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IABP通过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盈和收缩期快速排空的方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同时降低心脏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一些学者对 IABP的临床应用有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当 IABP主要传统适应症在面临巨大挑战时,其潜在适应症已在临床中报告, IABP适应症有所扩大,很可能是 IABP未来的发展方向临床应用。就其综述了临床应用的现状和进展。

  • 标签: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IABP患者临床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变化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择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内开展对比实验,参与人数为46例,以奇偶数字法将参与实验的4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成效显著,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均显优于对照组,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ABP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情绪,使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体现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IABP患者 治疗依从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 31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12月。应用 IABP,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满意率为 96.8%,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6.5%,经对症处理好转。护理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IABP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IABP 综合护理 满意度 心功能
  • 简介:摘要IABP在目前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此项救治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等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对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做出了论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IABP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搭桥手术后使用IABp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搭桥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IABp,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观察组为5.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3.3%,观察组为9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搭桥手术后使用IABp,同时结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搭桥手术 IABp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5气囊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55例患者应用IABP天数为3~16天,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救治急性心绞痛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措施

  • 标签: 休克行 并发心源性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样本实施样本分组,样本源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均予以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观察经不同护理后两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显示参比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IABP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使用IABP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使用IABP的50例患者分成25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心理症状。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病性(1.12±0.15分)、人际敏感(1.31±0.25分)、偏执(1.26±0.34分)、恐惧(1.14±0.18分)、敌对(1.13±0.26分)、焦虑(1.20±0.15分)、抑郁(1.27±0.12分)、强迫(1.26±0.31分)、躯体化(1.25±0.18分)得分都比对照组要低(P值<0.05)。结论对使用IABP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焦虑症状。

  • 标签: IABP 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管理在床边紧急置入IABP导管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床边紧急置入IABP导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按照医护置管配合流程与医生配合完成IABP置管术,实验组采取流程化管理配合医生完成IABP置管术。结果虽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用物准备时间,用物准备的遗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紧急置入IABP导管术中采取流程化管理,可以有效缩短用物准备时间,减少用物准备的遗漏率,提高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达到优化资源,为患者创造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流程化管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 紧急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 IABP 在高危 PCI 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检测以及护理工作。 方法:从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在院内高危 PCI 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 10 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其展开回顾性的实验分析,最终观察将 IABP 应用于 PCI 手术过程中的检测以及护理。 结果: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有 8 例患者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患者的疾病治疗痊愈率为 80% 。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12 天左右,患者使用 IABP 的时间为 3.5 天左右。 结论:将 IABP 应用于高危 PCI 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恢复疾病的健康,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验研究价值。

  • 标签: IABP 高危 PCI术中 应用监测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等相关疾病的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48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高危冠状动脉疾病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IABP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IAB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强化护理干预组肺部感染及住院期间死亡率降低。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IABP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肺部感染 强化护理干预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同时有心源性休克患者的 IABP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 2014年 5月至 2017 年 5月期间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同时有心源性休克且进行 IABP治疗的所有病患中随机选择 100个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正常护理,而实验组则需要在正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以及血压水平明显要低于实验组 ( P< 0.05);至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的促进 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且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满足病人对于护理的要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推广是有价值的。

  • 标签: IABP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IABP救治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在医院采用 IABP救治的 78 例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9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 n=39 ),另一组展开综合护理(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针对 IABP救治的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可以稳定患者体征,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IABP 心肌梗死 泵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探讨冠脉搭桥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和注意事项。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IABP 护理
  • 简介:一项小型研究显示,使用微创外科技术植入主动脉反搏装置C-Pulse,能使晚期心力衰竭(心衰)门诊患者获益。该装置可成为左室辅助装置(LVAD)的替代。作者WilliamTAbraham博士(Ohio州立大学)表示,“C-Pulse系统非血液接触的特点使其能间歇性关闭,患者不会被装置所限,有利于个人卫生和便利……该装置每天应至少使用20h。”

  • 标签: 左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患者 门诊患者 IABP 早期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