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工作的完成就是免疫规划工作,免疫作规划工过程中,要对目标人群进行生物制品的免疫接种,控制好传染病的发作与蔓延。做好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策略。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 现状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儿童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进行常规乙肝疫苗接种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首次接种后免疫不应答的发生情况,随后30d内对照组患儿不予任何干预,而观察组患儿则停用免疫抑制剂。30d后再次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首次接种常规乙肝疫苗后,两组患儿免疫应答率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应答率显著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其自身免疫水平较低,在停用免疫抑制剂后能够显著提高自身的免疫应答率,对儿童疫苗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性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儿童 疫苗诱导 免疫保护性 影响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人参皂苷免疫纳米(VRIN)对裸鼠人胃癌NUGC-4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裸鼠放置于人胃癌NUGC-4组织中,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A组(n=12,生理盐水干预)、B组(n=12,5-Fu干预)及C组(n=12,VRIN干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PCR对胃肿瘤组织中的VEGF-D蛋白和mRNA表法进行检测。结果A组、B组和C组淋巴转移率分别为83.33%、50.00%和8.33%。组间比较中发现,A组与C组淋巴转移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未体现统计学价值(P>0.05)。B组和C组得VEGF-D蛋白表达均低于A组(P<0.05)。结论VRIN对抑制胃癌细胞裸鼠淋巴结细胞转移具有明显作用,而VEGF-D蛋白和mRNA表法则是VRIN预防和治疗胃癌淋巴结转移可能机制。

  • 标签: 人参皂苷免疫纳米 胃癌 内皮生长因子D 实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TCsDE的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志愿者6例、良性卵巢病变4例纳入常规组,卵巢癌患者32例纳入研究组。开展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培养,以一定配比加入到常规组外周血中,通过免疫磁珠负性富集、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结果CTCs检测回收率介于65%-80%,r2=0.998,Y=0.782X-1.408。常规组CTCs阳性检出率为0,研究组CTCs阳性检出率为53.13%,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远处转移与CTCs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对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TCs进行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卵巢癌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负性富集 CT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研究分析。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在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80例,总结发病特点和直接确诊指标。结果80例FUO患者最终6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86.25%。主要病因依次是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59.68%)、感染性疾病(23.21%)、恶性肿瘤性疾病(2.06%)、其他疾病(1.99%),其中未明确原因的疾病占13.06%。确诊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且在免疫系统疾病组中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FUO中恶性肿瘤常见。结论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较多,可根据年龄、症状,考虑常见病,结合实验检查报告等方法,采用逐步分析法,最终确诊,不断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不明原因发热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构建 FER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法,并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将 FER抗体及兔 IgG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利用荧光微球对抗 FER单克隆抗体及兔 IgH进行标记,并将其作为检测线及质控线制备荧光免疫层析时使用的试纸条。 FER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法的灵敏度可以达到 0.5ng/ml,批内 CV达到 3.6-4.6%,批间 CV达到 3.8%-5.0%,平均回收率达到 100.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其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相比较时,相关系数可达到 0.8899,。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是 100-350ng/ml,女性是 40-260ng/ml。利用这种方法建立的 FER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验灵敏度较高,且检测十分可靠。

