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实在自然界是统一自然界,自然观遵守确定性因果律;反映该自然观科学理论,必须是从简单原理出发,以确凿逻辑建立起赋予美感理论。要从简单而最基础原理出发,演绎出普遍一般性理论,再将其与实际现象相联系,通过实验进行检证;理论必须建立在物理实在基础上。

  • 标签: 统一的自然观 客观的建构主义 科学的审美主义
  • 简介:一、学思历程与道德心理学韩燕丽(以下简称"韩"):也许我们可以先谈谈你哲学之路。你是如何开始学习哲学,有哪些重要哲学思想影响到你哲学研究?我们知道你父亲和妹妹都是著名自然画派画家,他们作品对你伦理学研究有没有触动?瓦莱丽·提比略(以下简称"瓦莱丽"):在多伦多大学读一年级时,"哲学导论"课是我最爱课程。

  • 标签: 瓦莱 道德心理学 提比略 德性伦理学 反思性 伦理学家
  • 简介: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分界线是鲜明。科学概念不是通过日常概念意义扩展发展出来,而是通过科学理论建立起来。或许可以说,科学是哲学“改造者”,不过这里所说“改造”与成素梅一文所意指“改造”,角度相当不同。科学所要达到整体性是对象化世界背后完整机制,而对象化本身已经事先清除了自我、心灵等等,因此,科学整体性与道理贯通意义上整体性是两类整体性。

  • 标签: 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 整体性 形而上学
  • 简介:胡塞尔关于“原初生活世界”分析可以依动态构造法则和静态内容而做区分。在他那里,就作为内容面向生活世界而言.有关历史先天和历史目的论现象学分析构成其主要内容。但胡塞尔历史现象学没有同等公正地对待历史哲学。利科关于记忆、遗忘虚构想象研究可以被看作对内容面向生活世界修正和进一步发展,它们分别揭示了人类记忆历史处境、遗忘存在处境想象“彼在”存在论。据此,生活世界内容可被刻画为作为记忆(遗忘)希望(失望)生活世界。对这一人类存在论基础内容关注是哲学家使命,依此关怀,哲学家能够在伦理和政治现实层面给予人们振聋发聩提醒。

  • 标签: 生活世界 记忆 历史现象学 遗忘 想象 希望
  • 简介:诸多恐惧与现代并行不悖,城市是其重要发生空间。围绕传统社会理论来看,两种城市形象理念均与都市理念异乡人反理念密切相关。作为外来者,异乡人总是与城市形象相伴随。特别是当我们都是异乡人时,这种与外在经验融合共存关系使城市内在生活紧张或不安。

  • 标签: 城市 恐惧 现代性 异乡人 赫勒 齐美尔
  • 简介:在20世纪的人类道德思想史中,施韦泽敬畏生命及其论证具有十分重要地位。不仅敬畏生命确实是一个极为合理深刻道德原则:而且其“世界观念生命观念二元论”道德论证方法.也为人们在20世纪哲学——伦理学思想语境中,探寻一种具有终极关怀意义道德信念提供了一种有效尝试。鉴于施韦泽伟大榜样及其敬畏生命原则巨大影响深远意义,有必要深入研究其道德论证方法。

  • 标签: 施韦泽 世界认识 生命意志 道德论证
  • 简介:摹状词名称指称功能是密切相关,并且对语境有着严重依赖。语境分为世界语境、认同语境交流语境。在世界语境中,摹状词名称间接地指称对象.实现其指谓功能。在认同语境中,一个名称通过开放簇摹状词直接地指称对象,实现其指示功能。指谓指示统称为“指称”,指称是主词功能。在交流语境中。摹状词名称一般是直接指称对象,因而具有指示功能;但在两种特殊情况下具有归属功能,而归属功能本质上是谓词功能。开放簇摹状词不具有描述功能,而是展开为因果历史链条,为名称直接指称对象提供一个具体动态语境即认同语境。世界语境则是较为抽象静态语境。交流语境在本质是一种实指语境。相对于不同语境,名称摹状词分别体现出不同功能。

  • 标签: 名称 摹状词 指称 因果历史链条 语境
  • 简介:波普客观知识论波兰尼个人知识论针锋相对。势若水火。哈克对波普“没有认知主体认识论”批判,是对波兰尼一个强有力支持,但是她“具有认知主体认识论”波兰尼个人知识论又有很大不同。三人在认知主体问题上差异.对应于他们时知识概念不同理解:波普专注于知识内容义.哈克兼重知识内容义状态义,波兰尼则将知识内容义、状态义能力义统一在个人知识概念之下。

  • 标签: 认知主体 知识的内容义 状态义和能力义 波普 哈克 波兰尼
  • 简介:周靖:正如我们看到那样,自古典实用主义时代以来,人们一直在拒斥大写表征主义(Representationalism)。但在对《表达主义、实用主义表征主义》(Expressivism,PragmatismandRepresentationalism)一书简介中,你这样写道,“实用主义者在哲学传统中一直是表征主义敌人,但他们是自然主义友人,这里自然主义指的是休谟尼采意义上自然主义。”我第一个问题是,当你在说休谟意义上自然主义时,你指的是哪种自然主义?此外,在著名文章《无表征主义自然主义》^①中,你提出了另一个概念,即“哲学自然主义”(philosophicalnaturalism)。这两种自然主义有什么不同?

