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蔗糖静脉炎的原因,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40例肾性贫血病人静脉应用蔗糖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均在5d~7d痊愈,静脉炎症状消失。结论对肾性贫血病人静脉应用蔗糖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治静脉炎。

  • 标签: 蔗糖铁 静脉炎 护理 肾性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恽樵(1878~1935),他是近代具有创新思想的著名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在数十年应诊治疗的同时,创办了“樵中医函授学校”,致力于理论和临床研究,培养了大量中医有用之才。他竭力主张中医改革,撰写了《群经见智录》等二十余种著作,较早地用西医学说,比较全面系统地阐发了中医典籍之精华,有“国医革命之创导者”和“杰出中医理论家”之誉,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恽铁樵 中医学家 杰出中医理论家
  • 简介:摘要是合成人体内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合成的血红蛋白主要承担向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的功能,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肺部排出体外。因此,如果人体缺的话,可能造成血红蛋白含量及氧气明显减少,大脑中营养素及氧的供应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样小儿如果缺的话,其大脑发育及身体生长速度将会受影响。本文重点,结合小儿发育特点,分析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标签: 小儿 生长发育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对儿童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690例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BMD分析仪检测其BMD情况,比较不同年龄儿童BMD异常率;依据检测结果将690例儿童分为正常BMD组(584例)和低骨量组(106例),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对低骨量组儿童补充缺乏元素治疗后分析BMD改善情况。结果690例儿童中,BMD异常106例(15.36%),3~5岁、5~8岁和〉8~12岁年龄区间儿童BMD异常率分别为25.11%、11.96%和8.94%,3~5岁年龄区间儿童BMD异常例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区间儿童(P〈0.05)。正常BMD组儿童血清锌、含量均明显高于低骨量组(P〈0.05)。经干预治疗6个月后,低骨量组儿童SOS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血清锌、对儿童BMD有重要影响,临床应重视儿童缺锌、缺的防治,以降低儿童低BMD的发生。

  • 标签: 骨密度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制砖机所致眼球穿孔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15例制砖机所致的眼球穿孔伤的病史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受伤环境、致伤原因、外伤性质、相应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视力改善等进行分析,并到制砖厂实地调查。结果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16~45岁。其中35岁以下者占70%。职业均为农民工。受伤环境均为制砖厂,均为制砖机上断裂钢丝崩伤,受伤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眼内炎。15例中保守治疗1例,清创缝合加激光光凝3例,清创缝合加冷凝3例,玻璃体切除术4例,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3例,转上级医院1例。入院时73.33%视力0.1以下,出院时86.67%视力0.1以上,46.67%视力达1.0。结论制砖机器所致眼球穿孔伤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且均并发有感染性眼内炎,需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预防措施。

  • 标签: 眼球穿孔伤 制砖机 特点 视力 眼内炎 感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过程中应用核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对本院自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所有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行X线检查以及核检查,对比X线检查以及核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关节积液检出率。结果本次研究的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83.33%显著低于核检查诊断符合率10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X线检查诊关节积液检出率45.83%显著低于核检查关节积液检出率81.25%,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核检查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关节积液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核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颅刺激这一医疗技术在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A、B两组,对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上TMS治疗,对B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当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对比其运动能力评分即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即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A组的患者平均运动能力评分达到了80.6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达到了85.7分,B组的患者平均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60.6分以及70.8分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TMS治疗,可以可明显的加快其自身患肢的功能恢复速度,非常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肢体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 28例牙周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口腔正畸技术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在研究对象治疗 1年后,通过复查观察其牙周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研究对象治疗,其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符合统计学意义,成功实现了矫正目的。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效果明显,并且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矫正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前房积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于 2013年 1月~ 2016年 12月收治 眼外伤前房积血患者53例, 临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保守治疗 44例,手术治疗 9例。 所有前房积血完全吸收,吸收平均时间7天。 结论:眼外伤前房积血要及早治疗,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视力得以较好恢复。

