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对于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8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普罗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普罗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罗的基础上给予房颤患者稳心颗粒配合治疗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 房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普罗在临床治疗上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21年1年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20例/组。对照组采用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增加盐酸普罗治疗,比较心功能指标波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56.56±3.28)%]显著大于对照组[(48.78±3.16)%],差异显著;②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结论 临床上使用盐酸普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普罗和胺碘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胺碘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普罗组转复率为75.56%,对照组胺碘的转复率为80.0%;转平均转复时间观察对照组组(38.6±12.6)min,对照组(49.3±13.6)min;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胺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复律效果明显更高,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复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联合普罗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84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胺碘治疗,研究组采用胺碘联合普罗治疗,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经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胺碘联合普罗治疗可以充分提升患者疗效,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罗与胺碘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普罗组50例,胺碘组50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以及不良药物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普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与胺碘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良药物反应情况要明显多于胺碘组,P<0.05。结论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当中采用普罗与胺碘进行治疗均具有明显的效果,但胺碘的药物副作用要明显的多于普罗,所以说针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当中。

  • 标签: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普罗及胺碘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就诊心律失常患者32例为样本,随机分组,A组胺碘治疗,B组普罗治疗。结果:A组疗效93.75%高于B组68.75%,P<0.05;A组不良反应风险6.25%低于B组25.00%,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选取胺碘治疗,可改善心律失常症状、指征,缩短心律失常发作时间,还可降低肺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风险,安全高效。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普罗帕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联合普罗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6位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胺碘联合普罗治疗急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3位:普罗治疗)与实验组(33位:胺碘联合普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97%)比对照组高且组间数据差异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15%)略高于同期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小(P>0.05)。结论: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胺碘联合普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普罗治疗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联合治疗 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中采用普罗与胺碘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10例2022.5-2023.5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混合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划分为2组,对照组(n=55,采用胺碘进行治疗)、联合组(n=55,采用普罗与胺碘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后组间患者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QTc、心率、6min步行距离、LVEF、P-R期间、FS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混合性心律失常治疗中采用普罗与胺碘联合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并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混合性心律失常 临床指标
  • 简介:目的:主要探讨应用脉复康胶囊联合普罗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间前来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先行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常规给辅酶Q1010mg,1日3次,期前收缩加普罗,传导阻滞加普鲁本辛等。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上,加用脉复康胶囊(主要药物:人参、黄芪、桂枝、熟附子、生地黄等)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房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94.74%,显效率为68.42%,对照组房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70.59%,显效率为41.18%;治疗组室性早搏决有效率93.33%,显效率为66.67%,对照组室性早搏总有效率68.75%,显效率为37.5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脉复康胶囊联合普罗治疗心律失常房早、室早的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临床预后显著。

  • 标签: 心律失常 脉复康胶囊 普罗帕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普罗对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普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丹参片联合普罗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多于观察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普罗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普罗帕酮 室性早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對比分析普罗与胺碘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将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等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给予A组患者普罗治疗,给予B组患者胺碘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58.33%,远低于B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物剂量及对症治疗后减轻,可继续治疗。结论碘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较普罗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普罗帕酮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罗与胺碘用于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用。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普罗治疗,研究组给予胺碘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HRV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33%(P<0.05)。结论胺碘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临床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普罗与胺碘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9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采取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普罗治疗)和研究组(行胺碘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胺碘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减少了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普罗与胺碘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5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组34例和B组31例。A组采用普罗治疗,B组采用胺碘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副反应。结果 经治疗,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水平及HRV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和胺碘均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且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综合比较胺碘的药用价值更好,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胺碘酮 治疗效果 药物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普罗治疗小儿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室性早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普罗片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使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普罗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室性早搏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使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普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9%,单独使用普罗片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普罗治疗小儿室性早搏,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步长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片 小儿室性早搏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阵发性心动过速使用普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的80例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为患者提供吸氧、心脏监护、普罗口服治疗,对患者的用药剂量以及见效时间进行统计,观察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为患者使用了口服普罗治疗后,有21例40分钟内起效,占26.25%,45例40至60分钟起效,占56.25%,有14例60分钟后起效,占17.5%。结论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普罗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使用安全性比较高,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普罗帕酮 治疗 阵发性 心动过速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