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采用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术治疗),每组各5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为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输尿管软镜术与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接近,均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其中逆行输尿管软镜术具有术后疼痛感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的优点,临床可依据患者需求进行选择。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肾造口术,经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细菌人工染色体珠标记技术(BACs-on-Beads™,BoBs)及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产前诊断中常会发现Xp22.3缺失/重复病例。由于其发生率较高,国内对Xp22.3缺失/重复的病理意义研究较少,本文针对Xp22.3缺失/重复的流行病学、产生机制、临床表型及产前诊断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标签: 染色体 微缺失 微重复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脑水肿及其导致的颅内压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脑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细胞毒性水肿、离子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目前用于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渗透性药物和偏侧颅骨切除减压术,均为降低颅内压的对症治疗。近年来提出将抑制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离子通道作为治疗靶点,为脑水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水肿 血脑屏障 水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
  • 简介:摘要输尿管软镜手术过程中有效置入输尿管通道鞘,可以加快肾内液体循环,从而降低肾内压力,增强术野清晰度。输尿管通道鞘置入的位置好坏、成功与否决定着碎石成功率和术后感染的风险。本文对输尿管通道鞘置入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目前提高置入输尿管通道鞘成功率的方法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石 输尿管通道鞘 输尿管软镜 一期置入
  • 简介:摘要汗腺在人体皮肤中分布广泛,其中外泌汗腺主要起散热排汗作用。汗液分泌由神经系统调控,包括分泌部分泌与导管部重吸收2个过程,涉及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Best2蛋白、水通道蛋白5、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上皮钠离子通道等多种离子通道和蛋白。该文将对涉及外泌汗腺汗液分泌的神经传导体系、各类离子通道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损伤汗腺再生修复及干细胞转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外分泌汗腺 离子通道 皮肤 汗液分泌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在肾小管功能损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肾病组,并根据其是否出现水肿分为水肿组(43例)与非水肿组(43例);同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86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尿AQP2、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尿β2-球蛋白(β2-MG)、尿α1-球蛋白(α1-MG)水平,选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尿AQP在肾小管功能损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通过百分位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尿AQP2的参考区间<19.11 ng/mL。肾病组的尿AQP2水平为(25.89±3.84)ng/mL,对照组的尿AQP2水平为(9.41±1.53)ng/mL;与对照组比较,肾病组的尿AQP2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肿组的尿AQP2、β2-MG、α1-MG水平高于非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尿AQP2诊断肾病水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最佳临界值为26.92 ng/mL,灵敏度为71.04%,特异度为81.24%;尿AQP2诊断肾病的AUC为0.92,最佳临界值为18.11 ng/mL,灵敏度为81.42%,特异度为92.62%;尿β2-MG诊断肾病水肿的AUC为0.68,尿α1-MG诊断肾病水肿的AUC为0.79。尿β2-MG、α1-MG、AQP2联合诊断肾病水肿的AUC、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0.90、86.83%、87.49%。结论尿AQP2可作为肾小管功能损伤评价中的敏感指标,可提升肾小管功能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水通道蛋白质2 尿 高血压性肾病 肾小管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心脏钠通道Nav1.5是负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及冲动传导的关键蛋白,其功能状态受遗传因素及翻译后修饰的共同调控。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棕榈酰化、泛素化修饰等在内的多种翻译后修饰手段可单独或协同调控Nav1.5的表达、定位及通道动力学特性。Nav1.5翻译后修饰的异常也是触发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为心律失常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心律失常 电压门控钠通道 Nav1.5 翻译后修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穿刺路径下建立不同大小皮肾通道的肾脏血管损伤情况。