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院于1992年12月进行了3例肾移植手术,在进行特级护理的同时,并重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点体会如下:一、注重术前心理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程长,痛苦大,对治疗容易丧失信心。在接受移植手术过程中,虽抱有希望,又担心手术不成功,恐惧、焦虑代表了患者的一般心态。实质上是对手术缺乏信心的表现。作为医护人员,除指导病人合作做好各种术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移植手术 医护人员 女性患者 特级护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58例肾移植患者监测分析C2水平656例次,测定CsA峰值(C2),  表1 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的CsA-C2测定值(ng/ml)   表2.CsA峰值浓度与肝、肾中毒的关系 术后时间CsA浓度(ng/ml)中毒阴性例次中毒阳性例次发生率(%)P1月>1500<15004323119130.650.43<0.012月>1600<16001712811139.290.78<0.013月>1400<14002653160.001.52<0.01>4月>1000<100013303018.760<0.01   表3.CsA峰值浓度与排斥发生率的关系

  • 标签: 术早期 肾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单中心儿童受者肾移植疗效的总结,探讨安全有效扩大供肾来源与提高儿童肾移植成功率的举措。方法2002年9月至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儿童肾移植(受者年龄<18岁)111例,根据成人供肾41例及儿童供肾70例分为两个大组,前者又分为亲属活体供肾19例及器官捐献供肾22例两个亚组,后者分为单侧供肾移植48例及侧供肾移植22例两个亚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移植预后。结果成人供肾组受者年龄为(15.6±1.9)岁,亲属活体供肾组术后发生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0例,器官捐献供肾组6例(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2~181个月,移植肾1、5年存活率在亲属活体供肾组和器官捐献供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100%比94.1%;5年:93.8%比94.1%)。儿童供肾组的供者年龄在单侧供肾组和侧供肾组分别为6(0.6,60.0)个月和0.5(0.1,2.0)个月(P<0.05),受者年龄分别为(9.5±5.3)岁和(11.5±1.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包括<1岁的婴儿受者肾移植7例。单侧供肾移植组3例(6.3%)发生血栓,侧供肾移植组5例(22.7%)发生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随访4~54个月,移植肾1、2年存活率在单侧供肾组为85%和80%,在侧供肾组为75%和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血栓形成外,导致儿童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其他原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原发病复发等。儿童移植受者1年存活率在单侧供肾组为98%,侧供肾组为95%。结论成人供肾给大龄患儿可获得满意疗效,儿童供肾给儿童受者的移植肾存活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对新生儿供肾,应在充分评估风险后使用。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 存活率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终末期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肾移植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康复中需进行的各项护理工作,包括术前的心理疏导、输液的护理、排异反应的监测与护理、感染预防、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需要更专业的心理和治疗护理,所以需要培养更专业的护理人员。

  • 标签: 肾移植 护士 培养
  • 简介: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在肾移植(RenalTransplantation,RT)后的头6个月内存存快速的骨质丢失,这虽然主要影响骨小梁的腔隙,但在股骨颈和股骨体中部都观察到了同样的骨质丢失。骨质丢失的速率也增加,增加肾移植植受者在病理性骨折的危险性。事实上,每年3%~4%的骨折估测率远高于与年龄相相似的对照组。这些发现强调子在肾移植术后立即开始预防治疗的重要性。RT术后早期骨质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皮质类固醇治疗,而使用与移植物存活相适应的最低剂量的强的松则是预防措施的中心。已在RT后的不同时段观察到活性维生素D

  • 标签: 肾移植受者 股骨体 皮质类固醇 移植物存活 预防措施 病理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再移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肾再移植的9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再移植成功为7例,其中3例人/肾存活1年,1例3年,3例4年;另外2例由于在肾移植过程中出现排斥反应加速状况,故切除移植肾,造成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针对肾再移植患者,对其实施完善而又正确的护理干预,乃是其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术后 失功 再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血管成像对肾移植术前肾活体供体评估的价值。方法使用源CT对32例受检者行尿路的增强动态扫描,采集肾动脉期、静脉期及排泄期的影像数据,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评估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肾实质及上尿路的形态、功能。结果源CT血管成像清晰显示了肾血管、肾实质及上尿路影像。25例肾动脉均为单支,7例发生变异(异位肾动脉1例,肾动脉多支变异伴副肾动脉1例,副肾动脉2例,副肾动脉与肾动脉早期分支并存2例),肾动脉狭窄1例;28例肾静脉为单支,4例变异(右肾支静脉伴左肾静脉走行异常1例,肾副肾静脉1例,右副肾静脉2例);27例肾实质正常,左肾萎缩2例,小囊肿2例,肌脂瘤1例;30例尿路显影正常。结论源CT血管成像具有快速、高分辨成像的优势,超越常规多层螺旋CT(MDCT)的影像后处理功能,能为肾移植术前全面、准确地评估活体供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双源CT血管成像 影像处理 肾移植术 活体供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儿供肾成人肾移植的改良简化术式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采用改良简化术式进行的4例婴儿供肾成人肾移植资料。4例均为心死亡供者,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54±22.69)d,体重为(5.6±0.79)kg。受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41.5±5.97)岁,体重(45±3.56)kg。俢肾过程中将侧供肾缝合固定,使肾位置相对固定,行供肾腹主动脉瓣-受者髂外动脉、供肾下腔静脉瓣-受者髂外静脉端侧吻合,以降低手术难度、避免血流动力学紊乱。结果4例手术过程均顺利,供肾修整平均历时20 min,移植手术平均历时68.75 min。未出现血管及泌尿系统并发症,随访12个月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受者及移植肾远期存活满意。结论改良简化婴儿供肾成人整块肾移植优化了手术方式,操作简便且降低血管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整块移植
  • 作者: 陈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教育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回顾我国成人接受儿童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并对提高此类移植的安全性提出建议。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和妻子出生地一南一北。我是北方人,妻子是南方人,个子一大一小。我身高1.76米,体重75公斤;妻子身高1.49米,体重42公斤。我们是大学同学,经过三年的恋爱,最终喜结良缘。结婚伊始,由于身高体重差别较大,加上我性功能特别好,一次可以持续半小时甚至1小时,妻子有些吃不消。我体贴妻子没有“放马跑”,总是用手自慰到一定程度,然后再与妻子亲热,一般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就会射精。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妻子终于可以让我纵马驰骋了。妻子叫春的呻吟一声高过一声,每次都可以达到高潮。有一

  • 标签: 肾移植 妻子 排斥反应 身高体重 达到高潮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肾移植术后病人的康复,主要取决于患者正确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心理、排斥反应的观察、预防感染、服药、饮食、锻炼、婚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对受肾者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及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移植 康复
  • 简介:肾移植术后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肿瘤已成为肾移植术后重要的并发症。我院肾移植科自1999年至2004年共行肾移植手术167例,术后并发肺癌2例,因临床上比较少见,故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其病因和发病特点等,对肾移植术后并发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对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癌2例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肺癌 肿瘤 并发症 肾移植手术 免疫抑制剂
  • 简介: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中,通过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时间、病原体的种类及特点、临床特征、病原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阐述,由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往往为混合感染

  • 标签: 临床特点 感染临床 术肺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的饮食护理干预,对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对31例肾移植术后病员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被干预前和被干预3个月后,两个阶段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生理指标,和生活质量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得分,消化道感染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意义。BMI,血压,血糖,甘油三酯(TG)的差异有意义。结论肾移植术后饮食护理干预方案是有效的。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饮食护理干预