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肌少症这个概念最初由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肌肉减少现象[1]。2011年,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其定义为与衰老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2]。全球目前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5亿[3]。肌少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数据显示西方国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20%[4]。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骨质疏松、跌倒、骨折和残疾的风险及全因死亡率[5],需要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在某些风湿免疫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中,患者因慢性消耗而引起肌肉量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类风湿性恶病质[6]。其他风湿免疫疾病是否也会引起肌肉减少,肌肉减少是否影响肌少症病情发生发展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将从横断面研究和长期观察性试验入手,分析风湿免疫疾病和肌少症之间的关系。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肌肉 类风湿关节炎 数据显示 老年人 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112 例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6 例。对照组行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 来氟米特,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另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尿酸、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接近,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来氟米特 风湿免疫性疾病 生活质量 血清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来氟米特在风湿免疫疾病及肾脏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1月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患者,其中风湿免疫疾病风湿组)、肾脏疾病(肾脏组)各28例,均采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风湿组和肾脏组治疗总有效率(89.28%VS92.86%)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风湿组和肾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VS10.71%)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治疗风湿免疫疾病及肾脏疾病,临床效果明显,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比较低,是理想的用药治疗方案,用药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来氟米特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皮肤溃疡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到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疾病患者 80 例。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40 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通过两组的换药次数和伤口好转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皮肤溃疡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皮肤溃疡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皮肤溃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皮肤溃疡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的换药次数和伤口好转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皮肤溃疡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皮肤溃疡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皮肤溃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对风湿免疫疾病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用我 科 2017 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 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 n=42)与精细化管理实验组( n=4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经过精细化管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风湿免疫疾病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8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分组方式采取电脑随机选取,将80例患者共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精细化管理,详细比较最终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精细化管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对风湿免疫疾病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用我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精细化管理实验组(n=4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精细化管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风湿免疫疾病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效果观察及有效性 。 方法 观 察对象为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诊治 的 风湿免疫疾病 患者( 84 例), 自由组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2 例 ), 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 ( 42 例 ), 采取 全程整体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全程整体护理干预 在 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 中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整体护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效果观察及有效性 。 方法 观 察对象为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诊治 的 风湿免疫疾病 患者( 84 例), 自由组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2 例 ), 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 ( 42 例 ), 采取 全程整体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全程整体护理干预 在 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 中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整体护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针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并探究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风湿免疫疾病,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84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实施 1:1 的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精细化护理措施,分析改善结局。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上为( 87.1±1.9 )分,对照组为( 75.3±2.5 )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2.9% ( 39/42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5.7% ( 36/42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帮助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病情改善,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过程也表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精细化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针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并探究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风湿免疫疾病,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8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实施11的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精细化护理措施,分析改善结局。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上为(87.1±1.9)分,对照组为(75.3±2.5)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9%(39/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36/42),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帮助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病情改善,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过程也表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精细化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行诊断自身免疫疾病患者72例,分别是13例PM/DM、14例RA、22例SLE、7例MCTD、16例SS。入院后采集患者3mL不抗凝血送检。测定是分别选择免疫斑点及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技术对上述六种疾病中抗ENA抗体检出率。结果72例患者中有59例(81.94%)为1种以上ENA抗体阳性;针对抗ENA抗体的检出率,两组检测技术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相较于免疫斑点技术,免疫印迹法的检出率显著较高(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NA抗体,对其筛查有关键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价值 免疫印迹法 EN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疾病临床治疗中出现的的不良反应,为今后神经内科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前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 46例患者平均分为组 1和组 2,分别给予血浆置换疗法及血浆免疫吸附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现的各项不良反应都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血浆置换疗法在治疗神经内科自身免疫疾病中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应用过程中应做好充分的控制工作。

  • 标签: 血浆置换 神经内科 自身免疫疾病 不良反应
  • 作者: 赵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阳618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7-01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人的身体对自身的抗原发生的免疫反应,这样就会对人体的组织造成伤害,从而出现一些疾病。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将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抗体进行合理区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多见于老年人体念,一般表现为胃壁细胞抗体、甲状腺上皮细胞抗体等。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则是由于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对自身的抗体进行激发的一种疾病,如果某个人出现心肌缺血,这时心肌就会出现自身抗体,但是该抗体并不会产生疾病,属于一种继发性的免疫反应。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也存在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因素,这些因素你都知道吗?微生物菌群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微生物菌群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肠道实现的,这也与我国的一句老话十分贴切,那就是“病从口入”。当人们在日常饮食或者服药过程中,比如长期吃脂肪与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或者服用抗生素,就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外源性因素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刺激自身反应性B细胞或T细胞的物理性及化学因素就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外源性因素,这样说如果不好理解,那么换句话说就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紫外线照射、吸烟或者一些重金属粒子等。比如,某患者由于长期在紫外线下活动,这时紫外线就会造成人体肌肤上的细胞死亡,这时肌肤就会表现出一种免疫反应,肌肤发炎,同时紫外线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发因子之一。对该问题美国的研究人员也进行过调查,当美国经历911事件后,对美国参与世贸大厦救援活动的消防员与警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明显提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长期处于二噁英、二氧化硅与玻璃纤维等环境中。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的同时,也发现他们对重金属过敏,尤其是对牙体进行修复过程中使用到的金、镍等金属。饮食/营养因素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麸质过敏体质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体内,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普遍都缺少维生素D。在临床试验中环境的暴露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一些患者由于缺硒,极有可能产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心肌病,所以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或者在日常的营养元素补充中,如果存在不合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两种方式检测自身免疫疾病,并探讨临床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某 院的血液样本进行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样本数量为 940 份,通过不同的检验方式,对比其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从检测上看,在 940 份血液样本中确诊为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有 49 份占比为 5.2% 。从抗核抗体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上看,为 75.5% ( 37/49 );而抗核抗体谱得到检出准确率则为 87.8% ( 43/49 );最后,则是两种策略的联合检测,其检出率为 95.9% ( 47/49 )。 结论:采用联合检测方式对于自身免疫疾病的检出具有准确性上的保障,能减少漏诊、误诊,更好地为患者的疾病治疗、重大疾病预防准备提供支持。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检测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环孢素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 150例患有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 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施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施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环孢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为( 2.01±0.23) h,关节压痛为( 12.4±3.2)个,关节肿胀为( 7.6±2.9)个,血沉为( 41.27±30.81) mm/h , C反应蛋白为( 20.06±13.64) mg/L ;对照组患者的晨僵时间为( 2.98±0.56) h,关节压痛为( 21.3±4.5)个,关节肿胀为( 14.1±4.6)个,血沉为( 70.24±32.11) mm/h , C反应蛋白为( 45.32±12.45) mg/L ,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7%( 2/7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 3/75),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在施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环孢素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环孢素 甲氨蝶呤 风湿免疫疾病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包括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来自流行病学、家庭和双胞胎研究的可靠数据表明,基因对AITD的发展有很强的影响。多年来在AITD易感基因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就与AITD相关的主要易感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易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