  • 标签: 实用主义者 表征 自然主义 哲学传统 意义 休谟
  • 简介:在东西文化思想语境之下,非常自觉地抵制形而上学胡适,由于以"自然"为宇宙万物存在及其何以如此最后根据,他实际上又建立了一种形而上学──即"自然主义"宇宙观世界观,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同样,胡适以"自然"为中心来构建他科学认知理性(解释一切自然现象)技术实践理性(改造利用一切自然),以人"自然"为中心来建立伦理道德价值。这些又构成了胡适科学技术上自然主义伦理上自然主义。

  • 标签: 胡适 自然主义 科学 技术 伦理
  • 简介:2013年7月27—28日,“蒯因、逻辑哲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人文新苑举行。在一次国际哲学调查中,蒯因(W.V.Quine,1908--2000)位居过去200年间最重要哲学家第五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大陆40余名中外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对蒯因哲学做了深入探讨交流,涉及蒯因认识论、形而上学、语言哲学、逻辑学逻辑哲学、数学哲学、心灵哲学等方面的议题,也涉及了如何利用分析哲学资源去改善促进中国哲学研究问题。会议工作语言为英语,所有报告讨论用英语进行,未设翻译。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逻辑哲学 哲学家 研讨会综述 蒯因 中国哲学研究
  • 简介:当代物理学把库仑定律作为自然科学基石之一。18世纪80年代,作为工程师自然哲学家库仑用他扭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为一条自然科学定律提供了经验证据。其后,历史学家和物理学家们重复了这个实验,但发现几乎不可能得到可靠实验结果作为证据来证明这条平方反比律。为什么在18世纪晚期法国,这个实验可以作为证据?在对该事件证据语境进一步历史考察中可以发现,在证据概念能力提供证据的人之间,存在着某种重要历史关联。在为需证明事实提供必要证据语境方面,库仑在其实验中用到扭秤装置扮演了尤其重要角色,因为这个实验工具起到了一种传导宏观法国启蒙理性文化作用。

  • 标签: 证据 库仑扭秤 启蒙理性
  • 简介:在证据关系问题上,持非充分决定性观点者认为,数据不能完全决定假说评价。一部分哲学家认为,非充分决定性可以表达为多重经验等价不相容理论可能性问题,而反对者则将问题转换为诸如未被考虑替代物观点等,但他们都将问题看作是多重理论有效。这种解释可被称为对非充分决定性问题整体论解释,但是这种解释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而通过对科学知识社会解释则能提供对非充分决定性问题一些解决方案。科学哲学家任务就是去理解,科学共同体如何运作从而最小化由非充分决定性带来对可靠威胁,以及能以清楚表达规范方式发展我们科学认识论,这些规范可应用于该共同体实践。即使面对新形式非充分决定性,知识社会解释也有资源来完成这两项任务。

  • 标签: 证据关系 理论假说 科学知识 非充分决定性
  • 简介:叶晓璐(以下简称“叶”):刘老师,很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访谈。首先,您能不能先跟我们谈谈您求学经历?

  • 标签: 哲学研究 访谈录 教授 求学经历 感谢
  • 简介:贯穿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科尔施、布洛赫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特色构成一种趋向——实践哲学。哲学“实现”依赖于实践哲学,元批判是实践哲学基础。马克思早期著作把元批判观点限定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卢卡奇物化概念是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最初基础,理性元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实践哲学之间最重要联系。在当代,技术批判理论拒绝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于政治经济学领域,从对理性一般批判,转化为对技术技术学科实现形式批判,更新了实践哲学。

  • 标签: 实践哲学 哲学的实现 元批判 技术的批判理论
  • 简介:在春秋综合研究院大力支持下,2012年12月4日,“第四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本次讲堂特邀加拿大国家技术哲学讲席教授、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安德鲁·芬伯格(AndrewFeenberg)主讲,报告题目为《技术社会中行动能力与公民权》。报告会由《哲学分析》常务副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助理成素梅研究员主持,哲学所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点评。本综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讲人报告内容.第二部分是讨论与点评。

  • 标签: 哲学分析 行动能力 技术社会 公民权 讲堂 综述
  • 简介:现象学时间视野有助于理解儒家亲亲仁道,却不一定会陷入以时间来替换亲亲源头危险,因为这种时间视野比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列维那斯时间观都更彻底地摆脱了个体主义干扰。而且,这种三时相互补对生时间观在《周易》阴阳时间中,获得了更有质感家庭化特征,以至于时间与亲亲相互贯通了起来。权力现象学可以解释秦国及秦朝权力传承现象;儒家驯服权力方法有阳与阴两面;权力现象学看到现代民主制优劣之处;儒家也能够找到吸取教训来改进自身途径。

  • 标签: 亲时不二 民主制的优劣 家基选举制
  • 简介:借由魏晋时期道家哲学佛家哲学两位代表人物王弼僧肇,在构建自身哲学体系或进行哲学思考过程中,基于语言使用之自觉对语言局限性之反思,比较道、释两家在探讨此一问题时差异.因二人所处时代背景所要处理议题相似,以及受到对方学派影响之可能所构建出共通平台,从三个方面来比较两人在处理此一问题时异同.一是语言使用起点,即基于从事注释工作和最高境界“不可言说”所带来语言自觉;二是名与实、名与理之间关系;三是语词使用中信息传递问题,即对于言、象、意以及言、名、相讨论.

  • 标签: 王弼 僧肇 名与实 言象意
  • 简介:当代哲学已经疏离于生活世界——这里"生活世界"指的是,人类在时空背景中形成实践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类赋予自己生活意义,指引自己生活方向。这种疏离源于如下事实:自现代以降,哲学就是依据科学范式来划定自身。问题关键在于,如何重新将现代哲学与生活世界之间裂痕加以弥合。因此,可以从哲学采纳科学范式时所面临诸问题开始进行思考;特别要考察是,对智慧加以重估是否能否重新恢复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是否有助于批判科学过分自负。

  • 标签: 生活世界 智慧 科学哲学 笛卡尔 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