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经阴分娩时,为其实施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纳入研究的40例经阴分娩初产妇(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分组,对照组(20例,常规产时护理),观察组(20例,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分析分娩结局。结果:实施后经对比,观察组自然分娩人数有18例,占比为90%,而对照组仅有9例,占比45%,观察组明显更高(2=9.231,P=0.002)。结论:相比常规产时护理即对照组方案,开展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效果更优异,可促使初产妇自然分娩,改善分娩结局,研究有较大价值。

  • 标签: 经阴分娩初产妇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52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自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抽签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主要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主要接受分娩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分娩控制感评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分别为141.47±19.95、172.22±17.46、4.84±1.71、2.81±1.22,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助产护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导管囊扩张术是一项操作简单、损伤小的介入手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用于脑卒中、脑干损伤、阿尔茨海默病、头颈部肿瘤等疾病所致吞咽障碍病人。黄晓煌等[1]:结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取导尿管囊扩张术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改善吞咽通过时间、环咽肌开放情况、吞咽障碍程度及误吸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吞咽障碍的治疗包括间接训练、直接训练等传统疗法,旨在提高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其中囊导管扩张术联合应用针刺、吞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呼吸功能训练、冰刺激等治疗效果更佳。为促进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我们需要掌握相关治疗技术,本文就囊导管扩张术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吞咽障碍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联合应用治疗吞咽障碍的优点,为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帮助。

  • 标签: 球囊导管扩张术 吞咽障碍 联合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7 年 9 月到 2018 年 9 月接收的 90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5 例,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45 例,采用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踝肱指数( ABI )、经皮氧分压( TcPO )、跛行距离( DOC ) 指标评分与护理有效率 ,对比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 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身体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扩张囊及米索前列醇促妊娠晚期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且伴有引产指征初产妇15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米索前列醇,观察组予以宫颈扩张囊,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晚期宫颈成熟情况以及分娩结局、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使用缩宫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颈扩张囊促宫颈成熟,可以有效改善宫颈评分,有助于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米索前列醇 妊娠晚期 宫颈成熟
  • 简介:总结70例采用经皮穿刺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术后第1个24h内;术后予平卧硬板床休息4~6h;做好并发症,包括一过性发热和疼痛、骨水泥渗漏、肺炎的预防护理;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采取积极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再次骨折。本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均可佩戴围腰下地活动,术后2周拆线出院。患者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VAS)从术前的(8.39±1.14)分,下降为术后1周的(3.42±1.81)分,均未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2017.6-2018.11收治病患80例纳入,随机分为探索组(40例给予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与常规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护理效果。结果组间对比探索组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工作中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球囊扩张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狭窄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 将本院 2017.6-2018.11 收治病患 80 例纳入,随机分为探索组( 40 例给予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与常规组( 40 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护理效果。 结果: 组间对比探索组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P < 0.05 )。 结论: 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工作中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球囊扩张治疗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狭窄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囊扩张术用于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的护理。方法:将我院 2018 年 1月 -2020年 1月 50 例电子支气管镜下囊扩张术用于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负面情绪积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负面情绪积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囊扩张术用于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 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囊扩张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且患者均于研究期内接受内镜下囊扩张术治疗,围术期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25±4.14)min,术中出血量为(29.41±5.28)ml,鼻腔通气时间为(3.31±0.41)d,住院时间为(4.49±1.01)d,鼻粘膜恢复时间为(5.51±1.48)d;疗效评估,患者中显效例数74例,有效例数25例,无效例数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9.00%(99/100);患者中出现1例鼻腔出血病例,1例术腔粘连病例,1例眶周轻微出血病例,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00%(3/100)。结论:内镜下囊扩张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自然分娩初产妇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24例初产妇为例,分别实施常规助产干预、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助产,每组62例初产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第三产程时间相差不大,无显著差异;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应用在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助产服务中,能够缓解分娩时疼痛的影响,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并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分娩球 拉玛泽呼吸法 自然分娩 初产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智能握力应用在中等长度置管患者静脉置管期间的功能锻炼中,所产生的的干预效果。 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片区于2021年1月~2021年3月之间收治的106例符合纳排标准的中长导管留置患者,以感染一区的52患者为对照组,在锻炼时使用传统握力,感染二区的54患者为观察组,在锻炼时使用智能握力,锻炼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锻炼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锻炼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智能握力球 中等长度导管 功能锻炼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心源性休克患者采取ECMO(体外膜肺氧合)与IABP(主动脉内囊反搏泵)联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患者均接受ECMO与IABP联合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分析治疗结果。结果:ECMO和IABP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3例患者病情均好转,自动出院。结论:心源性休克患者在ECMO与IABP联合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囊填塞治疗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手术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的选取初始时间为2021年5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将80例前置胎盘的产妇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宫腔填纱术治疗,予以研究组采用宫腔囊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应用宫腔填纱术治疗后的对照组术后出血量远远多于研究组的出血量,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远远差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两组之间数据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置胎盘剖宫产 宫腔球囊填塞 临床价值 止血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不同减压放松训练方案,应用于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观察不同减压放松法对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术中疼痛的影响,评估不同减压放松法在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将成都市某三甲医院门诊手术室的277名需要行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光滑压力组、穴位压力组。结果:术前焦虑水平及术中疼痛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光滑压力组与穴位压力组无统计学差异。压力在手术过程中防止身体乱动的有效率为77%,在术中提供安全感的有效率为46.8%。结论:对局麻诊断性刮宫患者采取压力放松法,能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减轻术中的疼痛,提高患者术中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

  • 标签: 减压球 放松训练 局部麻醉 诊断性刮宫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主动脉囊反搏术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主动脉囊反搏的护理、转运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营养支持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经过14天的治疗病情好转,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第24天好转出院。

  • 标签: 心肌梗死 IABP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主动脉囊反搏术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主动脉囊反搏的护理、转运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营养支持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经过 14天的治疗病情好转,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第 24天好转出院。

  • 标签: 心肌梗死 IABP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微导管可脱性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方法]对29例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病人行微导管可脱性囊栓塞治疗,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颈总动脉压迫训练、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出现脑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出现外展神经瘫痪,经营养神经治疗3d~5d后恢复。[结论]加强微导管可脱性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海绵窦瘘 外伤性 可脱性球囊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56例行经皮血管腔内囊扩张术治疗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为研究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前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SF-36评分,不良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腔内囊扩张术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初产妇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实施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痛分级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