式沟通护理;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