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选取80个新鲜猪肾,分别经正常肾锥体中心线(路径A)、融合肾锥体一侧锥体的中心线(路径B)、融合肾锥体正中线(路径C)和肾柱正中线(路径D)4种路径穿刺,每条穿刺路径均分别建立F8、F12、F16、F20、F24和F30共6种不同大小的通道,依据穿刺路径及通道大小共设置24个实验组。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比较相同大小通道下4种穿刺路径的血管损伤情况,以及相同穿刺路径下不同大小通道的血管损伤情况。结果经路径A和路径B穿刺以损伤皮质层Ⅴ、Ⅵ级动脉为主。经路径C穿刺,通道内可见白色结缔组织包绕的血管显露,总体以损伤Ⅳ级动脉为主。经路径D穿刺,通道内血管密布,Ⅲ~Ⅵ级动脉均损伤严重。经路径A、B、C、D分别扩张至F30、F24、F16、F12时出现Ⅲ级动脉损伤。4种不同穿刺路径的总体动脉损伤程度在F8(χ2=8.259,P=0.041)、F12(χ2=12.610,P=0.006)、F16(χ2=15.386,P=0.002)、F20(χ2=16.288,P=0.001)、F24(χ2=16.068,P=0.001)和F30(χ2=10.298,P=0.016)通道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路径A和D相比,F12(P=0.045)、F16(P=0.025)、F20(P=0.015)、F24(P=0.007)和F30(P=0.043)通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路径A和C相比,F16(P=0.048)、F20(P=0.046)和F24(P=0.037)通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路径A和B相比,6种通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路径A穿刺时,F8与F30通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经路径B穿刺时,F8与F24(P=0.046)、F30(P=0.027)通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肾柱正中线穿刺建立皮肾通道的血管损伤最严重,其次为经融合肾锥体正中线,经融合肾锥体一侧锥体的中心线和正常肾锥体中心线穿刺的血管损伤相对较少。经融合肾锥体一侧锥体的中心线、正常肾锥体中心线分别扩张至F24、F30通道时血管损伤增加。

  • 标签: 肾造口术,经皮 穿刺路径 通道扩张 经皮肾镜取石术 血管损伤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刻板行为、狭隘兴趣为核心症状的发育行为障碍疾病,目前认为遗传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离子通道是一种生物膜上的成孔蛋白,允许特定类型离子通过,帮助建立细胞质膜间的电压差,是产生神经电生理的基础。离子通道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其中包括ASD。现就离子通道与ASD相关较高的几类基因进行综述,以期在病因形成中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离子通道 基因 儿童
  • 简介:摘要近30年来,随着能量平台、器械平台、显像平台三大手术平台的发展,创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以结直肠癌手术为例,手术方式的五要素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手术入路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切除范围从单纯肠段切除到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再到注重保留器官功能的手术;随着对正常淋巴引流方向和肿瘤淋巴转移特点的认知,淋巴结清扫愈趋规范;消化道重建从手工缝合到全腔镜下吻合,再到功能性吻合概念的提出;标本取出从经腹壁大切口,到腹腔镜小切口,再到经自然腔道。这些术式的演变都依赖于技术平台与设备的进步及对新理念的认知。未来创平台一定是为保障最优化术式顺利实施为方向,平台更为安全化、一体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未来创术式一定是以追求患者最大获益为目标,术式更为科学化、功能化、舒适化、多样化;而术式的革新又推动了平台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标签: 微创手术平台 微创手术方式 结直肠肿瘤
  • 作者: 陈柄良 刘博 刘继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钙离子在保持机体细胞稳态和维持机体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调控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主要依赖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开放。许多钙离子通道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存活。因此,它们中的一些被认为是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常见钙离子通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为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前列腺癌 钙离子通道 分子机制 治疗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经典扩散方程建模求解,设计并研制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材料与方法建立信号源导入系统,设计多频段射频激发与信号采集单元,开发图像处理、建模计算与可视化模块,集成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将12只成年雄性斯普拉-道来氏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应用传统磁示踪法技术方案(n=6)与本研究系统方案(n=6)进行探测,计算并比较扩散系数和容积占比等参数,对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引流过程进行可视化。结果该仪器可同步提供鼠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结构参数及其内分子扩散情况,实现ISF引流途径的全脑示踪。相对于传统技术方案组,本研究系统组扩散系数和容积占比均下降(P均<0.01),且两个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均减小。结论脑组织通道磁示踪成像分析仪的研发将ECS探测过程标准化、自动化,使得探测结果更加稳定、更趋向于真实水平,为后续兼容电阻抗、化学等多种信息的ECS探测仪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脑细胞外间隙 磁示踪 组织间液 系统设计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快通道麻醉是实施肝移植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的一个关键环节。肝移植手术快通道麻醉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管理要点是近年来的关注热点。文章主要阐述快通道麻醉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围手术期管理,以达到更合理进行麻醉管理、加速肝移植患者康复的目的。

