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设定为研究时间。将在此期间赴我院接受剖宫产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对照组与研究组常规护理模式与医护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预后指标。结果:护理满意度,对照组<研究组(P<0.05);预后指标(半流食饮食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产妇的各项预后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产科家庭产房产后母婴护理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收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结果: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沐浴评分、臀部护理评分、脐部护理评分、喂养方法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情况,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中专业能力评分、产房环境评分、健康宣教评分、护理语言与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产房护理对母婴护理及临床工作均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产妇获得较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情况发生风险,消除不良情绪,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科家庭一体化 产房产后 母婴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纳入研究的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及观察组(n=45,常规护理+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缺损程度以及认知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脑卒中缺损程度SIAS评分(64.52±5.19)分、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102.51±8.3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4.62±8.51)分,对照组干预后SIAS评分(51.78±6.24)分、LOTCA评分(84.78±9.4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8.78±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下肢、上肢功能及平衡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运动能力的增强,可以改善患者的ADL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家庭一体化康复护理 脑卒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8月医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实施医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SDS、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医护能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消除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性。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脑卒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对围生期妇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妇产科收取的产妇100名,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围术期内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产科护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产科护理对围生期妇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科一体化 围生期 妇女护理 临床
  • 简介:摘要:医护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有效沟通,患者得到了更加个性、持续性的护理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还增强了医护团队的协作精神和专业水平,为心胸外科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带来了积极影响。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心胸外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需要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 340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这 340件手术器械平均分为对照组 170件和观察组 170件。对照组的手术器械给予常规消毒霉菌管理,观察组实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手术器械引发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使用护理管理,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闹,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感染率
  • 作者: 邹黎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04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8期
  • 机构: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8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1比例分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坚持正确服药(9.15±0.26)分、规范饮食(9.23±0.59)分、戒烟限酒(9.80±0.12)分、合理运动(9.31±0.66)分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66±0.63)分、(5.47±0.25)分、(5.82±0.37)分、(6.6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94.12±2.69)分高于对照组(83.13±3.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痛苦DMSM评分(3.43±0.12)分低于对照组(5.36±0.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61%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可强化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

  • 标签: 一体化护理;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需要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 340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这 340件手术器械平均分为对照组 170件和观察组 170件。对照组的手术器械给予常规消毒灭菌管理,观察组实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手术器械引发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使用护理管理,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闹,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就诊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采取急救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较少并发症出现,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需要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 340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这 340件手术器械平均分为对照组 170件和观察组 170件。对照组的手术器械给予常规消毒霉菌管理,观察组实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手术器械引发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使用护理管理,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闹,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 临床护理带教 中 使用 多元教学法 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实习的 60名护理实习生 作为 研究对象, 将护理实习生 以 随机数字表法 的方式分成两组,实验组护理实习生 30 名采用 多元教学法 ,对照组 30 名护理实习生采用基础教学法。将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 实践操作 成绩 、 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 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在 临床护理带教 中 使用 多元教学法带教效果显著 ,值得在 教学 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多元一体化教学法 护理带教 带教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医护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 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组,以随机分组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管理,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磷自我管理效能以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的血磷自我管理效能评分、 PCS评分与 MCS评分均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医护管理,可提升患者血磷自我管理效能,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医护一体化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至2019年接受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作为测试对象,并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与护理组各40人,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模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针对性、精细化的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四天的相关情绪数据。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其数据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四天后护理组患者正负性情绪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癌患者术前施用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需要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 340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这 340件手术器械平均分为对照组 170件和观察组 170件。对照组的手术器械给予常规消毒灭菌管理,观察组实行护理管理。分析两组手术器械引发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使用护理管理,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闹,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护模式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选取72位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分析效果。结果:对比数据可知,研究组病人的手术中出血量(404.82±31.65)ml、手术时长(101.33±19.15)min 和住院时长(8.72±1.32)d比对照组(525.58±35.43)ml、(142.52±21.58)min和(12.55±2.65)d的少,两组病人在护理前的VAS分数(5.82±1.68)分和(5.58±1.45)分没有差异,两组病人在护理之后的VAS分数(1.39±0.13)分和(2.54±0.58)分比护理前的低,并且研究组的更低,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情况(5.56%)要比对照组的(22.23%)好,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中使用医护模式的效果较好,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护理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院内接受手术麻醉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3例。护理组采取麻醉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平均交接时间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麻醉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麻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有利于提高Steward评分及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麻醉护理一体化 麻醉后恢复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为腹膜透析患者使用持续管理干预的方式,来研究其对腹膜透析患者居家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的100例居家腹膜透析研究患者,均是来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并长期随访的患者,采用持续管理,并随访6个月,分别对患者在管理当天,管理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分数(SGA)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管理干预后,发现患者的营养指标以及,血钾指标较管理前的各项指标更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应用持续管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使低血钾的发生情况减少,存在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广泛推荐实施。

  • 标签: 持续化一体管理 居家腹膜透析 透析患者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工作模式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例对照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资料,建立我科医护的护理模式,应用于 20 例(干预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管理中,比较构建医护护理模式前后,病人的疗效、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结果:病人的疗效、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均提高( P < 0.05 )结论:医护的护理模式使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程序更加有序及规范,提高了术后患者的康复率及满意度,也提高了医护协作性与医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 护理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的骨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9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实施医护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护理)和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查房 SBAR沟通模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