  • 标签: 眼外伤 前房积血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用蔗糖注射液在产科贫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我医院产科 2016年 1月 ~2017年 3月 40例晚期妊娠中度贫血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20)与对照组( n=20)。观察组静脉用蔗糖注射液 +0.9%氰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后 Hb、 Hct、 SF及 TSAT指标。结果:治疗 1、 2、 3、 4周后观察组 Hb、 Hct、 SF、 TSAT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蔗糖注射液改善产科贫血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利用。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产科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应用重复经颅刺激(rTMS)治疗6例脑血管病后失语患者。给予患者双侧不同频率进行刺激,每日一次,低频重复刺激(low-rTMS)采用1HZ,强度为运动阈值的80%,刺激时间10s,等待时间5s,序例数是80次,高频重复刺激(high-rTMS)采用8HZ,强度为运动阈值80%,刺激时间4s,等待时间56s,刺激次数20次。连续治疗30天。运用WAB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6例失语商提高10分以上的2例,提高6分-9分的2例,提高1分-5分的1例,无提高的1例。rTMS对脑梗死失语患者有一定的康复作用;且此治疗是安全的。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血管病 失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14日~2017年2月24日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肢体运动障碍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重复经颅刺激治疗),对照组---20例(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的运动以及步行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步行功能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重复经颅刺激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障碍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肢体运动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防治产后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的孕产妇82例,回顾性分析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46例(56.09%),胎盘、胎膜因素31例(36.59%),软产道裂伤例3(3.66%),凝血功能障碍2例(2.50%),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分娩并发症、是否多胎妊娠、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且其影响因素也较为复杂,需针对本研究所发现的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加强对孕产妇的管理,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其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关注孕期补充钙、、锌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医院进行钙、、锌等元素检查的孕妇2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孕妇接受检查后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孕妇在接受检查后除给予相关的指导性意见外,并对其进行为期3~6个月的追踪指导。对两组孕妇的健康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初次检查时,两组孕妇在钙、、锌元素缺乏人数上无显著差异;一段时间指导后,观察组钙、、锌缺乏人人数明显减少,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积极关注孕期补充钙、、锌利于产妇维持健康的身体,该种做法值得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产妇受益。

  • 标签: 孕期 孕妇健康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婴幼儿进行缺乏的情况调查进而发现导致缺乏症的因素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方法 对 201 5 年 1 月到 2016 年 12 月到某个医院进行体检的婴幼儿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调查婴幼儿的年龄大约在 6-36 个月之间并对他们缺乏的情况进行调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患有缺乏病症的婴幼儿有 646 例,另外我们对其他疾病的干扰进行了排除进而对这些病患进行缺乏的检测和喂养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分析其中的调查结果并对病患的家属进行了正确的健康教育。 结果 首先将患病的婴幼儿分为有 6-12 个月及 13-36 个月两个时期,其中铁缺乏症的患病概率分别为 42.78% 和 34.97% ,调查显示 6-12 个月的婴幼儿患有此种病症的概率较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概率会逐渐的下降。 结论 这个地区婴幼儿患有缺乏症状的概率较高必须重视家庭喂养同时要对家庭喂养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 标签: 儿童铁缺乏症 调查分析 家庭喂养行为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鞭炮所致儿童眼外伤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及急救措施。方法 对 66倒 (80眼 )眼外伤儿童,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急救,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后, 66例眼外伤患儿,出院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及保存了视功能。结论 鞭炮伤所致儿童眼外伤严重而复杂,正确及时的救治对挽救伤眼极为重要,以保存眼球的完整性,恢复视功能,但加强宣传预防及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仍应放在首位。

  • 标签: 儿童 眼外伤 鞭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6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56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移位牙齿得到良好复位,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牙齿松动程度得到了显著的降低,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牙齿美观。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牙周不良状况进行显著改善,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牙周病 前牙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