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第四脑室肿瘤患者共80例,均行枕下后正中切口,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后打通导水管下口。术后并给予放射治疗。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显微手术后肿瘤全切除64例,近全切除14例,出现死亡2例。术后随访32例其中24例生活正常,7例原位复发。结论对于第四脑室肿瘤患者,手术中应尽可能全切除患者肿瘤组织,术后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第四脑室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 简介:背景音乐的基本特点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调动人的情绪与相应的场所对应,达到调节人的情绪的目的。音乐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泛,背景音乐是音乐疗法中的一部分。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在术前、术中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通过背景音乐可以消除外界因素对心理造成的“紧张状态”,提高“应激能力”。笔者于2008年1至8月对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在术中应用背景音乐,通过观察背景音乐对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因紧张所造成的生理变化等方面,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背景音乐 负性情绪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我院显微外科手术夹闭72例(78个)动脉瘤患者,分析总结其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共有78个动脉瘤,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为5.8%。术中10例破裂出血,占13.7%。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

  • 标签: 显微 外科手术 颅内 动脉瘤
  • 简介:摘要作者通过总结报道少数民族地区为主14年间55例显微外科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总结其中经验教训,严格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指征,提高操作水平,减少失败率,提高成功率及减少残疾发生提供部分较为全面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 标签: 显微外科 失败 经验教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讨论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要点。结果手术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疗效满意。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充分利用显微技术辨别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注意保护穿通动脉,酌情处理肿瘤与重要结构的黏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侧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神经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显微外科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2022年,随机分成对照组(n=42)与实验组(n=43),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急诊显微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显微镜辅助下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术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50例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体位练习。术后做好切口护理,指导正确翻身,功能锻炼。出院时做好宣教,交代注意事项。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3d下床,住院3-9d,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够直接摘除突出髓核,解除压迫。且切口小,对神经根牵拉轻,对肌肉组织损伤小,避免了以往手术的各种并发症。护士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能够缩短病人卧床时间,促进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显微镜 腰椎椎间盘突出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及切除技巧,提高肿瘤全切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过程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并按Simpson手术分级评定手术结果。肿瘤全切(Ⅰ、Ⅱ级)26例,其中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切除3例;Ⅳ级切除2例;Ⅴ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视力下降1例,不全瘫痪3例。结论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对视神经,海绵窦及其内神经,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保护,可提高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全切率,显著提高疗效,减少肿瘤复发。

  • 标签: 内侧型 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外科 翼点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外伤通过显微外科修复治疗的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手外伤(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抽取的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02例,研究组中患者采用的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而对照组中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特点。结果通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皮肤撕脱的手外伤患者,质地较好,色泽红润、外形美观,且治疗后的手部血供充足,恢复正常排汗功能,皮肤的成活率为100%,对照组成活率为5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针对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外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的恢复外观和皮肤的基本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 临床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其中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将其划分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针对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方式干预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则借助显微外科夹闭方式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并发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实际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7.8%,复发率为14.6%;而观察组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95.2%,复发率仅为4.8%。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要更低。结论基于显微外科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患者实际住院时间均有大大改善,预后情况良好,因此具有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动脉瘤 闭塞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术中输血、肿瘤切除率、症状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和7.11,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功能区 矢状窦镰旁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临床途径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88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不同的颅脑肿瘤病灶位置为依据采取不同入路方式的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同时对手术的临床途径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文研究的88例患者中行颅脑肿瘤全切除的有79例,次全切除的有6例,其余2例行大部分切除术;术后进行随访24个月,该组患者的临床原发症状基本消失,觉得多数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术后无致残以及生活无法自理等后遗症;患者手术前后在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上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颅脑肿瘤时应依据患者病灶的不同位置为依据选择不同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 不同入路 颅脑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70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并且进行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8.92±1.33d明显优于对照组还患者的住院时间15.23±3.63d,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评分8.24±1.7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5.03±1.04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更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 早期显微外科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肿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中选取 7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于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间至我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头疼、头晕、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症状明显好转,( p< 0.05);治疗后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及执行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 0.05)。结论:临床给予颅脑肿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可有效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不同入路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经MRI确诊的Chiari畸形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合并脊髓空洞者,根据脊髓空洞情况,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结果术后随访0.5~1年,33例患者症状改善,3例无变化;复查MRI示下疝的扁桃体回复15例;10例脊髓空洞形成严重的患者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后,空洞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及显微镜下解除小脑扁桃体周围粘连,开放脊髓中央管口,恢复枕大池结构,必要时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治疗Chiari畸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10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侧脑室内肿瘤患者临床病症和显微外科治疗手段。结果本实验统计资料显示室管膜瘤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星形细胞瘤2例。6例采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3例采用经颞叶皮层入路,1例采用经扣带回手术入路。其中8例进行肿瘤全切手术,1例进行肿瘤次全切手术,1例进行大部分切除手术。术后6个月回访,7例恢复良好可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2例生活可以自理,1例轻残,无重度残疾和瘫痪,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侧脑室内肿瘤,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侧脑室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侧脑室内肿瘤 显微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防止屈肌腱断裂术后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对34例48条屈指肌腱术中的修复、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采用TAM系统评定法为评定标准.结果:术后共随访3~6个月,疗效优者20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达91.2%.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高质量的缝合,再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的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

  • 标签: 腱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