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36例,对其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调取和分析,对常见的疾病进行相关指标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根据确诊后分析,确诊31例确诊,未治1例,未明确诊断4例,确诊率为86.1%,这一结果较文献报道的不明原因发热诊断率90%~9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较多,可据年龄、症状,常见病,结合实验室检查等方法,采用逐步分析法,最终确诊。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发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以风湿免疫疾病肺部并发症为对象,分析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明确患有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20例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再次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预防治疗。结果阶段性治疗后,观察组无肺部并发症患者出现,对照组中6例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2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风湿免疫疾病治疗时,加强肺部并发症针对性预防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风湿免疫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风湿免疫 疾病中 并发症 预防治疗 分析
  • 简介:药物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药物抗体,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反应,从而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immunehemolyticanemia,DIHA),严重的DIHA导致的血管内溶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DIHA的个案也时有报道,然而,现有的检测药物抗体的方法还不够规范,对于药物抗体检测结果的意义在认识上也不统一,导致我国对于DIHA的关注度和检出率远低于欧美等国。本文就药物性抗体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进行探讨,以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药物抗体 溶血反应 免疫性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防止出现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应用经典抗人球蛋白法对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标本进行抗体鉴定,分析特异性。结果在患者血清中检出IgM合并IgG性质抗-E抗体,效价为IgM32、IgG128。结论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首次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Rh抗原分型(CcEe)检测,对保证患者临床输血安全、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同种异体反应 抗体鉴定 Rh抗原分型 迟发性溶血型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艾滋病临床免疫研究运用中医药治疗会设计到多个层次、多靶点、多环节。但是现今中医药免疫调节的艾滋病临床研究主要以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尤其是针对CD4+T细胞功能和数量,这无法将中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全面反映出来,之后运用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体液免疫和天然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升免疫功能的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依据。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 临床免疫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收诊的6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先入院就诊的30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的30例设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给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评价关节功能,经1年随访,统计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CRP、ESR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环磷酰胺 冲击疗法 风湿免疫疾病
  • 简介:摘要临床免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实习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阶段,随着临床免疫检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自动化,临床免疫检验实习带教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对免疫的实习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免疫检验人才。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实习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临床免疫检验准确率有效提高。方法选取80例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实施检验质量控制对策)和对照组(常规干预)各40人。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准确率情况。结果清洗液更换情况、检验人员素质、样品质量、检验环境清洁程度、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湿度及检验环境温度等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检验结果准确率(95.0%)较高(P<0.05),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十分复杂,通过实施检验质量控制对策,有利于临床免疫检验准确率有效提高,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相应对策
  • 简介:摘要儿童预防保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社区卫生医疗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家长群体的关注。计划免疫是有关部门对当地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易感人群等进行分析后制定相应接种计划,有目的、分步骤的执行,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免疫力,减少传染病。在孩童时期即做好计划免疫,能有效预防大多数孩子获得传染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其一生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从计划免疫的概念入手,分析其现状,探讨该项工作在儿童预防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社区计划免疫 儿童预防保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临床免疫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标本分成两组对照组有标本70例,实施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有标本70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分析两组临床免疫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质量控制前,两组标本的INS、CEA、AFP、Ca199、Ca125、甲状腺功能的变异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质量控制后,观察组标本的上述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

  • 标签: 质量控制 临床免疫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某三甲医院行肾移植术患者共20例,按照病床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10例,术后仅应用免疫抑制剂,研究组患者10例,术后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同时加强免疫抑制剂的监测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服药完全依从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服药完全依从率为70%,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更有优势,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有6例,通过药物监测和护理,不良反应均有效缓解,缓解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例,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缓解概率为80%,研究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用药监测与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及时处理缓解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免疫抑制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疗对不同部位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食管癌放疗治疗患者,按照患者不同发病部位将其分入发病部位在上中段的对照组与发病部位在下段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比放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对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要比上中段食管癌患者更大。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上中段 下段 机体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 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IgM、 IgA、 IgG)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gM、 IgA、 IgG平均值分别为( 3.03±0.92) g/L、( 3.13±1.48) g/L、( 15.45±4.51) g/L,对照组患者的 IgM、 IgA、 IgG平均值分别为( 1.46±0.41) g/L、( 1.76±0.57) g/L、( 11.52±1.55) g/L,两组患者 IgM、 IgA、 IgG平均值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组患者的 IgM、 IgA、 IgG平均值分别为( 2.04±0.38) g/L、( 2.12±0.63) g/L、( 13.54±3.75) g/L,未愈组患者的 IgM、 IgA、 IgG平均值分别为( 2.61±0.48) g/L、( 2.67±0.64) g/L、( 17.86±3.72) g/L,两组患者 IgM、 IgA、 IgG平均值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的 IgM、 IgA、 Ig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患者免疫球蛋白的检验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免疫干预疗法。结果应用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KPS评分,同时降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感染的概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荧光免疫层析检验技术在小儿流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儿鼻咽拭子样本采取荧光免疫层析检验(研究组)与胶体金法检验(参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虽然采用胶体金法也具有较高的检验特异性,但是采用荧光免疫层次技术检验的研究组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都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检验技术来诊断小儿流感,其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进而更好的确诊,以便加强疾病有效预防与控制,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流感 荧光免疫层析检验技术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疾控中心进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儿童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儿童未按计划免疫接种,实验组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对比两组儿童病种传染病发生情况以及计划免疫具体实施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后,儿童病种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预防接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同时显著提高预防接种率,强化宣传力度,切实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传染病 预防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慢性轻中度乙型肝炎组(n=42)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n=40),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检验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重型乙肝组与慢性轻中度乙肝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轻中度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低于临床未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判断有一定应用价值,还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病情判断 预后评估
  • 简介: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对镉染毒大鼠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中药对镉染毒大鼠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镉(1.5mg·kg^-1,每周5次,连续5周)建立大鼠镉染毒模型,同时模型大鼠灌胃给予当归多糖(20mg·kg^-1),每天1次,连续5周;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脾、肝指数。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采用MTT法,血清AST、ALT、LDH活性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血清IL-2和TGF-β1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肝组织镉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当归多糖可以增加胸脾指数(P〈0.05);明显增强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杀伤能力(P〈0.01);明显增加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血清TGF-β1含量(P〈0.01);明显降低血清AST、ALT、LDH活性(P〈0.05或P〈0.01);明显降低肝组织镉含量(P〈0.01);明显增强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当归多糖对镉染毒大鼠的免疫损伤和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免疫功能、调节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 标签: 当归多糖 免疫损伤 肝损伤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童传染病症的预防与控制中施予计划免疫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开展计划免疫以前的640例幼儿的资料,将其作为A组,另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开展计划免疫后640例幼儿的资料,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幼儿传染病症的发生率好于A组幼儿,P<0.05。结论在临床中,科学且高效地实施计划免疫,可以极大地减少幼儿各类传染病症的产生,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儿童 传染病 计划免疫 效果 预防控制 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UniCelDxI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β-HCG携带污染率有关内容方法制定两种携带污染率检测方案,使用UniCelDxI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β-HCG检测,记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UniCelDxI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β-HCG第一种携带污染验证方案携带污染为0.124mIU/mL,第二种·验证方案携带污染率为0.20%,两个方案验证均通过。结论UniCelDxI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β-HCG携带污染率符合仪器性能要求,对日常标本检测结果不受影响,结果可信。

  • 标签: UniCel DxI 800 &beta -HCG 携带污染率 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