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本文选取的资料,探讨烟花爆竹眼睛外伤的临床特征以及危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8号到2月24号收录的36例(38眼)烟花爆竹眼外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这些患者的伤情,并综合分析对患者眼睛视力带来的损伤。结果我院接收的这36例患者中主要的表现为患者眼睛前房积血,患者眼内玻璃体内积血以及视网膜脱落、眼内异物、角膜内巩膜出现破裂等症状。这些患者全部存在两种以上的伤型。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之后,视力得到一定的恢复。结论烟花爆竹眼睛外伤是造成患者眼睛失明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眼外伤 临床分析 烟花爆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脑梗死复发性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初发患者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以及初发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TIA史,有着明显的差异,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TIA史是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避免以及控制危险因素,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脑梗死复发 因素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足量红细胞生成素和叶酸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蔗糖100mg/次,每周2次,于每次透析结束前直接从透析器静脉端注入,时间最少5分钟。对照组37例,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400mg/天。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血清转铁蛋白(TRF)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b、Hct及S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Hb、Hct、SF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蔗糖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剂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血透患者 肾性贫血 蔗糖铁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探讨毒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5例毒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急救治疗措施。结果毒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轻重与毒蛇种类、就诊时间相关,经积极排毒护肾支持治疗配合急诊床边血浆置换,5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对肾脏具有较大的直接毒性作用,加上毒素导致体内大量溶血,故伤后很快发生肾功能衰竭,及时病因治疗和血浆置换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救 治疗 康复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因龟头部起局限性红斑,伴瘙痒1天,于2012—05—11来我部就诊。1天前自觉咽痛自行口服“牛黄解毒片”,用药后自觉龟头局部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继续服用后发现龟头部出现红斑,

  • 标签: 牛黄解毒片 固定性药疹 局部瘙痒 龟头部 病例报告 用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离子色谱法测定饼干中乙二胺四乙酸钠的含量进行探讨。方法精确称取样品8份(每份10.0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精密度测定组)2份,行精密度测定试验;一组为B组(回收率测定组)6份,行加标准高、中、低浓度回收率试验。结果两份样品RSD分别为0.623%及0.539%,均小于1.0%;6份样品的回收率在90.6%-96.7%之间。结论饼干中EDTA-FeNa含量测定采用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能够降低分析时间。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饼干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输液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不同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为静脉输液寻找舒适的进针角度。方法240例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以20°进针静脉穿刺,观察组以45~60°进针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痛(无痛率)分别为45(37.50%)、93(77.50%);微痛(微痛率)分别为45(37.50%)、22(18.33%);剧痛(剧痛率)分别为23(19.17%)、5(4.17%)。组间数据对比P<0.01。结论静脉输液中对患者穿刺以45~60°进针具有疼痛反应小、进针后回血快等优点,值得在输液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进针角度 疼痛反应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T管拔除并发胆汁性腹膜炎临床发生率约1%,本文收集T管拔除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15例临床资料,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讨论。1临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人在导尿管留置后泌尿道发生感染的几率、常见感染菌和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间在院治疗的112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留置导尿管,在导尿后1d、5d和10d时分别取尿液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对感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中44例出现泌尿道感染,感染率为39.29%;其中导尿管留置时间、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应用抗生素情况为泌尿道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对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予以有效控制,尽量缩短,同时应保证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由此使泌尿道发生感染的几率得以降低。

  • 标签: 泌尿道 导尿管留置 感染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乙肝(HBV)发展为肝癌(HCC)的危险因素,并且对乙肝合并肝癌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乙肝合并肝癌的患者76例,对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肝癌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没有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其他肿瘤家族史、性别(男)为乙肝发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患者必须重视相关的危险因素,以避免肝癌的发生,对乙肝合并肝癌患者需要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

  • 标签: 乙肝 肝癌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直观、成功率高、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危重病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肺不张、肺部感染及机械通气时的病人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对各种呼吸道情况的诊断和治疗均有很大的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床旁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并发症 危重病
  • 简介:患者男,52岁,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咯血半年余.X线胸片示右中肺野大片状密度增高影,CT示右肺中叶片状密度增高影,内与支气管相通,外与胸膜相连(图1).

  • 标签: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多种中枢性药物合用导致帕金森综合征和其恶化的临床情况。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1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找出药物导致发病和恶化的原因。结果患者在停止使用以上药物之后,患者的青光眼症状消失。给患者使用苯海索片2mg,bid,在治疗5d之后,给患者进行输液,促进服用药物的排泄。患者的肌张力出现下降,在治疗15d之后,患者的四肢张力基本恢复到正常,治疗18d之后,患者出院,基本上能够自己行走,饮食和食欲都得到增加。结论在临床上,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和恶化主要是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多种中枢性药物的合用有一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医生要对SSRI进行合理的使用,同时要慎重的使用联合用药。

  • 标签: 中枢性药物 帕金森综合征 恶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治及术后康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例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6例,女性患者为3例,在手术之前使用了MRI检查,显示患者的颈椎间盘突出,且患者的具体表现为突出节段以下运动功能有障碍并伴随有痛温觉消失,除此以外的本体感觉正常,均符合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特点。对9例患者均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针灸结合推拿,帮助患者恢复。结果在手术之后的1-2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随访,通过JOA进行评分,平均分达到良好的水平,患者的改善率为62.5%,并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颈椎间盘突可以对脊髓进行压迫,从而导致脊髓出现缺血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前路减压融合术,在手术之后进行针灸推拿护理,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诊治
  • 简介:患者男,29岁,闪“发作性晕厥2次”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查体:血压122mmHg/66mmHg,心率60次/分,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常规化验未见异常。胸片示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 标签: 导管消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随着纳米材料在医药领域应用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风险因素亟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通过分析关于纳米材料的吸收、生物效应、对生物体损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同时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囊样水肿(CME)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确诊的118例CRVOCME患者均给予格栅样光凝治疗,术后1周、1月、3月对视力水平、经眼底荧光造影(FFA)及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进行复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视力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时视力水平较术前、术后1周均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18例患者给予光凝治疗后1个月内黄斑水肿消退105例(88.9%),2个月内水肿全部消退(100%),3个月后进行FFA复查,其中2例2眼水肿复发加重,给予再次格栅样光凝治疗后消除,6个月复查无水肿复发病例。结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效果理想,可促进视力恢复和黄斑水肿消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格栅样光凝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囊样水肿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