  • 标签: FER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临床免疫检查的14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组法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70)。常规组实施一般免疫检验,实验组应用质量控制管理免疫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验标本的INS、AFP及CEA数值。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INS、CA199及CEA数值均相对较低,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中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临床检验质量,对患者疾病的早期筛查、准确诊断等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临床免疫检验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免疫检验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肾脏疾病检查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方法,实验组则采用生化免疫检验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为82.50%,对照组的准确率为60.00%。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其中,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免疫检验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免疫检验 临床诊治效果 诊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以自身免疫性肝炎为例,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方法将我院4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按照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诊断计分系统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诊断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诊断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诊断计分系统方法运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工作中,充分满足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诊断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2017年期间居住在本辖区内流动儿童,随机抽样选出120例流动儿童家长,从接种适龄疫苗和建立《预防接种卡》两方面着手,对其进行计划免疫知信调查。分析120例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情况和接种适龄疫苗情况。结果120例流动儿童中,在原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37.50%,现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29.17%,在原居住地建立《预防接种卡》的比例显著高于现居住地,其中在原居住地和现居住地均建《预防接种卡》的比例为12.50%,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存在部分在其他地方建卡、未建卡等情况;且120例流动儿童中,按照计划接种适龄疫苗的有89例,接种率为74.17%,未接种和不清楚的有31例,占比为25.83%。结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受家庭因素、卫生资源投入比重偏低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充分落实计划免疫工作的各项要求,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儿科首次确诊且在我科治疗的80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作为研究目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1mg/(kg?d),分为早晚各一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研究组患儿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1次/d,连续治疗2周。监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后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评估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14d复查血小板计数水平为(230.31±63.12)×109/L,明显低于研究组(284.22±47.13)×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患儿出现消化道反应,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而研究组患儿高达90.00%,可见,研究组的方案对于ITP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方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ITP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血小板计数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避免对患儿产生伤害,在临床治疗ITP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鉴于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人免疫丙种球蛋白 小儿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当前,世界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和平共赢的,不过在中东、非洲等地区局部战争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医学领域内战场救护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战争武器也随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化的战争中武器呈现出多样化、致伤性强的特点,对战场救护的组织与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战场救护的现状,而后从心理素质加强、一专多能及网络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战场救护组织与管理效率的措施。

  • 标签: 战场救护 组织 管理
  • 简介:摘要肝癌患者需要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方式,而近年来免疫治疗由于其自身优势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已经开展了一些免疫治疗的相关实验,这些建立在免疫基础上的临床实验显示免疫治疗方式能提升肝癌患者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延长肝癌患者生命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讨论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为充分肝癌免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肝癌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临床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意义与检验结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140例产妇,将其分为了常规检查组和免疫检查组两组,每组各有70例产妇。对常规检查组产妇进行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对免疫检查组产妇进行免疫检查,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高危妊娠产妇检出率和产妇检查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意义。结果免疫检查组产妇的高危妊娠产妇检出率和产妇检查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常规检查组产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免疫检验项目在产妇产前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妇的高危妊娠产妇检出率和产妇检查满意度。

  • 标签: 产前免疫检验 检验意义 检验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此次研究 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分析 健康教育的 开展对 社区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 , 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把 我国在 2015 年到 2017 年之间 某个社区进行接种的 300 位 儿童家长的信息 作为调查 的资料。把这 300 位家长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50 人,其中第一组采取普通的接种通知形式,对第二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在 6 个月后进行效果调查分析 。结果:在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工作之后,第二组儿童的接种率明显高于第一组,而且家长对接种工作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接受率也比第一组高。 结论: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免疫接种的接种率,增强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提高对疫苗接种的积极性,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 计划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关系、课程时间安排顺序、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的关系进行教学探讨。

  • 标签: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成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每组例,对两组患者开展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者高于非老年组(P<0.05),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者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生化指标检验中,ALP与GGT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ALT与AS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红细胞MCV与MCH水平较非老年组高(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但红细胞MCV与MCH等指标异常,患者可能合并自身免疫性胃炎。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与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系膜淋巴结(LN)大小、分布、转移及微转移规律。方法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标本用LN显示液处理,切取的LN以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本组31例548枚LN,27例(87.1%)153枚(27.9%)NL发现转移.其中,直径小于.05cmLN366枚(66.8%),转移91枚(59.5%).转移病例中,后壁直肠癌19例,78枚LN转移,75枚沿直肠上动脉分布.侧壁直肠癌12例,75枚LN转移,同侧直肠上动脉分支、直肠中动脉旁转移37和8枚,对侧分别为9和0枚。结论直肠癌大部分转移LN直径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直肠上动脉旁.LN转移与肿瘤方位有关,后壁癌可同时沿肿瘤两侧系膜扩散,侧壁癌以同侧LN受累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解剖病理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