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护理程序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130例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护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96.92%(63/65),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78.46%(51/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情况,为改善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程序 急诊外科手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68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48例,百分比为70.6%,好转18例,百分比为26.5%,死亡2例,百分比为2.9%,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百分比为7.4%。结论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临床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肝胆结石 腹腔镜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医治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医治的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成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实施普外科手术,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普外科手术进行医治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在控制复发率方面无保守医治手段有优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手术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查阅病历资料、床旁调查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方式对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手术患者953例,发生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21例,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为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与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恶性肿瘤6项因素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建议针对心胸外科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心胸外科 危险因素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并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分析选取在2015~2016年度内由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被分为人数为50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中对照组输入异体血,实验组输入预存自体血,手术完毕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康复效果。结果采用预存自体血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输入患者体内的实验组,相关指标检测和应用恢复效果等方面均高于输入异体血的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对患者采取预存自体血输血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神经外科 预存自体血 输血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中使用加温毯保温措施对患者体温下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外科2015年5月-2016年4月实施腹部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覆盖36℃~41℃电加温毯方法保温,对照组采取不保温措施,记录进入手术室、切皮、手术进行每1小时至手术结束时额部温度。结果研究组进入手术室时温度为(36.9±0.3)℃,切皮时温度为(36.7±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入室时温度(36.6±0.2)℃及切皮时温度(36.2±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进行后每1小时至手术结束时的额部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覆盖电加温毯具有较好保温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体温下降,减少术中低体温危害。

  • 标签: 体温 腹部手术 电加温毯 保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形式,对预后恢复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20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5%,对照组19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形式其效果明显,能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外科手术 恢复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胰腺假性囊肿目前的治疗现状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以方便以后对患者的治疗更有把握。实现未来急性胰腺炎的良好治疗。方法收治胰腺假性囊肿患者38例,根据临床指征,按照不同的部位进行选择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周期和治疗效果。对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3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26例,所有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其中外引流5例,没有发生并发症病例,并发症发生率0%;内引流21例,发生并发症13例,并发症发生率61.9%。结论在医疗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时可以根据囊肿形成的大小部位选择期治疗方法。

  • 标签: 胰腺假性肿瘤 临床诊断 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本人知情同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对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对102例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病人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超声刀的应用体会。结果所有病例均无因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速度及出现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了解超声刀的组成、使用方法、清洗与灭菌以及维护,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超声刀 腹腔镜 应用与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完成的400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10例术后切口感染者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有手术环境、手术操作技巧及患者的免疫力状况较差等等。结论术前做好预防工作,术中加强环境、卫生改善,并坚持无菌操作,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并做好切口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 标签: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运用谈正性暗示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患者24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偶数和奇数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谈正性暗示护理,对两组的手术应激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术后疼痛评分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外科手术患者谈正性暗示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减少,使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并且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外科手术 应激反应 谈正性暗示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延期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引流量、住院时间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引流量、住院时间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普外科手术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骨外科手术患者中整体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骨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依次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针对实验组25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针对25名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中,针对患者开展整体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获得更加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在今后的骨科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骨科手术 满意程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基础麻醉、氯胺酮+七氟烷麻醉(以下简称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疝外科修补术中的效果分柝。方法70例择期小儿疝修补术,患儿年龄在1.5-6.5岁之间,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基础麻醉组(A组)和复合七氟烷麻醉组(B组),观察两组术中体动、恶心呕吐、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对比发现,A组苏醒时间长,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存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中发生恶心呕吐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七氟烷麻醉具有苏醒时间短,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能较好的应用于小儿疝外科修补术。

  • 标签: 氯胺酮 七氟烷 小儿 外科修补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运用综合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探究,首先分析了外科切口感染研究对象与观测方法,并列举出来了各种可能的情况;之后又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了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最后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普外科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抗生素使用对策
  • 简介:摘要为探究单次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选取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曲库铵组(A组)和琥珀酰胆碱组(S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停用肌松药,全程仅用得普利麻、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电脑双频指数(BIS)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药用量、肌松恢复时间、术中体动次数、气道压、拔管时间、残余肌松发生率、拔管时间及外科麻醉评分。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肌肉阻滞药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胸外科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有无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无手术植入物及切口的分类情况,分析计算手术的感染率。结果60例手术患者中共7例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1.1%。患者的不同年龄、手术持续时间、切口分类、胸腔引流与气管插管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依据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感染综合防治措施后,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心胸外科 手术 感染 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