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恽樵(1878~1935),他是近代具有创新思想的著名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在数十年应诊治疗的同时,创办了“樵中医函授学校”,致力于理论和临床研究,培养了大量中医有用之才。他竭力主张中医改革,撰写了《群经见智录》等二十余种著作,较早地用西医学说,比较全面系统地阐发了中医典籍之精华,有“国医革命之创导者”和“杰出中医理论家”之誉,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恽铁樵 中医学家 杰出中医理论家
  • 简介:摘要调素调节蛋白,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蛋白,对调素的表达起重要的调节作用。HJV蛋白有两种亚型,一种是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和在细胞膜上的m-HJV,另一种是经弗林蛋白酶作用的分泌型HJV。两种亚型的HJV均可对机体代谢进行调节。对HJV调控调素表达和代谢的进一步研究不仅使我们对体内稳态的平衡有进一步了解,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针对多种贫血症和代谢病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铁调素调节蛋白 铁调素 铁代谢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 4)10-0140-02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今年来应用重复经颅治疗(rTMS)抑郁障碍的研究,旨在为探讨抑郁障碍应用重复经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等。

  • 标签: rTMS 抑郁障碍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rTMS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共取3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大脑皮层左侧前额叶给予低频重复经颅刺激,刺激频率为1HZ,刺激强度为110%静息阈值(RMT)水平,每天作用1200次脉冲,连续治疗两周。主要观察的重点是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的症状评分变化,次要重点包括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第17项和24项的变化。结果入选患者经rTMS治疗2周,发现其(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采用rTMS治疗抑郁症,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大脑皮层左侧前额叶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刺激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中抽选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颅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GMFM-88量表评分(34.71±9.64)、FMEM量表评分(58.30±5.67)明显高于对照组(30.11±9.65,54.11±6.14),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颅刺激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小儿脑瘫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颅刺激用于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抑郁症患者74例,随机分组,A组经颅刺激治疗,B组药物治疗。结果:A组PSQI评分、SD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选取经颅刺刺激方案治疗,可改善抑郁状态,恢复正常睡眠,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波刀治疗术后,依据子宫磁共振增强图中非灌注区域体积,计算消融率,影像评估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行波刀治疗术后,即刻行子宫磁共振增强扫描,消融率达到大部分消融及完全消融的73例患者。结果:波刀治疗术后,被消融区域在子宫磁共振增强图中呈明显非灌注低信号区域,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结论:波刀治疗术后即刻行子宫增强扫描,测量非灌注区域体积,计算消融率,能影像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磁波刀治疗术后 子宫磁共振增强 消融率 影像评估
  • 简介:酒精性精神病是指长期过度饮酒所导致的慢性酒精中毒.包括精神障碍、震颤性谵妄以及其他症状。酒精中毒性震颤谵妄此症多在长期且大量饮酒者突然停止饮酒后数日或大量饮酒后发生。表现有丰富的幻觉(如幻视、幻触、幻听)。内容恐怖,形象逼真,情绪和行动受幻觉支配,夜间加重。伴有明显的手、舌和全身震颤,并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发热、出汗、脉快等症状。

  • 标签: 酒精性精神病 酗酒 慢性酒精中毒 震颤性谵妄 酒精中毒性 精神障碍
  • 简介:患者,女,36岁,因右下腹部疼痛5d,行B超检查右下腹报告示"阑尾脓肿",于2002年6月8日入院,右下腹部疼痛,无脓血便,无寒热,发病前曾进食辣椒、鱼等食物.

  • 标签: 鱼刺 阑尾脓肿 手术疗法 脓肿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肾性贫血患者采用蔗糖与右旋糖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为35例。实验组实施蔗糖治疗,参照组给予右旋糖酐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治疗后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总结合力、血清、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总有效率(100.00%、97.14%)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临床治疗显效率(82.86%)高于参照组(57.14%),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蔗糖与右旋糖酐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方面均具有一定效果,但蔗糖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蔗糖铁 右旋糖酐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髓染色在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小细胞性贫血患者列入观察组(其中IDA患者35例,ACD患者40例),另选30例骨髓象正常者列入对照组,均行骨髓染色检查,检测细胞内外。结果小细胞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内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其中IDA组患者骨髓细胞外含量减少,ACD组患者骨髓细胞外含量则在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骨髓染色是IDA检查和鉴别诊断较为可靠的参考指标,能够准确反映患者体内贮存及利用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 鉴别诊断 骨髓铁染色
  • 简介: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种关键手段,在外科手术,肿瘤治疗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治疗始终存在众多的潜在危险。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损伤是多方面的,影响红细胞保存的个体和综合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如输注长时间储存的红细胞,因过载对受血者的不利影响,可能造成多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国外,对于输血引起的过载的治疗指征和处理实践已有多个共识和指南,而国内对于过载的发生和危害性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全面认识和了解输注储存红细胞对人体的危害性,预防红细胞输注后的副作用,应是临床输血医学研究红细胞输注的重点。

  • 标签: 红细胞储存损伤 铁过载 去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腔隙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0例拟诊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磁共振(MR)头颅平扫T_2WI、T_1Wl、T_2FIAIR序列,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200例患者加扫DWI序列和SWI序列,比较各序列显示的微出血的敏感性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50.0%)患者脑实质内有微出血灶,SWI序列共检出病灶589个,T_1WI序列检出89个,病灶检出敏感性为15.1%;T_2WI序列检出161个,敏感性为27.3%;T_2FLAIR共检出病灶201个,敏感性为34.1%,DWI序列检出微出血灶95个,敏感性为16.1%;比较各序列检出病灶的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序列检出病灶的敏感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关系密切,脑微出血灶的出现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有影响,SWI序列检出微出血敏感性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磁共振成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