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收诊的6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先入院就诊的30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的30例设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给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评价关节功能,经1年随访,统计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CRP、ESR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环磷酰胺 冲击疗法 风湿免疫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痛苦,针对风湿免疫疾病中的肺部并发症,探究其护理及预防方式;方法以我院100名风湿免疫病患者为实际案例,并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等分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以不同方式,对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针对风湿免疫疾病并发症采取特殊护理及预;防措施,并分别观察,以进行实验对比,并观察实验结果,方便进行医疗方式改革;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及实际观察,对照组患者中共出现13例并发症,占比高达16%,而实验组患者中仅有3例并发症,占比6%,数据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根据实际走访调查,患者满意度对比中,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康复速度存在明显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风湿患者的治疗中,针对风湿免疫疾病进行专项预防及护理工作,对于加速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率等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由于风湿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下降,兼之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极易产生各种肺部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痊愈及健康生活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应对其进行针对性措施,并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风湿免疫 肺部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类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用药治疗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益赛普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肿胀减轻的时间、关节压痛减轻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益赛普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益赛普治疗组关节肿胀减轻的时间、关节压痛减轻的时间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益赛普治疗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益赛普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用药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用益赛普 类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在免疫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对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60例不同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临床实际病例研究需要分为两组,其中Graves病(GD)31例为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2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60例为正常组,临床比对和分析三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临床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上比之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39.52±10.01)、(25.40±6.01)、(36.78±13.00)(t=11.485,P=0.002)VS(22.4±12.0)(31.3±2.1)、(25.3±4.1)(t=9.641,P=0.01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antibody,A-TG)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peroxidaseantibodyA-TPO)变化与免疫甲状腺疾病患者呈正相关,可作为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加以大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自身抗体 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6年6月16日至2017年11月27日我院55例风湿性疾病患者及同期我院55例行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观察对象均实施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测,研究对比风湿组和体检组的血清癌胚抗原检测值。结果风湿组患者CEA(6.96±2.33)ng/ml相比体检组(3.24±0.65)ng/ml明显更高,P<0.05;风湿组患者治疗后CEA(4.52±2.10)ng/ml相比治疗前(6.96±2.33)ng/ml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风湿性疾病患者采取血清癌胚抗原检测十分可行,有助于临床医师评析患者病情。

  • 标签: 血清癌胚抗原 检测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在风湿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患者55例,均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55例,均为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以及结缔组织病等患者,采取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平均值和升高频率进行检验,使用糖皮质激素对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血清铁蛋白在风湿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平均值为(7764±536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平均值(536±387)μg/L(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其中18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5倍正常值,37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5倍正常值,12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超过15000μg/L;对照组患者21例血清铁蛋白水平为正常,22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5倍正常值,12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5倍正常值,对照组未见血清铁蛋白水平超过1500μg/L的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对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所有风湿性疾病患者均治疗有效,并且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越高,所需的糖皮质激素剂量越大。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对于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非常明显的价值,特别是当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超过1500μg/L时,对于排除其他类型的炎症性疾病意义重大,并且对于临床治疗也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风湿性疾病 诊断 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并发症预防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预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患者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湿免疫 并发症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在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40)。实验组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疗法。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晨僵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晨僵时间为(1.9±0.3)h,明显比对照组的(2.8±0.4)h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20.0±13.1)mg/L、血沉为(40.1±30.5)mm/h,明显比对照组的(43.4±15.9)mg/L、(73.4±32.1)mm/h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风湿免疫疾病中积极采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有助于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缩短晨僵时间。

  • 标签: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 应用价值 风湿免疫疾病 甲氨蝶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全面护理干预治疗实施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实际效果。方法按照实验相关要求,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40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要求分类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5.00%,全面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后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较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面护理干预治疗实施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患者总体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常规护理不能及时的发现、控制患者的各项不同状况,在临床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更容易让患者接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全面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治疗方法。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护理方法不同,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预防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中肺部并发症出现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针对性护理治疗方法对于风湿免疫疾病中出现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好,成功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值得临床医学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肺部并发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断为自身免疫脑炎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脑脊液、血清免疫抗体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以及脑电图等情况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60例患者首发症状是癫痫,占比为55.0%(33/60),精神行为异常占比为31.7%(19/60),认知障碍占比38.3%(23/60)。脑脊液白细胞数量为(5.10±3.12)×106/L。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颞叶和海马信号异常、脑电图没有出现痫样放电。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老年自身免疫脑炎最初症状是癫痫,脑脊液没有异常情况,对患者的自身免疫相关抗体进行检测可以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 脑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患者,为其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临床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问题。方法于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肺部并发症加以预防。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自身免疫肝炎为例,探讨分析自身免疫肝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方法将我院40例自身免疫肝炎患者,按照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诊断计分系统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诊断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诊断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诊断计分系统方法运用于自身免疫肝病临床诊断工作中,充分满足自身免疫肝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诊断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风湿免疫病包含一组疾病,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临床上与多个学科均有交叉,早期表现为单一系统而未表现为多器官系统损害时,容易收治相应专科,未及时收治风湿免疫科,造成误诊误治。鉴于目前多数临床医生对风湿免疫病知识欠缺的现状显现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自身抗体(TA)特点及TA与甲状腺功能预后间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7月-2016年9月我院以干扰素α(INF-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11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成桥本甲状腺炎(HT)组(HT组)、弥漫性甲状腺肿(GD)组(GD组)以及未进展成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组,另选择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伴发AITD患者8例为HBV伴发AITD组,合作医院无肝炎病毒感染的单纯AITD患者47例为单纯AITD组。比较各组及甲状腺功能不同转归(缓解组、恶化组)CHC患者TA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差异情况。结果①115例CHC患者随访过程中24例(20.9%)发生AITD,5例(4.3%)为GD,19例(16.5%)为HT,GD组、HT组、及未进展成AITD组患者TA水平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HBV伴发AITD组及单纯AITD组TA水平与GD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H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缓解组(15例)患者TPO-Ab、TRAb均值显著低于恶化组(9例)(P<0.05),缓解组TG-Ab均值略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应用INF-α治疗的CHC患者易诱发AITD,并且TA在不同种类AITD患者中存在各自特点,TPO-Ab、TRAb较TG-Ab可能在患者临床调整治疗方案调整和甲状腺功能预后判断方面更加敏感。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自身抗体 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病
  • 简介:摘要慢性疾病不是特指某一种病,而是指不构成传染的、具有长期积累而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其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就包括糖尿病、慢性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如果不慎患上此类疾病,会对患者的脑,心以及肾等一些人体的重要器官都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当前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作出相应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其目的在于为广大的患者提供一些常识性的病理知识。

  • 标签: 慢性疾病 预防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