  • 标签: 肝移植 加速康复外科 快通道麻醉 早期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快、慢通道的麻醉恢复室双轨临床护理路径,为实施规范的麻醉苏醒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方法,构建以快通道、慢通道为理论框架的麻醉苏醒期患者的分类管理,研究小组于2019年5—6月初步拟定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表,并于2019年7—10月进行了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路径表。结果2轮专家函询回收率分别为90.91%、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路径表的变异系数为0.06,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最终形成了基于快、慢通道的麻醉恢复流程图和三级条目。结论构建的麻醉恢复室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可靠,基于快、慢通道对麻醉苏醒期患者病情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可为麻醉恢复室实施患者分类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麻醉恢复室 临床护理路径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通过氯离子通道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DHA抑制LNCaP细胞增殖,并确定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配制的浓度梯度为0.625、1.250、2.500、5.000、10.000、20.000、40.000、80.000、160.000 μmol/L DHA溶液,并按实验设计加入含有LNCaP细胞的96孔板中,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0 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度(A)值;全细胞膜片钳:检测DHA激活LNCaP细胞氯电流以及氯通道抑制剂4,4’-二异硫氰酸基-2,2’-二苯乙烯磺酸二钠(DIDS)和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抑制LNCaP细胞氯离子电流。依次用0、±40 mV、±80 mV电脉冲刺激细胞,每个刺激间隔时间为200 ms,每个周期间隔为4 s。开始刺激后的10 ms收集和测量电流。通过将电流归一化到膜电容来确定电流密度。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DHA能够抑制LNCaP细胞增殖,其抑制效果具有时间依赖性,DHA抑制LNCaP细胞增殖的IC50值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用DHA处理LNCaP细胞24、48、72 h后,其IC50值分别为(51.34±1.49)、(24.98±2.07)、(22.79±1.38) μmol/L[n=3,t=17.901(24 h比48 h),t=24.349(24 h比72 h),P<0.01]。此外,DHA也能激活LNCaP细胞氯通道产生氯电流,在80 mV电压钳制下,LNCaP细胞的电流密度增加至(48.30±7.52) pA/pF,被激活的电流可被氯通道抑制剂抑制至(6.35±2.47) pA/pF(DIDS)和(9.25±2.09) pA/pF(NPPB)[n=3,t=9.180(DHA比DIDS),t=8.666(DHA比NPPB),P<0.01]。结论DHA能够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其抑制效果具有时间依赖性;DHA也能够激活LNCaP细胞氯离子通道产生氯离子电流,且激活的氯电流能够被氯通道抑制剂所抑制。

  • 标签: 前列腺癌 双氢青蒿素 氯离子通道
  • 简介:摘要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近年来很多报道表明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家族(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TRPs)中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A1, TRPA1)通道参与温度、机械、炎症刺激等引起的不同类型疼痛反应,并且通过多种路径发挥作用。文章从TRPA1的分子结构、表达部位、其激动及拮抗物质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参与不同类型疼痛的机制,对目前关于TRPA1在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发新的镇痛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A1 疼痛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流量检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被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文章简述了流量检测常用技术的基本方法,阐述了流量检测技术特点、传统泄漏检测方法,并论述了流量检测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 标签: 技术特点 传统检测方法 原理及应用。
  • 简介:摘要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是牙体牙髓病科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疾病,根管治疗是治疗不可逆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器械及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治疗手段的进步,创牙髓病学(MIE)理念出现。MIE理念下的创根管治疗不仅要求能控制感染,而且强调保留更多健康的牙体硬组织,追求提高牙齿长期留存率和正常功能的保存。其中,创的髓腔预备方式对提高根管治疗后牙齿抗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牙髓病学,微创 颈周牙本质 抗折力 髓腔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